申丽娟
- 作品数:84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人体肝硬变肝细胞DNA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利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48例正常肝、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小结节性肝硬变、大结节及混合结节肝硬变、癌旁肝硬变的肝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4N细胞及双核细胞比率下降;大结节及混合结节肝硬变2N比率增高;S期及双核细胞下降,显示细胞分化受抑制,可能与肝癌发生相关,②癌旁肝硬变2N/4N比率无明显改变,但≥5N细胞增高,双核细胞下降,DNA直方图增宽,表明肝细胞分化受抑制且有向异倍体发展趋势,具有癌前病变性质,③小结节性肝硬变2N细胞比率显著下降,S期及双核细胞比率增高,为分化性代偿修复病变而与肝癌发生无关,肝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了解肝硬变肝细胞的再生修复状态及患者预后评估将有重要的意义。
- 章宗籍欧阳明申丽娟黄润张华献何云
- 关键词:肝硬变DNA图象分析肝细胞
- 肝细胞癌及相关病变的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为研究肝炎、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64例肝炎、肝硬变、癌旁肝硬变、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进行了十三项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结果:大多数参数随病变的发展而呈规律性变化,癌旁肝硬变的多数参数介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之间。提示:(1)慢活肝、肝硬变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2)癌旁肝硬变不同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更密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选择出六项参数建立判别函数方程,回代正确率为98.2%。
- 申丽娟章宗籍欧阳明欧阳明张华献何云黄润徐国枢
- 关键词:肝肿瘤肝硬变肝炎形态定量学
- Graves病介入术后甲状腺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Graves病(GD)介入治疗前后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Bax、P53表达改变,了解GD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凋亡因子表达情况及凋亡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5例GD患者的150μm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于术前、术后44例次成功穿刺甲状腺取标本行切片免疫组化分析,其中术前15例次、栓塞术后1年内16例次、术后1年以上13例次。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检测GD患者Fas、FasL、Bcl-2、Bax及P53表达情况。结果①术后15例中9例停药6个月以上无复发,为长期缓解,6例少量抗甲状腺药物(ATD)维持(用药量<术前用药量的1/4,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好转。②Fas和FasL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高于术前GD甲状腺组织(P<0.05)。③术后1年内组与术前组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较强(两组比较,P>0.05),但术后1年以上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高于术前组(P<0.05);Bcl-2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别。④术后P53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D后促凋亡基因Fas、FasL、Bax及P53表达增强,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无增强。表明GD介入栓塞治疗是从甲状腺腺体细胞凋亡调节的水平发挥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 赵卫易根发胡继红向述天姜永能李莉媛胡正琴申丽娟张华献杨慧英李红
- 关键词:GRAVES病介入治疗免疫组化
- 人体肝癌病理形态发生和预测诊断价值的图像分析研究
- 目的:为阐明肝细胞DNA含量及组织细胞形态学在人体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筛选能预测诊断肝癌发生的指标并建立诊断方法.方法:利用自动化图象分析技术对67例正常肝、轻度慢性活动性肝炎(MCAH)、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SC...
- 章宗籍申丽娟黄润张华献欧阳明何云徐国枢
- 文献传递
- 正常肝、肝硬变和肝癌的计算机图像分析定量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肝组织、门脉性肝硬变、坏死后性肝硬变、癌旁肝硬变和肝细胞癌共49例标本进行了13项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参数随着病变的发展而呈规律性变化.癌旁肝硬变的多数参数介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和肝细胞癌之间,提示:(1)肝硬变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2)癌旁肝硬变不同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具癌前病变性质.
- 申丽娟章宗籍黄润张华献欧阳明何云
- 关键词:形态定量学肝肿瘤计算机
- 肝细胞癌p21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被引量:1
- 2002年
-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 9例肝细胞癌p2 1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进行研究 ,并对两者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p2 1在癌周肝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 ,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癌组织的分化降低 ,p2 1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 ;p2 1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r =- 0 32 7,P <0 0 1) .提示 :p2 1的缺失表达可能促进PCNA合成的增加 。
- 杨耘申丽娟张华献章宗籍
- 关键词:肝细胞癌P2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PCNA
- 肝细胞癌及慢性肝病的肝脏图象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6
- 2001年
- 申丽娟章宗籍张华献欧阳明黄润杨微波
- 关键词:肝细胞癌慢性肝病肝脏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 p57^(kip2)与肿瘤被引量:1
- 2005年
- p57kip2基因的编码产物是一种广泛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抑制蛋白。它 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在多种肿瘤中均发现p57kip2基因表达 异常,且在某些肿瘤中是一种独立的预后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
- 孔萌萌申丽娟金克炜
-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肿瘤
- 缺血后处理抗猪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球囊封堵冠脉建立猪心肌梗死动物模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和防治方法.方法实验猪11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6):在X线的监控下,经右股动脉置入冠状动脉球囊导管至左前降支,球囊扩张阻断血流60min,予8次30s/30s短暂缺血再灌注即缺血后处理;对照组(n=5):不行缺血后处理,直接撤除球囊.行持续监测心电及血压,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冠脉造影、心电图,心肌酶学及病理学检查证实9只猪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3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50%),无1只死亡,建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5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00%),死亡2只(40%),建模成功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心梗模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建模成功率.
- 孙海梅郭涛喻卓许汪斌申丽娟张华献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自身免疫性肝病109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生化特征和组织学变化,以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认识。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6月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的AILD患者共109例,其中AIH27例、PBC67例、PSC4例、AIH—PSC重叠综合征1例和AIH—PBC重叠综合征10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ILD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73.3%,80/109),常见症状为黄疸、乏力、纳差和皮肤瘙痒。AIH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为肝炎样异常,丙种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62.9%的患者(17/27)抗核抗体(ANA)阳性。肝组织病理变化以界面性肝炎为主(77.7%),在重度患者则出现重度界面性肝炎、桥样坏死等。PBC患者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胆红素明显升高,伴免疫球蛋白M升高,74.6%的患者(50/67)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所有PBC患者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早期(Ⅰ、Ⅱ)占28.3%,晚期(Ⅲ、Ⅳ)占71.7%,肝组织病理变化以小胆管减少甚至消失为主(62.6%)。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具有AIH和PBC的双重特征,其中有3例患者同时检测到ANA和AMA/AMA—M2阳性。结论AILD在中国人中并非少见,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和组织学变化。
- 尧颖徐智媛申丽娟高建鹏尤丽英杨晋辉
- 关键词:肝炎自身免疫性胆汁性胆管炎硬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