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雪松

作品数:62 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铁路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9篇轮轨
  • 8篇加载
  • 7篇轨道不平顺
  • 7篇不平顺
  • 6篇图像
  • 6篇力传感器
  • 6篇轨道刚度
  • 6篇刚度
  • 6篇钢轨
  • 6篇测力
  • 5篇断面
  • 5篇图像处理
  • 5篇限界
  • 5篇轨枕
  • 5篇车轮
  • 4篇踏面

机构

  • 44篇中国铁道科学...
  • 23篇中国铁道科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青藏铁路公司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兰州铁路局
  • 1篇中国南车集团...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作者

  • 62篇柴雪松
  • 12篇杨凤春
  • 10篇暴学志
  • 9篇杨亮
  • 9篇吴旺青
  • 9篇潘振
  • 8篇金花
  • 8篇薛峰
  • 7篇冯毅杰
  • 7篇陈宪麦
  • 6篇王澜
  • 6篇谢锦妹
  • 5篇段培勇
  • 5篇罗林
  • 5篇于国丞
  • 3篇马战国
  • 3篇凌烈鹏
  • 3篇田德柱
  • 3篇边久松
  • 3篇陶夏新

传媒

  • 15篇铁道建筑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铁道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中国铁路
  • 1篇内燃机车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铁路计算机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资阳机车科技
  • 1篇中国铁道学会...
  • 1篇2004世界...
  • 1篇青藏铁路运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性垫板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弹性垫板传感器,上承压盖板、下承压盖板、弹性支撑件及测力弹片;上承压盖板通过弹性支撑件固定连接于下承压盖板的上方,与下承压盖板保持初始变形间距,测力弹片的固定端与上承压盖板的底侧或下承压盖板的顶侧固定连接,变形...
柴雪松冯毅杰凌烈鹏李旭伟李甫永李家林暴学志潘振金花秦菊
用于检测轨道板尺寸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轨道板尺寸的检测装置,所述轨道板具有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之上的承载台,包括:能够容纳轨道板的桥形的框架单元,所述轨道板布置在XY平面上;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上且能够沿所述框架单元在XY平面上同步运动的线...
柴雪松薛峰凌烈鹏李健超暴学志冯毅杰金花时佳斌王梦赵勇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33
2018年
首先分析了既有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然后应用最新技术发展成果,提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对隧道衬砌图像予以高速采集和存储,其后端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识别算法对海量的隧道衬砌图像数据进行快速识别,并提取裂缝特征参数。将该系统安装在现有轨道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50 km/h的速度对1 mm以上衬砌裂缝无遗漏采集。
李健超张翠兵柴雪松薛峰
关键词:铁路隧道图像识别技术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铁路限界检测装置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铁路限界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传感器、旋转编码器、速度里程模块、坐标归算模块、处理主机和显示输出模块。该检测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应用范围广,适用于铁路限界的车载检测。
柴雪松段培勇潘振薛峰暴学志冯毅杰张格明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
本实用新型提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是通过将浸粘有树脂组合物的纤维增强材料缠绕至模具上,经挤压、固化成型,脱模得到的;所述合成轨枕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枕板、下枕板和至少两个枕梁,所述枕梁连接上枕板和下枕板,构成具有空腔的...
柴雪松 冯毅杰 凌烈鹏 李旭伟 暴学志 李家林 潘振 薛峰 谢锦妹 李健超
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
王忠文王澜王俊彪戈鹤川叶阳升杨志杰范今仝力柴雪松王成国王亚春徐上李和平钱立新臧其吉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发展方向的科技咨询项目研究。该项目是在中国已计划并逐步开展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的现实背景下,在综合分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简称“铁科院”)已有各种技术及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针对铁科院申请的高速铁路系统试...
关键词:
关键词:高速铁路系统
轮轨力的综合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轮轨力综合测试方法,包括,在待检测钢轨的安装扣件底部设置第一垂向力传感器,在扣件的弹条螺栓连接部内设置第二垂向力传感器;在待检测钢轨的安装扣件侧方设置横向力传感器;将检测车辆施加于待检测钢轨的上方,检测获得获...
柴雪松冯毅杰凌烈鹏李旭伟潘振李家林暴学志金花段培勇薛峰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状态地面监测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0
2015年
研制了一种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轨道上的测试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及评判分析软件等。其工作原理是应用轨道上的测试单元连续测得动车组通过时的轮轨力,根据轮轨力分析动车组的运行状态及车轮伤损状况。本文介绍该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开发。该监测系统在兰新二线大风专项试验中得以应用及验证,并为兰新二线动车组在大风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凌烈鹏李旭伟柴雪松冯毅杰于卫东谢锦妹
关键词:动车组轮轨力
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跟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5年
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通过曲线时,如不主动控制,安装在仪器车车底的刚度检测架与轨道之间会有偏移,当曲线半径很小时,刚度检测架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就会超出量程,造成曲线地段轨道刚度无法测量。为此,设计了刚度检测架跟随系统。本文介绍了跟随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软硬件设计。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上。
杨亮柴雪松金花暴学志潘振
关键词:轨道刚度
动力加载车的设计
2013年
阐述了动力加载车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设计方案;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车体强度和车辆动力学特性满足要求;通过与国外加载车的对比表明自主设计的动力加载车技术方案的先进性。
朱延东彭长福柴雪松暴学志
关键词:技术参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