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鸿
- 作品数:24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在国家与民族之间——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设置被引量:3
- 2017年
-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的学科设置主要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统管下展开。通过梳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设置及现有二级学科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发现:一方面,在社会政治与文化权利关系的背后,内隐着长久以来的"正统文学观";另一方面,正是在"民族平等"政策的支持下,以往被遮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在二级学科中有了一席之地。就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设置来看,其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的发展与存续,更是重新认识与发展多民族中国文学与文化多样性的关键。
- 付海鸿
-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学科设置文化多样性
- 文化绘图:文明对话与自我表述——“从江文化绘图”的人类学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文化绘图主要用社区或社区成员视角表述当地的有形及无形文化。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成员国与民间社会创建对话平台、提高文化多样性意识的重要工具。中国大陆对"文化绘图"的认知与实践尚在起步阶段。2009年,"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框架项目"在中国西部展开,"文化绘图"工具在贵州省从江县社区发展项目中得到应用。我们通过分析从江项目,发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在以本土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本的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社区成员与当地社区若能借用"文化绘图"工具,主动参与对话、掌握文化自我表述权利,就不仅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能促进多元文化多边对话,有助于造就人类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元景观。
- 付海鸿
- 关键词:文明对话文化多样性文化资源保护
- 汉语文献传统中的“异族书写”——从《史记·西南夷列传》谈起
- 2012年
- 汉语文献对族群身份的表述历来已久,其对"异族"形象的书写在近代亦引起诸多反思与论争。以《史记·西南夷列传》为例,司马迁对"西南"之书写用"蛮夷"二字总括,不免粗疏。如若从"西南"与"蛮夷"、"西南"与"一点四方"之关系加以辨析,将有助于对汉语文献传统中异族形象书写之理解。同时,笔者引入《华阳国志·巴志》中"西南"之自表述,在西南第三人称表述的期待中,意在对多民族文学书写的倡导做一回应。
- 付海鸿
- 关键词:族群民族志
- 表演和现实——简析2011年“春晚”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以"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为个案,结合文学人类学对"表述问题"的讨论,在具体阐释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国家作为"春晚"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导演是如何在现实基础上构建表演,并通过媒介的宣传与鼓动来强化国人对表演之现实的认同的。
- 付海鸿
- 关键词:国家叙事民族认同文学人类学
- 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出地教育现状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出地教育发展作为生态移民工程"教育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三江源生态移民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出地的教育政策、教育经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与生源状况等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教育发展方向如何受到特殊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能为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出地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周宇付海鸿
-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移民教育现状
- 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创建及教学被引量:3
- 2014年
- 从"识字"与"写史"运动来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创建及其教学,一方面体现了新中国民族平等的国策,以达到民族团结的愿景;另一方面在知识谱系的层面力图还原民族文学应有的价值与地位,进而实现整体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其成立、教学及科研都旨在实现上述学术目标。然而,当下情状与实现整体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初衷仍有差距。如何从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二分的教学走向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应成为当下学界共同致力之事。
- 付海鸿
- 关键词:文学教育民族平等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 乡土、方言与身份认同——诗人依乌访谈录
- 2022年
- 访谈题记:2018年,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师依乌的第二本诗集《一个土著的下午》出版。该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一百多首现代诗。为更好地了解诗人的诗歌写作,本刊特安排了这次访谈。一、诗歌写作的缘起付海鸿(以下简称付):依乌老师,您好!认识您已经有几年了。读您文字的时候,总是能在大笑过后转而陷入沉思。我喜欢您的文字,多次向朋友谈起您有趣的事,朋友会问我,“依乌”是笔名还是本名?恕我们无知,您能告诉我们您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 依乌付海鸿
- 关键词:诗歌写作现代诗身份认同
- 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被引量:1
- 2013年
- 个体在多民族地区共同生活的经历与文学的地域考察,能够帮助理解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多民族文学教育应回到文学产生的原初情境,同时注重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融和、发展的角度,既强调个性,也强调发展。
- 陈跃红付海鸿
-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文学教育
- 文学、民族与教育——梁庭望教授访谈录
- 2013年
- [题记]2012年10月,"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课题组到北京调研,就多民族文学教育问题访谈了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特聘教授梁庭望先生。访谈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个人成长经历及如何走向民族文学教学与科研。
- 梁庭望付海鸿
- 关键词:创世史诗哲理诗少数民族语言阿凡提四川话格萨尔王传
- 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现状考察——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个案
- 2013年
- 近年来,学界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深入讨论已将其从学理层面推向实践层面。2010年,第七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以"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为中心议题,更是凸显了多民族文学教学在践行这一史观中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彝学学院、藏学学院为个案,在初步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从该校三个学院学生的多民族认知、多文学认知与多元共存认知三个方面检视目前民族类高等院校多民族文学教学的实际状况。期望通过个案研究,引发学界同仁对中国高校多民族文学教学实践的深度思考,并由反思出发,寻找合适的教学实践模式。
- 付海鸿
-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史观民族政策民族文学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