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银清
-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青少年亲子性格匹配与亲子冲突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从性格角度探讨青少年亲子性格与亲子冲突的关系,为构建亲子冲突理论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湖州市普通中学250名初一、初二、高一及高二的学生及其父母。结果青少年性格中的内外向维度与亲子冲突的关系最密切;父母和青少年内向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外向组,而不稳定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稳定组;亲子双方均内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亲子冲突的得分最高,亲子双方均稳定者且在内外向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次之,亲子双方均为外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最低;亲子性格类型、亲子性格匹配对亲子冲突的预测程度基本在10%~20%。结论青少年对亲子冲突的发生应负更大的责任。亲子性格匹配在亲子冲突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龚银清
- 关键词:亲子关系性格青少年
-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被引量:19
- 2005年
-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1].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成瘾成了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心理障碍.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由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自我控制能力弱,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等原因,因而网络成瘾的学生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深.
- 龚银清杨容张斌
- 关键词:因特网成瘾精神卫生
- 规则顺序与规则类型对儿童规则推理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学前儿童时期是各种推理能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Frye和Zelazo等(1996)所设计的'二进二出'装置,设置了规则顺序、规则类型的规则推理任务,采用个别实验法,研究了90名3~4岁儿童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在本研究条件下,结果发现:1.当规则呈现顺序不同时,儿童规则推理成绩差异显著,先呈现哪个规则,则利用这个规则进行推理的成绩就较好;2.不同规则类型下儿童的推理成绩差异极其显著,竖直规则下的推理任务更容易;3.3.5~4岁是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发展的快速期.
- 龚银清李红方美玲
- 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治疗进展被引量:21
- 2005年
- 龚银清
- 关键词:抑郁症精神卫生青少年
-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现状被引量:3
- 2005年
- 龚银清杨世昌
-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 幼儿归纳推理能力的理论模型述评
- 2005年
- 归纳推理能力是个体认知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幼儿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各种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关幼儿归纳推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相似性覆盖模型(SCM)、基于特征的归纳模型(FBIM)、标签属性模型(LAAM),以及基于结构的归纳模型(SBIM).这些模型阐述了幼儿归纳推理的原理与规律.然而,由于对归纳推理的界定不一,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这些理论模型仍然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 龚银清
- 关键词:幼儿
- 大学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被引量:6
- 2009年
-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的总体上的自信心^[1]。一般自我效能通过自我监控学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比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运用更多的认知策略以及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并且坚持性会更长^[2,3]。学习倦怠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4],主要表现为沮丧、疲乏、低自尊等消极的心理表现,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
- 龚银清李红张斌金霜
- 关键词:一般自我效能感倦怠本科生学业成绩自我监控
- 学前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被引量:2
- 2004年
- 对儿童规则推理能力的研究是认知发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在很多领域 (如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演绎推理等领域 ) ,儿童能否顺利地进行推理 ,与儿童的规则推理能力相关。自Frye和Zelazo (1992 )等巧妙设计了两进两出的斜坡任务 (RAMP任务 )来研究儿童的规则推理能力以来 ,许多研究者使用这一任务及其他任务对儿童的规则推理能力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结论。文章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阐述了儿童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 ,评价了用来解释其结果的CCC理论 ,以期对儿童的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有一较深入的了解。
- 龚银清李红
- 关键词:学前儿童
- 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发展被引量:1
- 2003年
- 继Michotte(1963)用两个发生碰撞的小球对成人的物理因果理解进行研究以来,许多研究者使用该碰撞情境对婴儿的物理因果感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颇有争议的结论。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外对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婴儿感知简单物理情境中的因果关系能力的发展,评价了用来解释婴儿物理因果感知的模块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以期对婴儿期的物理因果感知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 李红龚银清
- 关键词:婴儿信息加工理论COHEN
- 3~4岁儿童规则因果推理能力的训练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学前期是儿童多种推理能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64名3岁儿童为被试,采用Frye和Zelazo等所设计的“二进二出”装置,通过对3岁儿童的规则因果推理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探索儿童规则因果推理的内在机制。在本研究条件下,结果发现:1.年龄与训练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各年龄组儿童经过训练后,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差异;2.规则与训练的交互效应显著,竖直规则下,儿童通过训练后提高的成绩不显著,但在交叉规则下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极其显著;3.训练效应显著,暴露因果机制,给予及时反馈和阐述规则时附加手势这些信息能促进年幼儿童对高级规则的掌握。
- 龚银清李红盛礼萍
- 关键词: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