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黎早敏

黎早敏

作品数:54 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骨折
  • 17篇关节
  • 16篇股骨
  • 9篇内固定
  • 8篇股骨粗隆
  • 8篇股骨粗隆间
  • 8篇股骨粗隆间骨...
  • 8篇粗隆
  • 8篇粗隆间
  • 8篇粗隆间骨折
  • 7篇手术
  • 7篇老年
  • 6篇髓内
  • 6篇髓内钉
  • 6篇老年股骨
  • 5篇螺钉
  • 5篇近端
  • 4篇疗效
  • 4篇老年股骨粗隆
  • 4篇老年股骨粗隆...

机构

  • 54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4篇黎早敏
  • 31篇林坚平
  • 29篇姚伦龙
  • 24篇郑南生
  • 24篇陈剑飞
  • 22篇曾凡
  • 19篇宋世锋
  • 10篇肖海涛
  • 8篇陈世强
  • 7篇张光强
  • 6篇马业涛
  • 5篇王广积
  • 5篇沈宁江
  • 5篇林庆彪
  • 5篇林松
  • 4篇宋世峰
  • 4篇卢传新
  • 3篇王书成
  • 3篇李明东
  • 3篇熊军

传媒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海南医学
  • 7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骨科
  • 1篇2005中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平衡结构重建
<正>目的:总结平衡结构重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对6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治疗,恢复足部内外侧弓的完整性,修复损伤的韧带和肌腱,重建足部整体平衡结构。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和重建钢板。疗效平分标准用AOFA...
郑南生宋世峰陈剑飞黎早敏林坚平姚伦龙曾凡陈世强张熙民肖海涛马业涛
文献传递
几种新型钢板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1993年
股骨粗降间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都是难治的骨折。我院自90年以用应用刃口角度钢板与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上述骨折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12例,女4例,年龄21岁—76岁,平均34岁。 1.2 骨折类型与部位:股骨粗降间骨折8例,股骨髁上骨折3例,股骨髁间骨折4例,胫骨上端骨折1例。上述骨折均为粉碎性骨折。
姚伧龙林松张熙民黎早敏
关键词:钢板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介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方法 4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年龄8~14岁,男32例,女9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陈旧性骨折3例。骨折类型按Ingram分型:Ⅰ型(骨骺分离)4例,Ⅱ型(经颈骨折):28例,Ⅲ型(经颈转子型)8例,Ⅳ型(转子间骨折)1例。持续牵引治疗7例,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植入8例。结果 41例患儿治疗后获随访2~5年,股骨颈骨折愈合41例,股骨头骨骺早闭9例,髋内翻畸形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9例,头坏死发生率46.54%。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并发症最低。结论 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低。
黎早敏林坚平姚伦龙郑南生曾凡许世忠
关键词:儿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疗效并发症
两种髋关节后方关节囊重建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髋关节后方关节囊重建方法对于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 703例THA术按照有无进行髋关节后方关节囊修复重建分组进行统计分析。A组:398例,不修复后方关节囊;B组:179例,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缝合至短外旋肌在股骨大转子附着处;C组:126例,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经骨道缝合至股骨大转子上。结果 A组、B组和C组术后脱位率分别为7.04%、3.35%和0。C组的术后脱位率低于B组(P<0.05),而B组的术后脱位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后方关节囊修复方法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而经骨道缝合的方法能更可靠地恢复髋关节后方稳定性。
沈宁江周钢王广积林坚平黎早敏林庆彪
关键词:关节囊全关节置换术
牵引床仰卧位与非牵引床侧卧位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比较牵引床仰卧位与非牵引床侧卧位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50例,牵引床仰卧位行PFNA内固定治疗)和B组(52例,非牵引床侧卧位行PFNA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侧别、致伤原因、骨折AO分型、合并症、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B组间除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6,P=0.268)外,A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显著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3个月。A、B组分别有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A组有2例出现髋关节疼痛症状、1例出现伤口局限性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B组有2例出现髋关节疼痛症状、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内固定质量均良好,无主钉松动、断裂,螺旋刀片切割、退出及断钉等现象,无骨不连及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5,P=0.133)。术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8,P=0.438)。结论与牵引床仰卧位比较,非牵引床侧卧位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前准备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X线透视次数少、术后恢复效果满意的优点。
李明东陈剑飞马业涛黎早敏覃俊君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11例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对于股骨假体paprosky分型Ⅲ型、Ⅳ型翻修时,大多数学者趋向于采用非骨水泥涂层的长柄翻修假体。但是,关于骨缺损的植骨材料选择、植骨方式、钢板是否可以采用等问题,在骨科界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意见。目的:观察同时采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疗效。方法:11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患者(paprosky分型Ⅲ型8例,Ⅳ型3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记忆合金环抱钢板4例,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钛板2例,锁定钛板5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异体或异种颗粒骨进行嵌压植骨、异体骨板结合钢丝或线缆握紧系统器械进行结构重建。翻修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9例(82%),可1例(9%),差1例(9%)。提示患者股骨侧假体翻修中,同时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能让股骨侧paprosky分型Ⅲ型和Ⅳ型缺损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固定快且牢固,生物型假体即刻达到稳定,手术时间和创伤减少,并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林坚平黎早敏宋世锋郑南生陈剑飞
关键词:翻修假体周围骨折钢板支撑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干预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 6 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治疗 ,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和重建钢板。疗效评分标准用 AOFAS评分标准。结果  6 2例术后获 2 a随访 ,优 6 0例、良 2例。
郑南生黎早敏林坚平宋世锋姚伦龙曾凡
关键词:跟骨内固定手术干预开放复位
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1
1996年
作者应用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278例,治疗结果表明该支架具有操作简单,无血管神经损伤,不影响膝踝关节功能,兼有骨折早期牢稳固定及后期弹性固定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时采用少量螺丝钉内固定能增加支架的稳定性,钉道感染和骨延迟愈合是其主要的并发症。
黎早敏林坚平姚伦龙曾凡
关键词:胫骨骨折单侧外固定架
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胫腓骨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行Bastiani外固定支架固定,2周拆线后开始微动,每2周复查X线至有大量骨痂停止微动,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6周已有少量骨痂生长,10~12周有较多骨痂生长,5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胫腓骨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郑南生黎早敏林坚平宋世峰姚伦龙王书成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胫腓骨骨折软组织损伤骨痂骨质疏松
髌股联合损伤的特点及治疗
1996年
自1985年至1994年来,我们共收治同例髌骨股骨干骨折2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9个月至8年,结果属优20例,良3例,尚可2例,差1例。我们认为这种损伤严重,易产生膝关节功能紊乱,应早期行坚强内固定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郑南生黎早敏姚伦龙
关键词:髌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