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雄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单泵双管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泵双管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瘤患者25例,行bentall 手术13例,行 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手术3例,行 bentall+次全弓置换6例,行升主动脉置换3例。均经右侧股动脉、右侧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时钳夹股动脉插管,经右侧腋动脉行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流量控制在10~15 mL·kg-1·min-1。结果25例患者中,体外循环时间118~376(197.6±4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8~264(141.7±32.3)min,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时间12~38(23.2±10.3)min。升主动脉开放后,8例心脏自动复跳,17例行电击除颤复跳。25例患者术后4~73 h 内神志清醒。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单泵双管行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可以提供有效的脑保护。
- 黄文雄陈干刘季春吴起才喻本桐万力
- 关键词:主动脉瘤体外循环
- 围手术期使用胺碘酮对心房颤动转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胺碘酮对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例。胺碘酮组术前3 d开始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术后当天通过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600 mg胺碘酮,能进食后改为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00 mg口服,2次/d;再1周后改为200 mg口服,1次/d,一直维持。安慰剂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和方法同胺碘酮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5%vs 30%,P<0.05)。随访6个月,胺碘酮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优于安慰剂组(70%vs 0,P<0.05),而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1.8±1.7)d vs(2.8±1.5)d,(11.3±2.4)d vs(13.4±3.2)d,P均<0.05]。结论胺碘酮可以有效地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缩短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在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疗效显著。
- 万力胡炜华黄文雄刘季春
- 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二尖瓣置换术
- 应用体外循环抢救肺动脉栓塞1例报告
- 2009年
- 陈干余翠莲黄文雄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动脉栓塞病例报告
- 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使用温血逆行灌注技术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0例行瓣膜置换手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温血逆行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冷晶体氧合血顺行灌注,研究组在温晶体氧合血的基础上给于逆行灌注。观察两组术中心脏复苏情况,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10min、术后2h、术后4h和24h,采集动脉血标本,检查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转流前及主动脉阻断开放后10min,两组心肌酶学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而术后2h、4h和24h研究组c Tn T、CK和CK-M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分别与转流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黄文雄刘季春吴起才喻本桐万力陈干余翠莲
- 关键词:温血灌注逆行灌注瓣膜替换术心肌保护
- 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联合瓣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Del Nido心脏停搏液(DN液)与改良St.Thomas心脏停搏液(MST液)在成人联合瓣膜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及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联合瓣膜手术的119例成年患者,分为MST组(n=56)与DN组(n=63)两组,分别采用MST液和DN液作为心脏停搏液。于术前(T1)、术后24 h(T2)、术后48h(T3)这3个时间点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等生化指标的浓度,并比较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后除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双瓣置换术107台,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术12台。DN组较之MST组,其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缩短,灌注次数减少,自动复跳率高,同时术后胰岛素使用率低于M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各时间点的生化指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N液应用于成人联合瓣膜手术,在简化灌注操作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能力,且具有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提高自动复跳率及优化术后血糖控制等优势。
- 邹华西黄文雄周学亮黄璜黎扬吴起才
- 关键词:DEL联合瓣膜病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 微创胸腔镜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单中心回顾分析
- 黄文雄陈干余翠莲
- 离心泵辅助静脉引流在微创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离心泵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在微创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6例使用离心泵辅助静脉引流的微创心脏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房间隔缺损32例,左房黏液瘤摘除9例,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成形6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双瓣置换3例。全组患者使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离心泵串连安装于静脉回路。术中根据氧合器液平面情况调整离心泵的转速,保证机体的灌注需求。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4例因引流差加插上腔静脉,余患者术中静脉引流满意。体外循环时间57~211(73.8±23.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134(51.2±21.3)min。结论离心泵辅助静脉引流可以增加股静脉的引流量,保证微创心脏直视手术的顺利实施。
- 黄文雄刘季春万力
- 关键词:体外循环离心泵静脉引流微创心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