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
- 作品数:60 被引量:2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颅内常见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研究及动脉瘤微弹簧栓塞预测程序的研制
-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仍未完全明确.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血液动力学因素与该病的自然发生史密切相关,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通过对既往病例的总结,得出颅内常见动脉瘤...
- 黄庆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液动力学有限单元法微弹簧圈
- 文献传递
- 脑动静脉畸形团血管影像学特点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团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团多表现为幕上、致密、类椭圆或不规则形 ,呈多支动脉的区域性供血 ,可伴有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团形态存在多样性 ,结构复杂 。
- 黄庆凌锋苏正张鸿祺张鹏李萌缪中荣宋庆斌
- 关键词: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
- 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和颈内动脉-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 本文将我院2003年收治的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和颈内动脉-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各1例进行分析。本2例病例关键在于诊断及仔细阅读造影片,治疗的目的是闭塞动脉瘤和瘘口,消除杂音和“盗流”。解除对周围神经的压迫。我们使用微弹簧...
- 郭元星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黄庆
- 关键词: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疗效
-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NBCA生物胶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1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后进行随访 ,临床随访 2 81例 ,脑血管造影复查 91例 ,MR或CT复查 1 90例。结果 2 81例病人临床随访治愈 2 58例 ,好转 2 1例 ,复发 2例。 91例行脑血管造影复查 ,86例见畸形团完全消失 ,3例栓塞程度达 90 %以上 ,2例复发 ,进一步行γ 刀放射治疗后痊愈。 1 90例行MR或CT检查 ,未见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
- 段传志韩志安汪求精赵刚尹方明黄庆徐如祥李铁林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随访研究
- 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及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各1例,对此6例少见类型动-静脉瘘患者分别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电解脱弹簧圈以及可脱性球囊技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和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患者分两次栓塞,而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患者均一次完成栓塞治疗。手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的最佳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 郭元星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黄庆尹方明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头颈部动脉瘤破裂颈外动脉
- 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469例施行NBCA栓塞治疗的脑AVM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分析他们的血管构筑学特征.结果469例脑AVM共行1108次栓塞,每例栓塞1~8次,平均2.3次;共发生并发症11例(出血性并发症4例,缺血性并发症7例),其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l例,轻度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1例,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7例.结论本组脑AVM行NBCA栓塞治疗有较低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对于栓塞高危病人,应采取特殊的栓塞策略.
- 方兵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赵庆平黄庆陈光忠尹方明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NBCA并发症分析脑AVM出血性并发症血管构筑学
- 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新进展被引量:2
- 2002年
- 黄庆尹方明李铁林
-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病因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簧圈及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 194例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其中 85例 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塞 ,6 9例 71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 40例巨大动脉瘤 37例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 ,2例用GDC ,1例用MDS闭塞载瘤动脉。结果 成功栓塞 194例 2 0 1个动脉瘤 ,191例痊愈 ,3例死亡。栓塞程度 :10 0 %栓塞 187个 (包括载瘤动脉闭塞者 ) ,95 %栓塞 8个 ,90 %栓塞 4个 ,80 %栓塞 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 4例 ,并发脑梗死 4例 ,1例微弹簧末端逸出并顽固性脑血管痉挛。 2例复发者再给予GDC栓塞而治愈。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动脉瘤较大者 ,术后复发率高 ;术前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较大。
- 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杨绮帆黄庆苏正徐如祥
-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性放射学
- 126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17
- 2001年
-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作者所在医院近15年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26例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随机选取170例非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作为对照。结果12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12例为动脉瘤侧大脑前动脉A1段呈优势供血,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血管影像出现明显的“三分叉动脉征”;对照组中,162例的大脑前动脉血管影像双侧对称,无以上表现,仅8例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结论双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均衡是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的患者应积极随访观察。
- 黄庆李铁林苏正段传志汪求精韩志安尹方明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影像
-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生物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 4 6 9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微导管技术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成功栓塞 4 6 9例脑动静脉畸形 ,4 6 7例痊愈 ,2例死亡。 4 6 9例病人共行 110 8次栓塞 ,栓塞次数 1~ 8次 /例 ,平均 2 .3次。栓塞程度 :10 0 %栓塞 15 5例 ,90 %~ 10 0 %栓塞 93例 ,80 %~90 %栓塞 10 5例 ,70 %~ 80 %栓塞 78例 ,6 0 %~ 70 %栓塞 2 7例 ,栓塞 6 0 %以下 11例。栓塞后行γ 刀(或X 刀 )放射治疗 117例、手术切除 32例。并发症有脑梗死 1例 ,于尿激酶溶栓后恢复 ,脑出血 4例 ,2例导管断裂滞留畸形团内。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 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尹方明赵刚韩志安黄庆徐如祥
- 关键词:栓塞疗法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