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国秋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对虾
  • 3篇养殖
  • 3篇水产
  • 3篇文蛤
  • 3篇弧菌
  • 3篇贝类
  • 3篇TAURA综...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检出率
  • 2篇药敏
  • 2篇鱼病
  • 2篇鱼类
  • 2篇鱼类寄生
  • 2篇鱼类寄生虫
  • 2篇鱼类寄生虫病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检验
  • 2篇水产品
  • 2篇饲料
  • 2篇套式

机构

  • 13篇广西水产研究...
  • 5篇广西渔业病害...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8篇黄国秋
  • 15篇黎小正
  • 15篇吴祥庆
  • 14篇黄玉柳
  • 10篇韦信贤
  • 8篇童桂香
  • 6篇谢宗升
  • 6篇叶欣宇
  • 6篇庞燕飞
  • 3篇廖永志
  • 3篇陈静
  • 2篇杨姝丽
  • 2篇吴明媛
  • 1篇苏利荣
  • 1篇杨春玲
  • 1篇兰柳春
  • 1篇彭敏
  • 1篇何苹萍
  • 1篇杨先乐
  • 1篇陈晓汉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水产科技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类寄生虫病的检测与诊断程序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借鉴GB18448-2001和GB14922.1-2001,参考国内外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检测中积累的大量实验数据和相关经验,对鱼类寄生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出率高的检测及诊断程序,为防治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黄玉柳黎小正吴祥庆庞燕飞黄国秋韦信贤童桂香
关键词:鱼类寄生虫病
产酶真菌F9的分离及其发酵蛋白饲料研究
2011年
从近江牡蛎肠道中分离出产酶真菌F9,初步鉴定为霉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发酵蛋白饲料的最佳培养条件,并研究真菌F9孢子、发酵液对小鼠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1)F9发酵蛋白饲料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料水比1∶1.0~1∶2.0;(2)该株真菌对小鼠安全,可用于发酵生物蛋白饲料。
黄玉柳谢宗升黄国秋陈静
关键词:真菌酶活发酵条件正交试验
鱼类寄生虫病的检测与诊断程序及其应用
2010年
寄生虫性鱼病又称为侵袭性鱼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大鱼小鱼都可感染,对鱼最敏感,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害会造成一些水产养殖鱼类的减产或绝产,是制约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鱼类寄生虫性病的检测尚未有标准出台。
黄玉柳黎小正吴祥庆庞燕飞黄国秋韦信贤童桂香
关键词:养殖鱼类寄生虫病寄生虫性鱼病养鱼生产
Taura综合征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08年
Taura综合征病毒(TSV)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目录规定的水生动物二类疫病病原体。本研究在RT—PCR方法检测TSV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能更准确检测TSV的套式RF—PCR。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套式RT—PCR能对2个试验用TSV毒株的RNA进行扩增,并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231bp的扩增产物,而其它2种对虾病原则无相同大小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出现;所建立的套式RT—PCR的灵敏度大约为常规RT—PCR的10。倍,最低可检测到10fg的TSVRNA。分别应用两种RT—PCR方法对180份分别来自广西沿海不同对虾养殖场的对虾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套式RT—PCR共有52份检出TSV,而常规RT—PCR仅有23份栓出TSV。表明所建立的套式RT—PCR提高了TSV的阳性检出率,较普通的常规RT—PCR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黄玉英黎小正韦信贤吴祥庆黄国秋黄玉柳
关键词:灵敏度阳性检出率
文蛤生物体及内脏中弧菌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鉴定文蛤体内弧菌的类型及致病性强度,并筛选治疗这些病原菌的最佳药物。[方法]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出12株弧菌,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对致病性较强的3株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3株菌分别为河流弧菌H04(Vibrio fluvialis),H06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H11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其对环丙沙星、先锋赛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先锋霉素V有耐药性,临床上可以首选环丙沙星、先锋赛作为治疗这些病原菌的药物,其次是头孢曲松、氟哌酸、丁胺卡那、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结论]结果为文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玉柳叶欣宇黄国秋黎小正吴祥庆谢宗升陈静
关键词:文蛤弧菌药敏
贝类污染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对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检测方法、判断标准和近年来对国内产区贝类污染DSP的检测情况。结论:腹泻性贝类毒素在国内贝类产区分布广、检出率高,但在地域上存在着差异,可能与DSP的产生机理以及不同贝类品种对DSP的耐受能力有关。提出预防贝类污染DSP和预防人体DSP中毒的措施,为贝类的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黄玉柳黎小正吴祥庆庞燕飞韦信贤黄国秋童桂香
关键词:贝类
广西海水养殖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检测及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广西沿海贝类养殖中污染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情况,于2007年和2008年对广西沿海钦州和防城海域采集的近江牡蛎、北海海域采集的文蛤,进行了腹泻性贝类毒素(DSP)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007年检测24个近江牡蛎样品中,DSP检出9个,检出率为37.5%,14个文蛤样品中DSP检出2个,检出率为14.3%;2008年采集近江牡蛎50个样品中,15个样品检出DSP,检出率为30%,27个文蛤样品,10个样品检出DSP,检出率为37%。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DSP贝类污染和DSP中毒的预防措施。
黄玉柳黎小正吴祥庆庞燕飞韦信贤黄国秋童桂香
关键词:贝类
南宁市售文蛤中弧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从南宁市售文蛤体内分离获得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为掌握了解广西文蛤产品中弧菌科细菌的带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从南宁海鲜市场的文蛤中分离获得4株细菌,观察其菌落形态,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运用DNASTAR中的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TCBS培养基30℃培养24h后,菌株No.8和No.9生长良好,形成直径2mm左右、圆形、隆起的菌落;菌株No.10、No.11生长不良,部分形成直径1mm左右、圆形、隆起的黄色菌落。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o.8、No.9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生长,且不能分解葡萄糖;而菌株No.10、No.11可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且能分解葡萄糖并产气。16SrRNA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No.8与副溶血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9与河流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10、No.11则分别与斑点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聚集为一个分支。综合表型和分子特征可知,菌株No.8为副溶血弧菌,No.9为河流弧菌,No.10为斑点气单胞菌、No.11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药敏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均表现为高度敏感。【结论】南宁市售文蛤产品主要是污染了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细菌,生产上可选用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等药物进行防治。
何苹萍黄玉柳陈秀荔彭敏杨春玲张彬陈晓汉叶欣宇黄国秋赵永贞
关键词:文蛤弧菌RRNA
广西水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对广西申请地理标志的桂平黄沙鳖、官垌草鱼、全州禾花鱼和钦州近江牡蛎品质进行分析。采用国家方法考察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等指标。结果表明:黄沙鳖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0.8g/100g,近江牡蛎蛋白质含量最低为9.2g/100g;黄沙鳖脂肪含量最低为0.3g/100g,而其他品种脂肪含量水平相当;近江牡蛎的钙、锌和铁均最高,尤其是锌含量为1055.6mg/kg;禾花鱼钙含量高于黄沙鳖和官垌草鱼;官垌草鱼铁和锌含量最低,分别为5.0mg/kg和4.1mg/kg;黄沙鳖和禾花鱼铁和锌含量水平相当。与其他产品比较,桂平黄沙鳖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官垌草鱼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草鱼、鲤鱼;全州禾花鱼Ca、Fe、Zn含量明显高于草鱼、鲤鱼;钦州近江牡蛎富含Ca、Fe、Zn,尤其是Fe、Zn含量最高。因此,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上述水产品蛋白质、脂肪、Ca、Fe、Zn指标多数优于同类其他产品,选择这4个指标作为广西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品质检测指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吴祥庆黎小正兰柳春杨姝丽黄国秋吴明媛
关键词:营养成分微量元素
四重PCR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四重PCR方法。方法根据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ahpA)基因、气溶素(aerA)基因和溶血素(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的16SrRNA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Mg2+浓度,确定了四重PCR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比较其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对不同菌株和临床样本的检出率。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能特异性检测并鉴别出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菌株;检测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约100fg的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DNA;对9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一致,对56份送检的水产动物样品的检出率为21.4%,高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的16.1%,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6%。结论成功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嗜水气单胞菌16SrRNA、aerA、ahpA和hlyA基因的四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并区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
韦信贤杨先乐童桂香吴祥庆谢宗升黄国秋廖永志叶欣宇黎小正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RRNA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