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 作品数:29 被引量:110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报道应用硼替佐米治疗1例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疗效,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了解硼替佐米治疗难治WM的现状。方法确诊为WM的患者在接受氟达拉滨及地塞米松(FD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达到次要缓解,继续给予2个疗程治疗后,病变进展。换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及泼尼松(COP)方案无效,改用硼替佐米治疗。结果3个疗程硼替佐米治疗后,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以及单纯疱疹。结论硼替佐米是治疗难治以及复发WM的有效药物,患者耐受性好。 高文 陈文明 陈世伦关键词:B细胞 药物疗法 伴有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的多发性骨髓瘤九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总结伴有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反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初诊或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的9例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进行分析。根据欧洲骨髓移植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反应进行判断。结果9例患者中位年龄55(48~66)岁,男女比为8:1。1例患者在初诊时即出现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8例患者在病情进展时出现:患者通常多个部位受累,对常规化疗反应差。中位随访19(3~47)个月,8例患者从病情进展到出现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而7例患者从出现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到死亡的时间为2个月,中位OS为23个月。结论伴有骨骼以外髓外浆细胞瘤的MM较罕见。患者通常多部位受累,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需要探讨新的治疗策略。 高文 陈文明 陈世伦关键词:髓外浆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疫情常态化下反转课堂模式在线上查体技能教学中的实践和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索反转课堂教学在线上诊断学查体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第六学期进入检体诊断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共62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实验组采用线上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线上传统教学模式。在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程度;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和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访谈的反馈认为线上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知识的掌握印象深刻且持久。结论反转课堂模式在线上诊断学查体技能教学的实践中有良好的效果。在疫情常态化下,线上反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在诊断学查体技能见习课程中应用和推广。 潘清蓉 安立 高文 杜丽川 陈哲关键词:诊断学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IL-2)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分单纯化疗组和化疗+rIL-2组。化疗+rIL-2组于常规化疗(MP或VAD方案为主的方案)同时联合应用rIL-2,用法为100万U,皮下注射,5次/周,连用4周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4个周期后检测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NK细胞、CD+3 CD+69细胞百分率)变化,采用Bladé标准评价疗效,按照NCI 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rIL-2组治疗后CD3、CD4和CD56(NK)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和单纯化疗组化疗后水平,总有效率(CR+nCR+PR)、缓解率(CR+nCR)分别为66.7 %和25.0 %,而单纯化疗组为50.0 %和8.3 %。rIL-2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IL-2能够改善MM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继续应用。 刘薇 王慧娟 高文 李燕郴 胡影 安娜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疗法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04年 王慧娟 李燕郴 高文 陈世伦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MM 诊治 长链非编码RNA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9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血液系统发病率位居第二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基因的异质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数目异常与MM的恶性度存在密切关系。伴随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如原位荧光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MM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研究有了较大拓展。本文针对11种新发现的lncRNA来阐释MM的不同机制。lncRNA有望成为诊治MM的潜在靶点。 贺玉钦 高文 陈文明关键词: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异质性 长链非编码RNA 3.0T MRI多b值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及无骨髓病变的健康志愿者20例(>40岁),常规扫描后进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取b值为0、50、600、1 000 s/mm^2,分别测量健康组及MM病变骨髓信号强度比,用定性评分和定量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方法来比较不同b值DWI的图像质量,同时通过比较两组的ADC值以及不同b值的ADC值,确定敏感性诊断的最佳b值。结果在常规T1WI及T2WI压脂序列上检出的164处病灶,在DWI上检出156处,敏感度达95%。在b值为50、600、1 000 s/mm^2时,图像的信噪比SNR为22.28±14.40、11.85±7.78、7.57±4.7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23,P<0.05);MM组ADC值分别为(1.52±0.81)×10^(-3)mm^2/s、(1.32±0.74)×10^(-3)mm^2/s、(1.11±0.71)×10^(-3)mm^2/s,b值为600及1 000 s/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值为50及600 s/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DC值随着b值的增高而减低;其敏感度随着b值的增高而增高,但信噪比明显降低,图像模糊,所测ADC值很不稳定。b为600 s/mm^2,MM组与健康组ADC值分别为(1.32±0.74)×10^(-3)mm^2和(0.28±0.11)×10^(-3)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 MR DWI从分子水平定量的检出多发性骨髓瘤病变椎体的破坏程度,其检出率、敏感度较高,选择b值600测量数据较稳定,图像的信噪比较好。 王丽 蒋涛 姜桦 高文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弥散加权像 同卵双生子先后同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7年 患者男,20岁,公司职员。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淤点淤斑1周,于2003年4月收入院。入院体检: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四肢散在分布皮下出血点和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未触及,胸骨压痛(-)。血象WBC3.34×10^9/L,分类中性0.42,淋巴0.56,单核0.02,Hb108g/L,PLT21×10^9/L。网织红细胞(RET)比值0.0020,绝对值6.18×10^9/L。骨髓涂片:增生低下,粒系(M)/红系(E)=12.0,粒系占0.180,红系占0.015,淋巴0.705,巨核细胞未见,可见非造血细胞岛。此后又复查髂前上棘和胸骨,均增生低下。各系统比例、形态与髂后上棘基本相同。骨髓活检:造血组织不足20%。骨母细胞无明显增殖。骨髓染色体为46,XY。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从)Ⅰ型。经环孢素A(CSA)和雄激素治疗1个月无效,血象三系呈进行性下降,WBC0.47×10^9/L,Hb42g/L,PLT15×110^9/L。患者为双胞胎兄长,经DNA短链重复序列检测证实为同卵双生子,HLA配型、血型完全相合。经患者之兄同意,拟为患者进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骨髓涂片:增生活跃,M/E=2.3,粒系0.565,红系0.315,呈大致正常骨髓象。 李燕郴 赵永强 陈世伦 王慧娟 高文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同卵双生子 病例报告 骨髓移植 第二次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移植候选患者的预后验证 2024年 目的验证新药时代第二次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2-ISS)对中国适合移植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国内3个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401例适合移植的新诊断MM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诱导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收集患者基线及随访数据,进行R2-ISS重新分期,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生存数据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组间生存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危险因素与生存之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25~69岁),其中男性240例(59.5%)。初诊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11.5%)。按照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Ⅰ期74例(18.5%),Ⅱ期259例(64.6%),Ⅲ期68例(17.0%)。根据R2-ISS重新分期后,Ⅰ期50例(12.5%),Ⅱ期95例(23.7%),Ⅲ期206例(51.4%),Ⅳ期50例(12.5%)。中位随访时间35.9个月(范围6~119个月)。R2-ISSⅠ~Ⅳ期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75.3、62.0、39.2、30.3个月;中位OS期分别为未达到,86.6、71.6、38.5个月,各分期间P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2-ISSⅢ、Ⅳ期是PFS(HR=2.37,95%CI 1.30~4.30;HR=4.50,95%CI 2.35~9.01)和OS(HR=4.20,95%CI 1.50~11.80;HR=9.53,95%CI 3.21~28.29)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R2-ISS对新药时代中国适合移植新诊断MM患者的PFS、OS具有预后价值,其普遍性仍需在不同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周慧星 菅原 杜鹃 刘俊茹 张之尧 耿传营 杨光忠 王国蓉 傅卫军 李娟 陈文明 高文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不同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 ,将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 yeloidleukemia,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方法 :8例初发 AML 患者 (其中M1 1例、M2 a3例、M32例、M4 c1例、M51例 )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 ,在含 GM- CSF、IL- 4和TNF-α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14天 ,通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和 MTT法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来鉴定 DC。结果 :6例患者的 BMMNC培养 14天后转化为 DC。 DC的免疫表型 CD1 a、CD83、CD86 、HL A- DR较培养前明显上调 (P<0 .0 5 )。 DC对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远高于对照 (P<0 .0 5 ) ,而且随 DC数量的增加刺激 T细胞增生的活性越强。2例患者(M2 a1例 ,M31例 )的 BMMNC未转化为 DC,免疫表型分析显示 CD83及 CDla的表达较低 ,但 CD86 及HL A- DR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可以将 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形态、表型和功能符合 DC特征的细胞。某些 AML患者的原始细胞不能转化为 DC,与其亚型无关 。 高文 陈世伦 刘晋玮 戴红 李燕郴 王慧娟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髓性 急性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