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秀枝

作品数:52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0篇温室气体
  • 9篇油松
  • 8篇油松人工林
  • 8篇人工林
  • 8篇温室气体通量
  • 7篇模拟增温
  • 6篇草原
  • 5篇兴安落叶松
  • 5篇落叶松
  • 4篇生物质炭
  • 4篇通量
  • 4篇突变
  • 4篇土壤性质
  • 4篇气候
  • 4篇人工林土壤
  • 4篇林区
  • 3篇大兴安岭林区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机构

  • 52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林业科...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作者

  • 52篇马秀枝
  • 9篇李长生
  • 4篇张秋良
  • 4篇陈高娃
  • 4篇任乐
  • 4篇范雪松
  • 3篇王成杰
  • 3篇王飞
  • 2篇李钢铁
  • 2篇李茂松
  • 1篇杨正礼
  • 1篇王茜
  • 1篇斯钦毕力格
  • 1篇王瑞刚
  • 1篇萨如拉
  • 1篇任少勇
  • 1篇刘洋
  • 1篇刘惠荣
  • 1篇宋彩玲
  • 1篇海龙

传媒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林业资源管理
  • 4篇内蒙古气象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0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2021年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站点1980年~201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日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K检验等对小于0℃积温进行积温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距平,其中最大负距平与最大正距平之间相差781.2℃,2000年~2008年负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负积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负积温距平及突变图共同分析可知1987年和1999年均发生大幅度变化。
张茹马秀枝刘爱业郝晨阳付宇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负积温距平
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确定不同森林经营利用方式(原始林、皆伐林、渐伐林)及不同生境(有林地、无林地、湿地)对于森林土壤-大气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于2013年生长盛季(7─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区选取了16块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土壤-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原位观测。气体监测的同时,测定了土壤湿度和各层土壤温度以及各样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生长盛季CH4通量平均值为C(-133.6±62.3)μg·m-2·h-1。沼泽湿地(PD2和PD7)CH4表现为释放,CH4通量平均值为C(130.0±41.0)μg·m-2·h-1,其它14个样地土壤CH4为吸收,吸收通量变化范围为C(-242.0^-42.6)μg·m-2·h-1,变异系数为47%。所有样地CO2的地-气通量变化范围是C(94.9~1164.0)μg·m-2·h-1,平均值为C(671.3±324.3)μg·m-2·h-1,变异系数是48%。所有样地N2O通量的范围是N(1.2~21.6)μg·m-2·h-1,平均值为N(7.3±6.1)μg·m-2·h-1,变异系数为84%。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大兴安岭林区生长盛季不同经营方式及不同生境对森林土壤-大气CH4、CO2、N2O通量均无显著相关性。CH4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及各层湿度并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仅显示CH4通量与土壤有机质(SOC)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TN)呈负相关关系;CO2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显著相关(P=0.042 3),与土壤0 cm及10 cm处温度无显著相关性,CO2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腐殖质层、0~10 cm以及10~20 cm土壤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SOC、TN呈负相关关系;N2O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湿度及SOC均呈正相关关系,与TN呈负相关关系。
任乐马秀枝范雪松
关键词:不同生境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对降水响应的重要指标。利用1982—2015年GIMMS NDVI3g NDVI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反演内蒙古荒漠草原的PUE,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地区PUE时空变化,并分析了P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荒漠草原年均PUE为0.51 gC·m^(-2)·mm^(-1),PUE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荒漠草原PUE极显著增大和显著增大的面积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35.88%、55.41%,荒漠草原PUE极显著减小的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8.70%,荒漠草原PUE整体呈现增大趋势。(2)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PUE均值范围0.34—0.56 gC·m^(-2)·mm^(-1)。各种植被类型中,东方针茅草原PUE最大,镰芒针茅草原PUE最小。除了镰芒针茅草原与其他植被类型差异显著以外,其他植被类型间差异不太显著。从PUE变化看,除了东方针茅草原PUE呈现下降趋势,其他植被类型PUE都呈现增大的趋势。(3)荒漠草原PUE与降水有很强的负相关性;草地年PUE与年均气温相关性不太明显;草地年PUE与年均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
滑永春马秀枝斯钦毕力格
关键词:荒漠草原CASA模型
放牧对荒漠草原克氏针茅种群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该研究选取内蒙古荒漠草原,设计无牧区(N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3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处理5年后,优势植物克氏针茅以及土壤的C、N、P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协同关系,以揭示放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为区域草地的利用以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轻度放牧下荒漠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条件(P<0.05)。(2)土壤中C、N含量以及C∶N、N∶P、C∶P,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P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3)随放牧强度增加,克氏针茅地上部分C含量降低,N、P含量以及N∶P先升高后降低,C∶P则先减少后升高;克氏针茅地下部分的C、N含量以及N∶P一直呈增加的趋势,P含量先减少后升高,而C∶N、C∶P则是与P含量规律相反。(4)与地上部分各元素含量相比,克氏针茅地下部分各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更高,说明放牧条件下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的根系与其所处的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协同变化能力。
杨林马秀枝李依倩
关键词:荒漠草原放牧克氏针茅土壤
1970年~2018年根河市降雪时间变化特征
2021年
根据1970年~2018年根河市逐日降水和气温气象资料,建立了降雪序列,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对根河市降雪量、降雪日数、降雪强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河市降雪量为增加趋势,全年11月的降雪量最大,在1985年有突变;降雪日数为减少趋势,在12月的降雪日数最多,突变发生在1975年~1976年和2013年;降雪强度呈增加趋势,秋季的强度最大,其中1991年有显著突变。
郝晨阳高伟马秀枝张茹
关键词:降雪突变分析
新疆近30年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因素动态分析
2024年
利用统计年鉴、遥感观测、气象等多源数据,选取自然、经济以及社会流域指标,采用线性趋势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新疆全域近30年(1990-2020年)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10 a、7.8 mm/10 a、-14.2 h/10 a;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显著增加趋势,多年均值为105.31 g C/(m^(2)·a),变化速率为8.1 g C/(m^(2)·10 a)。经Mann-Kendall突变分析,发现年均气温和NPP均发生显著突变;②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呈增长趋势,年均发展率分别为13.96%、11.98%、15.41%;牲畜数量呈增长趋势,绵羊在各类牲畜中占比最大;总人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增长趋势,但城乡人口分配不均匀,收入水平差距大;③日照时数与气温、降水量呈负相关,草地NPP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牲畜数量呈弱正相关,牲畜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草地生产力。人口数量与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日照时数、降水量对生态系统、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一定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人均收入提高有重要影响,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马雅楠马秀枝王敏怡袁子玥李昕桥郑雨
关键词:气候NPP
新疆草地生态修复的可视化研究——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4年
为了解新疆草地生态修复领域的热点问题、发展趋势以及草地生产力提升有效措施,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新疆草地”“新疆草原”“生态修复”“草地生产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及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4—2023年新疆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领域的132篇论文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对这40 a来新疆草地生态修复研究的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影响因子、研究机构、关键词、恢复目标及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疆草地生态修复研究中,发文量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研究重点围绕草地修复治理对策、草地退化原因、生态修复技术等;被关注最多的恢复目标包括草地生产力、土壤碳库和植被覆盖度等的提高,应用较多的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是人工补播、休牧禁牧和围栏封育。
王敏怡马秀枝马雅楠袁子玥郑雨
关键词:新疆草地草地生产力围栏封育
渐伐对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渐伐可为林下更新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对林下植被多样性产生影响。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林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应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原始林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群落恢复过程中,渐伐林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草本层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渐伐林在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中龄林时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低;而原始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渐伐林和原始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均在演替中期(中龄林或近熟林)最高,演替前期和后期相对降低。对比灌木层和草本层发现,渐伐林和原始林各龄林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与原始林相比较,渐伐后群落各龄林灌木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及草本层均匀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可见渐伐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多样性的提高。
王飞张秋良马秀枝王立明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
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的影响
2024年
探究模拟气候变暖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采用开顶式增温室法和原位模拟分解袋法,设置对照和增温两个处理.结果显示经过生长季分解后,增温处理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平均损失了初始质量的21.1%,对照组平均损失了初始质量的13.7%;增温显著降低了凋落物氮残留率(以全氮计),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磷残留率(以全磷计),增温和对照处理凋落物氮残留率分别为80.05%和94.37%;磷残留率分别为104.33%和96.42%;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下凋落物的c(C)/c(N)、c(C)/c(P)、c(木质素)/c(N)均存在显著差异;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林内凋落物的分解系数,增温和对照处理凋落物分解系数分别为0.019和0.011.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油松林凋落物的分解.
李昕桥吴昊梁蕾马秀枝李长生韩晓荣
关键词:模拟增温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
校园内行道树不同树种降温增湿效应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本文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3种主要的校园绿化树种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在晴天树木阴影中心原位测定地面温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用来研究不同树种的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1)行道树下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对照点相似,呈倒“U”字型;但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呈”U”字型;(2)与对照(附近水泥路面)相比,3种主要行道树都具有明显的降温和增湿效应,尤其是1天的中午时段。尤其是1天中的中午的降温效应更为明显。与对照水泥地相比,3种行道树降低大气温度的平均降温率为4.3%-5.1%,降低地表温度的平均降温率为34.9%-42.9%,平均增湿率为29.5%~34.5%;(3)从降温增湿的综合效应来看,垂柳和油松又大于新疆杨,而油松在降低地表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又要大于新疆杨。这除了与不同树种树冠的几何形状、叶面积指数以及树木长势等的不同有关,可能还与不同树种的枝下高有关。
马秀枝李长生陈高娃巴彦查干王成杰
关键词:绿化树种降温增湿大气温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