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梗死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老年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术后
  • 2篇他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血
  • 2篇微血管
  • 2篇脑梗塞

机构

  • 13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马志伟
  • 5篇徐南飞
  • 4篇陈萍
  • 2篇孔岳南
  • 2篇鲁晓杰
  • 2篇孙扬
  • 2篇马涛
  • 2篇李江安
  • 2篇徐德恩
  • 2篇钱硕
  • 2篇李兵
  • 2篇陈晓雷
  • 1篇郑义通
  • 1篇徐科君
  • 1篇许著一
  • 1篇陈亚萍
  • 1篇王海茹
  • 1篇华烨
  • 1篇吴文君
  • 1篇张追阳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给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给药1次,8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比较,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普伐他汀具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远期预后。
马志伟陈亚萍郑义通
关键词:普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5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不同分为缺乏组(维生素D水平<50 nmol/L,60例)和正常组(维生素D水平≥50 nmol/L,25例)。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期]、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嗅觉减退、便秘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其中睡眠障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和其他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PSQ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PD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比高达70.59%(60/85)。运动症状指标中,缺乏组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Y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运动症状指标中,缺乏组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病程、UPDRSⅡ评分及UPDRSⅢ评分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P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D患者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具有相关性。
马志伟何培成马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血清维生素D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并记录133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30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死亡判断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30d时预后不良3l例(23.3%),其中死亡5例,严重残障26例。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和脑部多发梗死灶的比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部多发梗死灶(OR=6.819,95%CI:1.615~28.797,P〈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OR:1.242,95%CI:1.068~1.443,P〈0.01)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部多发梗死灶和人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陈萍马志伟孔岳南
关键词:急性脑干梗死预后
老年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好发于中老年人[1].以往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疼痛症状的老年患者,多采用射频热凝治疗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近十余年来,显微镜下微血管...
李江安鲁晓杰李兵钱硕徐德恩马志伟孙扬
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例,并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20例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5%和65%,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马志伟徐南飞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进展性脑梗死纤维蛋白原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早期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32排螺旋CT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平扫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于48小时后复查头颅CT,定量分析梗死中心区域与缺血半暗带、病灶区与对侧相应区域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并进行比较。结果:36例患者中,首次常规CT检查有9例显影,灌注CT成像有26例显影,其中除1例过度灌注外,其余均为病侧CBV、CBF较对侧减低,TP较对侧延长,病灶整体区CBV(3.38±0.77)ml/g低于对侧(4.56±1.59)ml/g(P〈0.05),CBF(17.03±5.13)ml·min^-1·100g^-1显著低于对侧(29.12±6.78)ml·min^-1·100g^-1(P〈0.01),TP(25.03±5.08)s较对侧(21.96±5.20)s延长(P〈0.05);梗死中心区CBV(1.36±0.76)ml/g,CBF(6.45±2.63)ml·min^-1·100g^-1显著低于缺血半暗带区CBV(3.86±1.32)ml/g,CBF(20.43±4.54)ml·min^-1·100g^-1(均P〈0.01),TP(30.52±2.63)s较缺血半暗带区(22.82±5.60)s显著延长(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注CT能够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清楚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缺血程度,明确半暗带的存在及灌注情况,并进行定量研究,对超早期是否采取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马志伟徐南飞张追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区CEREBRAL
丁苯酞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丁苯酞软胶囊具有重构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等功能,对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缩小梗死面积、缩小血栓,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采用丁苯酞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章耀华马志伟王海茹
关键词:丹参酮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
阿托伐他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 1次/d口服)和对照组(茴拉西坦0.2 g 3次/天口服),连续用药90d,在30d、60d、90d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量表)。结果:利用t检验的方法计算t值,30d比较,t=0.9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d比较,t=1.3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比较t=2.3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90天后治疗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优于对照组,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优势显现可能越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马志伟徐南飞陈萍陈晓雷华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被引量:3
2013年
目前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研究的热点是如何提高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有效性及减少术后复发率;对于如何预防脑脊液漏则鲜有提及。我们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65岁以上ITN患者共64例,术后无1例脑脊液漏,现报道如下。
李江安鲁晓杰李兵钱硕徐德恩马志伟孙扬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减压术脑脊液漏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 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给予静脉溶栓以后,超早期康复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神经内科收住的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超早期(发病48 h内)启动正规的神经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 d后给予神经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前、康复治疗前(发病48 h)、发病14 d、发病21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估;在康复治疗前、发病14 d、发病21 d分别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价(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 与静脉溶栓前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48 h、发病14 d、发病21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康复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发病21 d的BBS、MAS、MBI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发病21 d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BS、MAS、MBI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有利于平衡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马志伟魏垦慧邓颖颖葛婷婷马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神经康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