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碧华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毒效
  • 2篇养蚕
  • 2篇消毒
  • 2篇消毒效果
  • 2篇家蚕
  • 2篇蚕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研究
  • 1篇叶虫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虫
  • 1篇微粒子
  • 1篇微粒子病
  • 1篇微孢子
  • 1篇微孢子虫
  • 1篇家蚕微粒子
  • 1篇家蚕微粒子病
  • 1篇传染

机构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南充市茧丝绸...

作者

  • 4篇韩碧华
  • 2篇唐聘芳
  • 2篇赵玉桂
  • 2篇陈健
  • 1篇万家集

传媒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蚕学通讯
  • 1篇广东蚕业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养蚕欢二号”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
1998年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荆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蛆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0.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宣,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猝倒病等防治效果迭93.3%~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
韩碧华赵玉桂陈健
关键词:蚕药消毒效果
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研究(初报)
1997年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孢子原虫寄生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该微孢子虫不仅能通过食下感染进行水平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胚种传染进行垂直传播,在蚕种业上是一大毁灭性的蔓性疾病,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在全国各大蚕区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
韩碧华唐聘芳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药物
兰叶虫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的传染
1994年
四川从兰叶虫(PhyllobroticaarmtaBaly)体内分离得到一种大型微孢子虫,(以下暂称兰叶虫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Phyllobrotica,缩写为MP)。本试验经过1991~1992年的连续试验调查,兰叶虫微孢子虫(MP)可以感染家蚕,比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osemabombycis)感染率低(已报导)。用感染106/ml(MP)孢子虫雌蚕蛾产下的卵,同批经即时浸酸(15蛾)、冷藏浸酸(8蛾)、越年冷藏(23蛾)后,全部饲养并调查,(包括死卵和苗尾蚁镜检),供检查12439头个体,共查出患有MP孢子虫的蚕78头,感染率在0.11~3.48%,而家蚕微粒子(N.b)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在98.73%左右。说明兰叶虫微孢子虫(MP)对家蚕子代胚种传染力极弱,显著低于家蚕微粒子病(N.b)孢子虫的肥种传染力,与健蚕对照区无明显差异。
唐聘芳万家集起萍韩碧华
关键词:家蚕传染
“养蚕欢二号”对家蚕病原体应用效果报告
1998年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剂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组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至0.2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室、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卒倒病等防治效果达93.3%至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用于农村消毒防病、比常规消毒药——漂白粉用量少、成本低、运输、保管和使用方便,药效稳定,消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
韩碧华赵玉桂陈健
关键词:蚕药消毒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