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秋
- 作品数:43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淋巴结检出数和淋巴结转移度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淋巴结检出数和淋巴结转移度(LNR)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7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507例患者共计检出淋巴结5801枚;转移淋巴结1122枚;淋巴结转移数与检出数呈正相关(r=0.171,P<0.01).淋巴结检出数大于或等于12枚与小于12枚的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和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Ⅲ期患者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NR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淋巴结转移区域的同一LN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淋巴结检出数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分期及更好的预后,术中应尽量检出12枚/例以上淋巴结.LNR是Ⅱ~Ⅲ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用其评估患者预后时应兼顾淋巴结转移区域.
- 邵小林韩洪秋何小玲付强吕永成刘刚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淋巴结转移度预后
- microRNA-21,microRNA-135b和microRNA-141在结肠癌组织及患者血浆中表达的研究
- 目的 检测miRNA-21、miRNA-135b和miRNA-141在结肠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将它们与临床病理指标相比较,探讨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及抗肿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4...
- 赵科何向辉韩洪秋刘彤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流行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蛋白相应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受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80.12%,其中高度不耐受者占19.28%,食物不耐受发生频率的前三位依次为蛋清/蛋黄(37.50%)、牛奶/羊奶(25.00%)、蟹(15.00%),男性及26~40岁以下患者蛋清/蛋黄IgG水平较女性及其他年龄段患者高,食物不耐受阳性患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且与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相关,提示护理人员针对本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协助患者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 麻新灵魏力韩洪秋王春梅
- 关键词:结肠炎食物不耐受健康教育
-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手缝吻合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估
- 目的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种重要外科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回肠贮袋-肛管手吻IPAA(HS-IPAA)术式在UC治愈中的疗效.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8例接...
- 赵科章志翔韩洪秋王浩
- 国际新的TNM分期对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国际新的TNM分期对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5481例,按第5版和第6版TNM分期标准分别进行分期,寿命表法分析各期5年生存率。结果TNM分期5年生存率,第5版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80.1%、68.0%、40.5%和9.8%;第6版ⅡA和ⅡB期分别为71.6%和66.4%,ⅢA、ⅢB和ⅢC期分别为46.2%、40.1%和28.3%,各期和各亚期间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6版TNM分期更注重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同等作用,分期更精细,分析预后更精确,指导不同亚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韩洪秋刘彤赵丽中戚峰王鹏志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TNM分期预后
- TEM治疗早期直肠癌被引量:5
- 2011年
- 早期直肠癌是指癌变仅浸润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约占直肠癌的11%左右[1]。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和避免永久性肠造口等优点。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经直肠内镜能完成切除、止血和缝合等微创外科操作。
- 韩洪秋刘刚
- 关键词: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局部切除术
- 直肠透明细胞癌二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1 女,33岁。因“排粪困难、里急后重和腰痛2个月,外院检查发现直肠肿物”于2011年4月15日入院,直肠指诊:截石位于直肠的壁距肛缘6cm扪及-4 cm×4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指套无血染。肠镜检查:进镜5cm处黏膜下肿物隆起于肠腔;直肠肿物穿刺活检病理:低分化腺癌,肿瘤组织免疫绀化染色:CK阳性,CK20、CEA、CD117、C1)34、CMA和Desmin均阴性。
- 付强曹阳杨晶吕永成韩洪秋刘彤
- 关键词:直肠指诊透明细胞癌黏膜下肿物DESMIN肠镜检查低分化腺癌
- 利多卡因和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 1999年
- 用2%利多卡因和6%思密达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36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治疗2周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近期治愈率69.4%,明显优于激素治疗,利用多卡因能阻断直肠粘膜神经支配。减少递质释放,思密达具有加速病变膜修复和局部止血作用。
- 韩洪秋
- 关键词:利多卡因思密达溃疡性直肠炎灌肠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规范的解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迄今我国已发布4版UC诊断治疗规范,这些版本在涉及UC诊断治疗的各个方面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消化内科在UC诊治过程中对该病的理解不断深入、诊疗手段逐渐丰富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国UC的外科治疗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包括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术式规范等多个方面。本文从诊断标准、诊断内容、疗效标准和治疗建议等方面对我国UC诊治规范的演变进行解读分析,并针对我国UC的临床现状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工作方向进行展望。
- 刘刚韩洪秋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科
- 直肠阴道瘘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直肠阴道瘘(rectovaginal fistula,RVF)是直肠和阴道之间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病理性通道,随着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的推广.吻合器的使用及术前辅助放疗的联合应用.医源性因素有增多的趋势。由于RVF病因复杂,并且术后易发生感染、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极大。因此需依据病因、瘘管位置及大小行个体化治疗方能提高治愈率。本研究对25例RVF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均获成功。现结合文献,对RVF的成因、外科治疗时机及最佳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 刘锦阳赵科罗超邹大威韩洪秋
-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低位保肛手术外科治疗时机病理性通道医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