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婷婷

作品数:36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细胞
  • 30篇造血
  • 30篇造血干
  • 30篇造血干细胞
  • 30篇干细胞
  • 22篇异基因
  • 2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2篇基因
  • 22篇干细胞移植
  • 13篇异基因造血干...
  • 11篇移植后
  • 8篇预后
  • 6篇血液
  • 5篇单倍体
  • 5篇血液病
  • 5篇血液病患者
  • 5篇移植物抗宿主
  • 5篇移植物抗宿主...
  • 5篇植物抗宿主病

机构

  • 36篇北京大学
  • 2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36篇韩婷婷
  • 32篇许兰平
  • 31篇黄晓军
  • 27篇张晓辉
  • 24篇王昱
  • 21篇韩伟
  • 18篇王景枝
  • 18篇陈育红
  • 18篇闫晨华
  • 17篇莫晓冬
  • 17篇刘开彦
  • 16篇孙于谦
  • 16篇王峰蓉
  • 16篇陈欢
  • 15篇张圆圆
  • 12篇陈瑶
  • 10篇付海霞
  • 9篇吕萌
  • 8篇唐菲菲
  • 8篇赵晓甦

传媒

  • 14篇中华血液学杂...
  • 11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LOSP)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68例LOSP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OSP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213(90-2330)d,总生存率为42.6%(29/68);LOSP患者中位死亡时间为发病后21 d(研究中定义〈21 d为早期死亡,≥21 d为晚期死亡).LOSP发病时的中位氧合指数为199.15(92.21-290.48)mmHg(1 mmHg=0.133 kPa).LOSP有病原学证据者32例(36.8%),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混合型.LOSP发病时,中位CRP水平为75.65(0.94-451.00)mg/L;中位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66(0.00-249.00)μg/L.ROC曲线分析显示,高PCT水平(≥0.94μg/L)预示LOSP患者早期高病死率.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PCT水平高的LOSP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增加(OR=5.77,95%CI 1.66-20.11,P=0.006),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也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OR=4.74,95%CI 1.33-16.89,P=0.017);而既往未发生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OR=4.50,95%CI 1.58-12.83,P=0.005)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OR=4.40,95%CI 1.61-11.99,P=0.004)是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PCT≥0.94μg/L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LOSP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既往未发生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LOSP发生时间≥移植后213 d是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陈瑶王昱江志红许兰平张晓辉陈欢陈育红王峰蓉王景枝韩伟张圆圆韩婷婷唐菲菲莫晓冬孙于谦闫晨华刘开彦黄晓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症肺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比例与疾病复发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与疾病复发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按复发与cGVHD的发生情况分成4组,分别为有复发有cGVHD组(4例)、有复发无cGVHD组(5例)、无复发有cGVHD组(14例)、无复发无cGVHD组(7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中CD4^+CD25-CD69^+调节T细胞和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h1细胞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比较不同组间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以及两者比例。结果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CD69^+调节T细胞、Th1细胞与Thl7细胞比例在不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例复发患者的CD4^+CD25-CD69^+调节T细胞/Th1细胞比值为0.211±0.117,21例无复发者为0.133±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12例无cGVHD的患者中复发组亦高于无复发组(0.167±0.073对0.073±0.057,P=-0.048),有cGVHD同时伴有复发者高于无cGVHD无复发者(0.218±0.113对0.073±0.057,P=-0.024)。18例发生cGVHD的患者中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h17细胞比值为1.975±2.045,12例无cGVHD者为3.19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1例无复发患者中有cGVHD者低于无cGVHD者(1.695±1.178对3.446±1.376,P=0.028)。结论CD4^+CD25-CD69^+调节T细胞/Th1细胞比值在复发时升高,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h17细胞比值在cGVHD发生时降低,提示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与复发及cGVHD相关。
王洪涛赵翔宇赵晓甦韩婷婷吕萌常英军黄晓军
关键词:调节性TH1细胞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亲属单倍型与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亲属单倍型供者(HID)和同胞全合供者(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清髓性预处理行allo—HSCT的60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HID组406例、MSD组203例)中发生H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HC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HID组和MSD组发生HC者分别为183例和17例,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5.6±2.5)%和(8.5±2.0)%(x2=77.331,P〈0.001),重度HC(BI~IV度)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2±1.9)%和(2.1±1.1)%(x2=12.883,P〈0.001),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C发生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7(0~177)d和29(6~72)d(P=0.766),HC持续中位时间分别为21(3-157)d和13(5-67)d(P=0.182),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9%和70.6%(x2=0.003,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D组移植后HC发生率和重度HC发生率均较MSD组增高,两组患者HC发生和持续的中位时间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郑凤美付海霞韩婷婷王峰蓉王景枝陈瑶闫晨华张圆圆韩伟陈育红陈欢王昱张晓辉刘开彦黄晓军许兰平
关键词:膀胱炎单倍型
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0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62例(88.6%)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3.1±4.7)%、(86.0±5.7)%(P=0.636)。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0±10.3)%、(37.0±7.8)%(P=0.053),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19.4±7.9)%、(31.3±7.5)%(P=0.227),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9.2±5.1)%、(6.7±4.6)%(P=0.648),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7±11.4)%、(65.6±9.1)%(P=0.031)。二次移植后中位随访767(271~4936)d,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2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52.6±11.6)%、(62.4±11.3)%(P=0.423),总生存率分别为(28.3±8.6)%、(23.8±7.5)%(P=0.64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8.6)%、(22.3±7.7)%(P=0.787)。二次移植前原发病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41例)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10.4)%、(11.0±5.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后早期复发(≤6个月)及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未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二次移植后复发、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更换供者对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二次移植的主要结局没有影响。
韩婷婷刘阳陈瑶张圆圆付海霞闫晨华莫晓冬王峰蓉王景枝韩伟陈育红陈欢孙于谦程翼飞王昱张晓辉黄晓军许兰平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复发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特别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而移植后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移植物抗宿主病按发生时间分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许兰平韩婷婷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处理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纳入2012年8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治疗并临床诊断为严重心脏毒性的重型AA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预处理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 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 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1例预处理相关严重心脏毒性患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9 d(范围4~365 d)。从使用首剂环磷酰胺(Cy)[计为第1天(d1)]至发生严重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6 d。20例患者于首剂Cy 30 d内死亡, 其中16例因严重心脏毒性死亡的患者死亡发生在首剂Cy 25 d内。11例心功能在首剂Cy 30 d内恢复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2 d。首剂Cy 30 d内死亡患者肌钙蛋白I(TNI)于d5开始升高, d8升高速度最快, d9达到峰值;B型尿钠肽(BNP)于d1开始升高, d2~5持平, d6~8每日翻倍递增, 持续保持高水平状态。BNP、TNI开始升高时,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低电压、T波倒置(26例, 83.87%)。大部分(28例, 90.32%)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心功能恢复的患者在首剂Cy 30 d内射血分数均能恢复至50%以上。结论发生allo-HSCT预处理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AA患者预后差, Cy后早期出现BNP、TNI等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持续快速升高及心电图异常, 其中最先升高的往往是BNP, 病情进展快且死亡率高, 一旦做出临床诊断应尽快开始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明雪张圆圆韩婷婷王景枝莫晓冬王峰蓉闫晨华王昱陈育红徐郑丽唐菲菲赵婷刘开彦张晓辉黄晓军许兰平
关键词: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环磷酰胺心脏毒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与预后转归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SCT)后出现晚发重症肺炎(late-onset severe pneumonia,LOSP)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SCT后出现LOSP的82例患者的治疗药物启用时间,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的启用时间与肺炎预后转归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χ^(2)检验若涉及多组(n>2),其检验水准采用Bonferroni校正。结果:在82例患者中,LOSP的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220 d(93~813 d),患者60 d的生存率为58.5%(48/82),其中好转患者对应的中位好转时间为18 d(7~44 d),死亡患者的中位死亡时间为22 d(2~53 d)。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启用距离LOSP发病的时间(<10 d vs.≥10 d,P=0.012)和激素启用距离抗病毒药物的时间(<10 d vs.≥10 d,P=0.027)是影响LOSP患者60 d生存情况的因素。根据上述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将患者分为4组:A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B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C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和D组(抗病毒≥10 d且激素<10 d),其60 d生存率分别为91.7%、56.8%、50.0%和21.4%。结论:在接受allo-SCT后出现LOSP的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的启用时间与肺炎预后相关,早期加用抗病毒药物且在其后晚加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生存率最高,提示对于病因不明确的LOSP患者需高度怀疑病毒感染继发过度免疫反应的可能。
曹乐清周婧睿陈育红陈欢韩伟陈瑶张圆圆闫晨华程翼飞莫晓冬付海霞韩婷婷吕萌孔军孙于谦王昱许兰平张晓辉黄晓军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肺炎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类
巨细胞病毒肠炎对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肠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期间确诊的80例Ⅲ/Ⅳ级肠道GV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CMV肠炎(病理诊断)分为CMV肠炎组(18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点及非复发死亡率。结果CMV肠炎组18例患者中,CMV抗原阳性14例,肠黏膜匀浆CMV核酸阳性3例,CMV包涵体阳性2例(其中1例为CMV抗原阳性+包涵体阳性)。确诊CMV肠炎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5(27~278)d。两组基线水平(年龄、性别、原发病、疾病状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5.0(0.5~110.5)个月,CMV肠炎组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率高于对照组(61.1%对33.9%,P=0.044)。结论合并CMV肠炎是Ⅲ/Ⅳ级肠道GVHD患者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
刘扬莫晓冬韩婷婷许兰平张晓辉王昱刘开彦黄晓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人腺病毒(HAd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后出现疑似感染症状但感染病原不明的2728例患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AdV DNA,HAdV DNA检测阳性视为HAdV感染。分析HAd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并根据患者年龄、移植类型、移植年份、随访时间采用巢式病例配对按1∶3匹配了未发生HAdV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HAdV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临床预后。结果共检测7119份标本,其中36例患者99例次HAdV DNA阳性。36例HAdV感染患者中22例发生HAdV血症;24例除HAdV感染外合并1种或多种其他病毒感染;19例(53%)有发热,25例(69%)有消化道症状,11例(31%)有呼吸道症状,9例(25%)有肝功能异常,6例(17%)有神经系统症状;23例同时发生2度及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9例患者接受西多福韦抗病毒治疗,其中7例HAdV转阴,2例治疗无效。所有患者随访时间[M(Q_(1),Q_(3))]为496(216,940)d,Kaplan-Meier分析显示HAdV感染组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对照组(48.4%±9.2%比91.3%±3.5%;χ^(2)=65.03,P<0.001),移植后5年的非复发死亡率高于对照组(40.8%±8.8%比4.0%±2.0%;χ^(2)=34.17,P<0.001)。结论allo-HSCT后HAdV感染者以消化道、呼吸道症状为主,合并2度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增加,HAdV感染患者总体生存差,非复发死亡率高。
韩婷婷洪艳魏芳芳孙于谦闫晨华莫晓冬王昱张晓辉许兰平黄晓军赵晓甦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HHV-6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00 d内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激活的临床表现,研究HHV-6病毒载量对临床表现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对HHV-6激活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后100 d内HHV-6阳性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移植类型等基本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同时对移植后合并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纳入305例HHV-6感染患者,HHV-6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0 d。有15例患者无症状,其余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发热、皮疹、腹泻、出血性膀胱炎、血小板延迟植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腹痛、肺炎和口周麻木。189例患者合并急性GVHD(其中45例HHV-6感染发生在急性GVHD之前,120例HHV-6感染发生在急性GVHD之后)。45例患者有HHV-6定量检测结果,病毒滴度高低在临床表现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例(35.41%)患者存在与其他病毒共激活情况,合并感染的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BK病毒、EB病毒等,其中合并EB病毒激活是影响总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患者HHV-6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10)d对8(4~14)d,P=0.199],5年OS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2.7±2.6)%对(91.3±3.1)%,χ^(2)=3.304,P=0.069]。结论allo-HSCT后HHV-6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和腹泻多见,与病毒滴度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且是否抗病毒治疗在HHV-6转阴时间与移植后5年OS率中未见显著性差异。
黄莉黄莉韩婷婷赵晓甦赵晓甦孙于谦莫晓冬吕萌程翼飞许兰平张晓辉黄晓军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