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彪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太阳能
  • 3篇集热
  • 3篇槽式
  • 2篇太阳能集热
  • 2篇聚光
  • 2篇集热器
  • 2篇DSG
  • 2篇槽式太阳能
  • 2篇传热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模拟
  • 1篇地震模拟振动...
  • 1篇电性能
  • 1篇电性能参数
  • 1篇电站
  • 1篇调理器
  • 1篇液压
  • 1篇振动台
  • 1篇正交各向异性
  • 1篇射线追踪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韦彪
  • 3篇朱天宇
  • 1篇李俊伟
  • 1篇刘庆君
  • 1篇刘德有
  • 1篇冯建刚
  • 1篇牛志伟
  • 1篇朱炳麒
  • 1篇郑人逢
  • 1篇陈学宏
  • 1篇陈红
  • 1篇钟静
  • 1篇李勇

传媒

  • 3篇电子测试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理性有限元在多层层合板中的应用
2008年
为了进一步完善多层层合板有限元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将理性有限元思想引入到多层层合板的计算中。采用多层层合板问题的基本解逼近单元内部场,改善了有限元数值解在材料交界面上的连续性。算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理性有限元计算能在多层层合板的材料交界面上较大程度地满足位移和应力的连续性条件。
朱炳麒陈学宏韦彪
关键词:正交各向异性
数据采集系统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的应用
2013年
在数据采集系统的电路原理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并根据需要制作了传感器的转接元件,验证了其可靠性。对不同结构的剪切墙进行了模态试验,在试验方法上采用数字迭代反馈技术,精确再现了地震波,通过试验对结构自振频率、水平和垂直加速度反应等进行了研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经过对比证明剪切墙加固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韦彪钟静
关键词:采集仪传感器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光传热特性浅析
2016年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槽式真空集热器光学理论,使用Sol Trace建立集热器模型,并运用射线追踪法进行了辐射计算及分析,获取了吸热管吸热面热流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槽式真空吸热管传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韦彪
关键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射线追踪法
基于DBD的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器串联谐振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臭氧发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工业型臭氧发生器等效电感及负载大小对电晕功率和其他电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优化结构参数和工作条件。在CF-G-3-1K型臭氧发生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析表明,设计1.5 kg/h的臭氧发生器,相应的最佳参数为电压峰值为20 kV,电源频率为1 227 Hz,等效电感为0.9 mH。
刘庆君朱天宇李勇韦彪李俊伟
关键词:臭氧发生器介质阻挡放电串联谐振电性能参数
DSG太阳能槽式集热器聚光特性模拟被引量:11
2011年
在槽式集热器光学理论的基础上,以DSG太阳能槽式真空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DSG集热器模型,并运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进行辐射计算及分析.通过研究集热器几何聚光比和边界角对集热器吸热管表面圆周方向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获取了集热器的聚光特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随着几何聚光比的增大,吸热管表面圆周方向的热流密度分布趋势不变,数值相应增大;随着集热器边界角的减小,热流密度的最大值增大,热流密度的分布曲线向圆周角-90°方向偏移相应的角度.
韦彪朱天宇
关键词:DSG光学特性
河海大学水下液压地震模拟振动台
河海大学建成国内最大的水下地震模拟振动台,为我国水利行业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介绍了水下振动台系统组成,并着重讲述了系统建设过程中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根据相关工程领域生产、科研需求,阐述了水下振动台发展前景...
郑人逢冯建刚陈红牛志伟韦彪
关键词:水电站泄洪洞进水塔模型试验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传热计算与分析
2013年
介绍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分别对采用导热油的SEGS系统和采用水工质的DSG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基于集热器的结构,阐述了集热器的传热原理,对集热系统提出了一种热力计算的方法,结合实际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并结合DSG集热系统进行了传热计算和分析。
韦彪
关键词:集热器热力计算
槽式DSG太阳能集热系统模拟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以采用真空集热管的一次通过式槽式DSG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基于集热器管内水工质的流型与传热特性,建立了集热器稳态传热模型,并验证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当出口为400℃过热蒸汽时,集热器传热受太阳辐射强度、管径、水工质入口参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集热器的传热效果取决于周围环境的边界条件以及集热器结构参数和水工质运行参数的选取,本文结论为DSG集热器的设计及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韦彪朱天宇刘德有
关键词:稳态模拟传热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