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群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癌症
  • 1篇狄克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结果
  • 1篇一次性医疗用...
  • 1篇医疗废物
  • 1篇医疗用
  • 1篇真空灭菌器
  • 1篇知识
  • 1篇中学生
  • 1篇资源回收
  • 1篇无菌室
  • 1篇细菌总数
  • 1篇相关知识
  • 1篇脉动真空灭菌...
  • 1篇灭菌
  • 1篇灭菌器
  • 1篇空气细菌
  • 1篇空气细菌总数
  • 1篇回收

机构

  • 6篇汕头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陈英群
  • 4篇杨郁素
  • 2篇邱卫黎
  • 2篇李佶祺
  • 2篇郑玩娟
  • 1篇林昆
  • 1篇吴晓
  • 1篇王逸茹
  • 1篇卢斌
  • 1篇陈洁红
  • 1篇黄华兰
  • 1篇阮飞群
  • 1篇林佩娟
  • 1篇郑立

传媒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现代护理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澳县居民癌症相关知识的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南澳县居民对癌症预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为癌症的预防与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14名居民肿瘤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澳县居民对癌症的病因诱因有较好的认识,但对癌症信号认知率不高,均〈50%;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的居民对常见癌症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91.8%的居民认为在社会开展防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90%居民愿意接受防癌健康教育;76.4%居民愿意自己花钱进行防癌健康检查;92.6%居民要求政府应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结论政府应将癌症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开展多形式、卓有成效的防癌科普教育,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做好癌症的“三早”防治。
邱卫黎詹幼芳陈英群钟海波林昆杨郁素阮飞群吴晓林佩娟林奇娟
关键词:癌症健康教育
双层门窗对无菌室空气细菌总数的影响
2002年
供应室的无菌室是存放无菌器材、物品的场所。按规定,其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u/m3。为了解设置双层门、窗能否有助于控制空气中细菌总数,在一间20m2无菌室,于室温20~25℃、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观察。消毒时。
郑玩娟陈英群刘吟娇
关键词:无菌室空气细菌总数
B-D试验阳性结果相关因素浅析
2004年
陈洁红郑立陈英群郑玩娟卢斌黄华兰王逸茹
关键词:脉动真空灭菌器
肿瘤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方法]介绍和比较国内外医疗废物的处置概况及其优缺点,找出适合肿瘤医院废物的处置办法。我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采用专人负责,记录种类、数量及去向等,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的办法。[结果]保证了医疗废物无遗漏和丢失,达到了国家要求标准。[结论]在郊区建立大型焚烧炉,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是适合我区目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办法,也是肿瘤医院处置医疗废物的唯一办法。高压蒸汽法和电磁波法等非焚烧技术是未来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趋势。
陈英群杨郁素李佶祺
关键词:医疗废物
汕头市中学生癌症预防知、信、行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癌症预防知信行现状,提出适合对他们的癌症预防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43名在读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症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身体的癌症警号和女中学生自检乳房知识了解较少,是癌症知识盲区;绝大部分相信对癌症预防的有效性;大部分中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科学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是没有定期体检、缺少体育锻炼、常吃盐腌、熏烤食品,吸烟酗酒等;对癌症有正确的防治态度,有较强烈的学习癌症预防知识的要求。结论中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癌症发病有着潜在的联系。癌症预防知识仍不全面,仅根据卫生课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对防癌知识的了解。可根据学生们愿意接受健康教育途径开展多形式、针对盲区的肿瘤防治知识普及,以提高中学生的防癌意识。
陈英群邱卫黎杨郁素
关键词:中学生癌症预防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处理的思考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的处置办法。方法介绍目前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的处置办法,分析存在问题。结果目前的处置方法(焚烧法)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二恶英等,这些气体对人类有极大的致癌性和致死性,对环境存在长期的危害。结论采取措施减少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应用;综合利用;加强用后处理的科学管理;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非焚烧技术,走资源回收的道路。
陈英群杨郁素李佶祺
关键词: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资源回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