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碧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心学
  • 3篇工夫论
  • 2篇学说
  • 2篇内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道德修养论
  • 1篇道家
  • 1篇多样性
  • 1篇修养
  • 1篇修养论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论文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实践
  • 1篇儒学
  • 1篇儒学研究
  • 1篇四先生
  • 1篇秋霜
  • 1篇朱子学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1篇福冈大学

作者

  • 15篇陈碧强
  • 1篇吴震

传媒

  • 5篇贵阳学院学报...
  • 3篇理论界
  • 2篇原道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哲学分析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学的心学诠释——杨慈湖对《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解读被引量:3
2015年
"天下之言性"章是《孟子》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历来注释众多,争议颇大。杨慈湖将"故"解为"事故",在训诂方面与孙夷较为接近;同时又将其与另外两个重要概念"凿"和"无事"联系起来,使孟子的思维脉络和问题意识得到了更为清晰的呈现。他的诠释很大程度上与其心性合一的思想及"不起意"的工夫论相契合,是对经典的创造性发挥。
陈碧强
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礼
摘要:周公制礼作乐所形成的礼在孔子和孟子那里所得到的继承是不一样的。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天之所与我者”,“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人之...
陈碧强
关键词:内化
文献传递
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礼 ——孟子思想内化的一个具体案例
摘要:周公制礼作乐所形成的礼在孔子和孟子那里所得到的继承是不一样的。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天之所与我者”,“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人之...
陈碧强
关键词:内化
心学家经典阐释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2017年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心学派的经典诠释都存在各种程度的误解。通常以为,心学家对经典诠释不甚重视,如象山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阳明则认为六经不过先王'记籍',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曾写过一本《五经臆说》,但后来又将其付之一炬。陆王二人都更加看重心体的呈现,对经典的解读多散见于其言论中,仅是对学人和朋友的'随处指点',并不系统。
陈碧强
试论慈湖的“觉”——以工夫论为中心
2016年
"觉"在慈湖心学中的地位颇为关键,贯穿于其思想的本体、工夫、境界,乃彻上彻下之道。受佛学的影响,慈湖的觉悟体验有一些神秘的倾向。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觉"乃是在不断深入思考和踏实践履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于身心性命之学的体认。抛开神秘主义的外衣,他的觉悟体验乃是"渐悟",其中蕴含着强烈的自我批判与否定的精神,且呈现出浓厚的实践品格,需要艰苦探寻、反复求索才能得到。本文从工夫论的角度切入,希望澄清一些误解。
陈碧强
关键词:心学觉悟工夫论自我批判
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以“改过”说为中心
2017年
慈湖的道德修养论除了"不起意"之外,"改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过"有过度之义,也指不合理的行为,慈湖从心学角度出发,对"过"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追问,认为"过"的产生乃是由于人心起意,这就从理论上阻断了从外物的角度寻找"过"之缘由的可能,对人挺立道德主体性极为有益,也实现了本体和工夫的统一。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中,"改过"不仅是对行为方式的纠正,还有在一念发动之初将其克除的涵义,后者为"不起意"的另一种表达,乃"即本体便是工夫"的上乘心法。"改过"和"不起意"互为表里,彼此补充,是我们考察慈湖道德修养论时不可忽略的维度。
陈碧强
关键词:道德修养改过
杨慈湖的“心政”思想——兼论其政治实践
2015年
慈湖的“心政”思想以对本心的绝对尊重和信任为前提,重视躬亲实践与化民成俗,富民跟教民并重。他继承了传统儒家“推”的原则,试图从正君心开始,逐渐扩展至人伦社会与天地万物,最终造就一个人文化成的理想世界。慈湖躬亲实践,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中贯彻其思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基于实际管理经验提出的各项改革建议,试图从制度层面解决当时面临的内外困境,也颇能切中时弊,足见其用心。但是由于本心与政治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在慈湖的心学体系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理念在客观化与制度化方面无法迈出实质性的步伐,难以由善心而达良政,因而也得不到更大程度的落实。尽管如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仍旧不容低估。
陈碧强
明州四先生对象山学说的传承与开新被引量:3
2015年
<正>一、序言南宋爱国者文天祥曾用诗意般的文字描述明州(今宁波)四先生:广平(舒璘)之学,春风和平。南轩发源,象山始亨。金华武夷,夜窗几平。定川(沈焕)之学,秋霜肃凝。瞻彼慈湖(杨简),云间月澄。瞻彼絜斋(袁燮),玉泽冰莹。溯源皆从,象山弟兄(Shu1966:fulu,xia,29a)。他们以陆九渊(1139~1193年)
万安玲陈碧强
关键词:四先生秋霜文字描述朱子学
从“意”概念的二重性看杨简的“不起意”学说被引量:3
2017年
"不起意"是宋儒杨简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理解这个命题,历来争议颇多。"不起意"针对的乃是与本心要求不相符合的意念。本心与意念之间原本是"直心直意"的关系,意念没有独立的来源,它只是本心在感性的误导之下所呈现的虚假状态,真正应该负责任的依然是本心,因此"不起意"也是本心的自我回归。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修持工夫保持本心的常觉常明,意念便可顺着本心而自然流出,应物而无累,此乃"不起意"的真实意图。
陈碧强
关键词:二重性工夫论
杨慈湖对“克己复礼”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在"克己复礼"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的思路虽具有典范性意义,但在宋儒杨慈湖那里遭遇了挑战。慈湖从心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克"、"己"、"礼"等概念新的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的颠覆性理解。慈湖对"克己复礼"的全新阐释在阳明后学那里得到了积极回应,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慈湖有颇多契合之处。由此可见,经典文本具有开放性,通过思想家们创造性的解读,往往可以生发出新的意义。
陈碧强
关键词:克己复礼心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