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炼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公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女性生育特点对帕金森病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女性帕金森病与其生育期特点的联系。方法132例已婚帕金森病患者与年龄匹配,>45岁且无神经系统疾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139例健康妇女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评分均≥27分。通过询问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者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其类型(自然或手术)、累计妊娠时间和绝经前后是否应用雌激素(≥6个月),行t检验验证两组受试者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妊娠时间、生育期是否具有均衡性;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95%CI的校正优势比(OR);由χ2检验检出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与血浆雌激素水平、初潮年龄以及绝经类型间的关系。结果(1)帕金森病组患者的年龄为41~84岁,平均(64.58±9.42)岁,正常对照组为49~84岁,平均(63.09±8.20)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63,P>0.05),两组受试者年龄均衡可比。(2)帕金森病组患者生育期明显短于对照组(OR=0.758,P<0.01),且累计妊娠时间更长(OR=1.079,P<0.01),服用雌激素者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减少(OR=0.201,P<0.01),而帕金森病与月经初潮年龄(OR=0.851,P>0.05)及绝经类型(OR=1.343,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帕金森病与血浆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一定相关性,生育期短、累计妊娠时间长的妇女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绝经后妇女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 陈炼陈蕾张本恕陈荣杰张敏英
- 关键词:帕金森病雌激素类绝经月经周期
- 肝豆状核变性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与HLD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诸多常规化验和特异性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碱性磷酸酶、钙、磷、CO2结合力、AG、24小时尿量、尿糖、尿蛋白、尿钾、钠、氯、钙、磷、尿酸化功能、尿氨基酸定量分析)给临床提供...
- 陈炼张本恕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氨基酸尿骨代谢范可尼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阶段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方案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颅脑损伤24 h内开始给予黄芪注射液及依拉达奉注射液。同时于症状稳定48 h后开始进行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康复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康复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较康复前在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注意与集中上均有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仅在定向力及思维运作上较康复前有所提高(P<0.01);康复1个月时,治疗组在LOTCA各条目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患者在康复1个月、康复6个月时较康复前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总体运动功能得分均逐步提高(P<0.01);治疗组在康复1个月后及康复6个月时上下肢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可有效减少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范围,尤其是保护缺血半暗带,从而提高康复阶段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
- 陈炼张本恕陈蕾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神经损伤
- 女性生育特点对帕金森病的影响(综述)
- 2007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黑质-纹状体(nigrostriatal,NS)系统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功能障碍为病因的神经功能紊乱症。研究表明性激素在导致PD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雌激素对神经细胞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陈炼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生育女性能神经元
- 炎症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 朱玉霞吴玉双赵姜陈炼葛进蔡军左春霞张勉之宋宇明王金良
- 该课题采用了多组间比较的方法,将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及正常人分为四个组别,结果表明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MCP与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相关。本试验方法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
- 关键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血管并发症
- 肝豆状核变性的肾损害
- 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由于先天性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速度减慢,因而血中铜蓝蛋白降低,胆汁排铜减少,使铜元素逐渐蓄积于...
- 陈炼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脏损害发病机制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脑卒中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大量临床研究报道,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若伴有糖尿病,会导致患者梗死灶扩大,水肿加重,预后不佳。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 陈炼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预后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CAT、GSH-Px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imi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光过氧化酶(Glutath Jone Pcroxidasc,GSH-Px)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SS)、睡眠障碍评分(PSQI),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SOD、CAT、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S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SS、PSQI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SOD、CAT、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OD、CAT、GSH-Px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密切相关。
- 陈炼张本恕陈蕾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大株红景天注射液SODCAT
- 肝豆状核变性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评价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检测方法,为避免HLD误诊及其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确诊为HLD并除外其他肾小管疾病诱因的38例患者以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行尿常规检查及24 h尿量、尿糖、尿蛋白、尿钾、钠、氯、钙、磷和尿酸化功能;并对其中37例HLD患者行尿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1)HLD组的血碱性磷酸酶、24 h尿蛋白、尿钾、尿pH值、尿比重、最初pH值、尿常规中尿蛋白、尿糖、尿潜血、尿红细胞、尿白细胞阳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LD组的血钾、钙、磷、尿磷、尿可滴定酸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LD患者24 h尿氨基酸高于正常值。结论:HL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近曲小管功能受损。
- 陈炼张本恕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范科尼综合征
- 肝豆状核变性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研究
- :通过检测与HLD肾脏近端小管损害的诸多常规化验和特异性检查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手段,从而避免以代谢性骨病等肝脏、神经系统以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HLD误诊而延误治疗和对晚期出现症状的HLD提早进行治疗干预. 方法:对...
- 陈炼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