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生 作品数:7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102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无惩罚上报制度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无惩罚上报制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质量调查表,对我院精神科2009年、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时上报率、性质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2009年我院仍采取传统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2010年始实行无惩罚上报制度。结果 (1)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09年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时上报率较2009年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中责任事件比率较2009年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3)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度较2009年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精神科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徐亚金 陈洪生 余海鹰 谭兴起 施辉 何娟娟 徐珺杰 李霞燕 罗暑燕 毕银花 宋梓祥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皮层兴奋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的一级亲属的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与正常人的差异,以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皮层兴奋性变化。方法采用单脉冲经颅磁刺激(singnal-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 mulation,sTMS)检测均为右利手的3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患者未患病的一级亲属及39例正常对照的MT值。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的一级亲属的MT值左右两侧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正常对照的MT值为左侧低于右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3.18,P<0.01)。(2)左侧及右侧的MT值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侧的MT值与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分型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皮层兴奋性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正常对照左、右两侧的皮层兴奋性存在不对称,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这种不对称性消失,原因可能与优势半球神经元突触传递易化作用减弱或消失有关。 高志勤 余海鹰 孙剑 陈洪生 邱旭萍关键词:首发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经颅磁刺激 皮层兴奋性 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军人精神疾病康复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对40例精神症状缓解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区域专设、工娱结合、自我管理、综合干预"的军人精神疾病康复模式,于实施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UCLA孤独量表得分降低(P<0.01或P<0.05);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得分提高(P<0.01)。结论军人精神疾病康复模式可有效改善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 徐亚金 陈洪生关键词:军人 精神疾病 康复 海洛因依赖复吸的生物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相关生物学因素与复吸的关系。方法对98例脱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血小板5-羟色胺(5-HT)、事件相关电位P300、多导睡眠图(PSG)及脑电图检测。于1年后随访,了解其复吸情况,并分析上述生物学指标与复吸的关系。结果98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1年后随访,复吸68例,复吸率为70%。复吸组与未复吸组比较脱毒后各生物学指标,前者存在低血浆AVP水平、高血小板5-HT水平、P3潜伏期延长以及PSG检测中的觉醒时间长、觉醒次数多、觉醒比高、REM潜伏期长、REM(%)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脱毒后低血浆AVP水平、高血小板5-HT水平、REM周期数少、觉醒次数多、REM潜伏期延长、P3潜伏期延长是引起海洛因依赖复吸的重要生物学因素。结论海洛因依赖复吸可能与多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相关生物学检测对预测和减少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率有重要意义。 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 陈洪生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复吸 LOGISTIC模型 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常州市出生的1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生季节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中以冬季出生比率最高(37.3%),夏季出生比率最低(17.3%),但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6,P>0.05);不同亚型(Ⅰ型、Ⅱ型;偏执型、非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出生季节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与出生季节无关。 高志勤 陈洪生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及预防复吸的综合性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评价复吸预防的综合干预模式对脱毒后复吸的影响。方法运用半结构性访谈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MMPI对109例海洛因依赖复吸者进行调查,了解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在海洛因依赖者住院及出院随访期间进行预防复吸的社会、心理及生物学综合干预,并于出院1年后了解其复吸情况。结果 1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依次为心理因素(46.8%)、社会因素(37.6%)和生物学因素(15.6%);2海洛因依赖复吸者SCSQ评分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正常(t=2.83,P<0.05),而消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正常(t=2.56,P<0.05);3海洛因依赖复吸者MMPI各量表中疑病(Hs),抑郁(D),精神病态(Pd)和偏执(Pa)评分明显高于正常(P均<0.01);4采用复吸预防的综合干预模式后,海洛因依赖复吸者1年内的复吸率为52%,明显低于以往研究。结论海洛因依赖复吸者存在明显的个性心理缺陷,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均在复吸的影响中起一定的作用,并以心理及社会因素为主。进行预防复吸的社会、心理及生物学综合干预措施后可降低患者的复吸率。 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 陈洪生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复吸 社会心理因素 综合干预 氯胺酮单次给药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观察氯胺酮的临床抗抑郁效果,探讨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符合DSM-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6例;氯胺酮治疗组于40 min内静脉泵注0.5 mg/kg氯胺酮,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在泵注前60 min、泵注后110 min、230 min、1 d、3 d、7 d对2组患者进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Scale,MADRS)、HAMD17及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分;氯胺酮治疗组于每个时点抽取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β)及IL-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氨酸及犬尿素,以犬尿素/色氨酸评估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结果 (1)氯胺酮泵注后,患者MADRS(F=41.013, P<0.01)及HAMD17(F=38.487, P<0.01)评分显著降低,这种改善于泵注230 min即开始显现,在1 d达到峰值;泵注后患者BSI-CV评分显著降低(F=6.683, P<0.01),这种改善于泵注1 d后开始显现,在3 d达到峰值.以HAMD17评分减分率≥50%为有效,评分≤7分为缓解,总有效率为75.00%(12/16),缓解率为18.75%(3/16).(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MADRS、HAMD17及BSI-CV评分在治疗前后与不同组别间均存在交互作用(F分别为20.325、19.618、18.560,P<0.05).(3)与对氯胺酮治疗无反应的患者相比,对氯胺酮治疗有反应者中血清IL-1β、IL-6及犬尿素/色氨酸基线水平较高[分别为(1.034 ± 0.076) ng/L比(0.620 ± 0.188)ng/L,(81.895 ± 8.690)ng/L比(45.577 ± 8.405)ng/L, 0.031 ± 0.002比0.025 ± 0.002;均P<0.05].在氯胺酮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泵注氯胺酮后230 min及1 d时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F=4.495, P<0.05);泵注氯胺酮后230 min、1 d及3 d时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F=9.450, P<0.01);静脉泵注氯� 高志勤 余海鹰 杨春 丁松柏 赵彬 陈洪生 石金云 杨建军关键词:氯胺酮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