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及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门诊口腔科涉及的诊疗器械繁杂,诊疗过程中接触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的普遍关注...
- 陈欢郑桂蓉
-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护理措施
- 文献传递
-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 陈欢吴兴燕
- 关键词:教育门急诊服务质量
- 门诊走动式巡视风险因素预判管理法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门诊走动式巡视风险因素预判管理法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资料回顾性和根因分析法,将实行常态化门诊部管理工作制度的该院门诊部2016年度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门诊走动式巡视风险因素预判管理法进行门诊部管理工作制度的2017年度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两年度门诊部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标准考核得分、护理风险发生、不良事件和服务满意度及投诉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中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服务、风险预判能力、急救护理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监察室第三方满意度调查门诊就医患者和医技人员对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部常态化管理基础上实施门诊走动式巡视风险因素预判管理法,能提高门诊护理人员对就诊者风险因素进行预警性判断,启动应急管理,减少了护理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门诊就医患者和医技人员对门诊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门诊护理服务总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陈欢田华茂
- 关键词:护理风险服务满意度
- 临床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收治门诊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 凌云陈欢
- 关键词:门诊护理安全管理
-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然后对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应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70±2.0)分,对照组为(81.70±1.5)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满意度比较,观察组45例满意,3例稍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25例满意,15例稍满意,10例不满意.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欢
- 关键词:门诊护理
- 消银汤配合外用药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综合免疫状态及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消银汤配合外用药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综合免疫状态及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泽它洗剂组)和观察组(消银汤配合泽它洗剂组),每组各45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CD35分子、CD59分子、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C3、C4均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IgM)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CD35分子、CD59分子、RFIR及MCV均低于对照组,RFER及MCH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银汤配合外用药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综合免疫状态及红细胞多项指标,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 谭全邦谭美邦陈欢
- 关键词:消银汤外用药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