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亮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纳他霉素是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能专一地抑制酵母和霉菌,作为天然的防腐剂用于食品和饲料行业。概述了纳他霉素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以及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包括合成基因,修饰基因和调节基因。并展望了在纳他霉素基因工程研究方面的前景。
- 尹亮
- 关键词:纳他霉素抗真菌抗生素基因调控
-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2004年
- 分子蒸馏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分子蒸馏的特点,分子蒸馏装置,以及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尹亮谭龙飞
- 关键词:分子蒸馏技术食品工业技术应用
- 聚乙二醇修饰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稳定性及其在家兔体内过程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0 0~ 2 0 0 0 0的聚乙二醇 (PEG)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观察修饰后SOD的酶活力的变化及其对温度、pH和蛋白酶作用的稳定性。研究聚乙二醇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口服后在动物体内代谢状况。方法 :以TNBS法测定修饰率 ,SOD活性测定试剂盒测试活性 ,在 70℃水浴中加热 3h ,考察其热稳定性 ,运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和凝胶电泳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在动物体内代谢。结果 :发现相对分子质量 60 0 0的PEG修饰后SOD的稳定性较好。灌胃 0~ 72h内收集尿粪并测其放射性 ,尿的平均累计标记物的排泄率为给药量的 (19.9± 3 .1) % ,粪的排泄率为 (61.6± 5.1) %。结论 :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60 0 0的PEG修饰效果最佳。同时与天然的SOD相比 ,PEG SOD衍生物在耐热、耐酸、耐碱以及抗酶解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在动物体内能透过小肠粘膜进入到血液中 ,大部分在血浆中 ,少量存在红细胞中 ,代谢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 赵树进尹亮郭勇徐莹波季波罗新根
- 关键词:聚乙二醇修饰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稳定性代谢
-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创新改革被引量:13
- 2022年
-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工程专业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理念,针对课程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学生不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授课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未能有效培养”等痛点问题开展教学改革,重构课程内容。打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使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动态化和多样化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 倪贺范瑞芳尹亮王宇涛陈建芳
- 关键词:生物分离工程课程重构
- 生物工艺学实验教学研究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对生物工艺学实验教学进了研究。实验项目配置进行优化,实验内容综合化和工程化,对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尝试,实验中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加强实验教学效果,对实验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
- 尹亮庞启华黄儒强江学文
-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研究
- 五香粉两种提取物的防霉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醇回流抽提法对五香粉进行提取 ,分别得到了五香粉水蒸馏精油和乙醇提取液 ,并测试了它们对几种常见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 (抑菌圈直径大小 )、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 )及气态防腐效果 ,探讨和比较了五香粉两种提取物的防霉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 :两种提取液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比较而言 ,水蒸馏精油的抑菌能力远强于乙醇提取液 ,尤其是对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通过在表面形成的“氛围”起到较好的防霉抑菌作用 ,具有应用于食品防霉保鲜的潜力。
- 谭龙飞杨连生尹亮钟彩莲陈颖姬
- 关键词:五香粉乙醇提取液抑菌作用
- 生物工程专业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初探被引量:8
- 2010年
- 对我国生物工程专业的开设背景、生物工程的学科基础、生物工程专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和专业发展趋势,阐述了生物工程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强调了固基础、强能力、增情感、重素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高峰黄儒强李雁群尤蓉尹亮廖劲松
-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创业型人才
-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1
- 2010年
-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时代和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各级学校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责任,尤其是高等学校应该把其作为主要职能.本文在分析创新型人才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特点,从两大方面初步地阐述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加强创新意识教育,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目的是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使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成为学习能力强、实践技能过硬、深获企业欢迎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 黄儒强李娘辉尤蓉尹亮江学文
- 关键词:生物工程创新型人才
- 白地霉产漆酶条件优化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被引量:9
- 2008年
-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的真菌,经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白地霉M3产漆酶的条件和所得漆酶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白地霉M3产漆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漆酶优化培养基包含2g/L的葡萄糖、1.5g/L的氯化铵、0.015 mmol/L的愈创木酚和0.05 mmol/L的硫酸铜.使用5 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7L气升式发酵罐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白地霉M3,最高漆酶酶活分别达到23.8和36.9μmol/(s.L),气升式发酵罐更适合白地霉M3产漆酶.获取的粗漆酶液处理偶氮染料1.5h后,脱色率达到90.2%;可见-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白地霉M3所产漆酶能降解偶氮染料.
- 尹亮陈章和赵树进
- 关键词:白地霉漆酶偶氮染料脱色
- 固定化白地霉对偶氮染料脱色的研究(英文)
- 2007年
- 使用尼龙海绵对白地霉进行固定化,对其对偶氮染料直接蓝289的脱色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白地霉对偶氮染料直接蓝289(100 mg/L)的脱色率在第3天达到了90%;在脱色过程中对固定化的白地霉对染料的降解和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色的机制可能是最初为菌体对染料的吸附,随后进行了降解.在脱色的过程中,脱色率的增加也伴随培养液中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提高,说明白地霉在对偶氮染料脱色中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用尼龙海绵和聚氨酯两种固定化材料固定白地霉并进行分批重复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尼龙海绵固定的白地霉脱色稳定性更好.
- 尹亮陈章和赵树进杨丽卿朱超峰
- 关键词:偶氮染料脱色固定化白地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