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 作品数:125 被引量:75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苯系物降解单菌间的协同耦合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BTEX降解混菌间协同耦合作用不明的问题,以稳定的BTEX降解混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从混菌中分离得到的8株BTEX降解单菌,将对BTEX有降解效果和没有降解效果的单菌分别组合,采用摇瓶实验研究不同体系对BTEX的降解效果,试图找到单菌在BTEX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并探寻菌间的协同耦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2、B4、B6单菌主要的作用是降解BTEX,并且B2菌可以解除B4菌和B6菌混合后对X降解的抑制,并提高了B、T和E的降解速率;B1、B3、B5、B7和B8单菌无BTEX降解功能,B1、B3和B5菌可能利用B、T和E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单菌没有降解能力,但在混菌中依然存在,推测单菌可以利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并从48 h开始降解B、T和E;B7、B8两株菌互相协同,共同完成对BTEX的降解。由优势菌群和非优势菌群组成的混合系统,促使有些没有降解功能的菌株混合后具有降解功能,还导致有些菌株混合后降解率和降解速率降低,对降解BTEX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拮抗作用。混菌48 h对BTEX的总降解率为91.6%,说明一个稳定存在的天然混合群落,其内部菌种经过长期的优胜劣汰,保持了很高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
- 周月明刘娜李斗尹雅洁宋立岩张雷
- 关键词:BTEX
- 低温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驯化培养,从含苯胺的管道污泥中分离出1株高效苯胺降解菌7#,在苯胺质量浓度低于5500 mg/L的普通培养基中均可生长。7#菌株降解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经低温驯化后,10℃和30℃时对苯胺的降解率接近,最适pH=7.0,当苯胺质量浓度在400 mg/L以下时,对该菌不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在苯胺质量浓度200 mg/L的无机盐溶液中,10℃下培养60 h可使苯胺降解率达89.14%,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经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
- 张兰英仲建强刘娜高松刘鹏
- 关键词:苯胺生物降解菌种筛选废水处理
- 闭合超声循环吹扫针捕集动态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4种有机磷农药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针捕集适于免溶剂提取气态介质样品的特点,通过蠕动泵将针捕集与水样组成闭合循环吹扫系统,提高目标物的水样/顶空亨利系数,建立了针捕集闭合循环提取耦合气相色谱快速分析地下水中4种半挥发性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拌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的方法,该方法集采样、提取、净化、浓缩、色谱进样于一体。确定了针捕集提取水样最佳条件为:采样流速11.11 mL/min,水样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获得浓度均为1 mg/L的4种有机磷农药的针捕集吸附穿透体积,其中甲基对硫磷最大为600 mL。以5μg/L、50μg/L和200μg/L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2.3%~103.0%,除敌敌畏低浓度水平的RSD为26.1%外,其余组分的RSD﹤7.7%;方法检出限为0.016~0.157μg/L,接近或优于现行国标及相关研究结果。
- 高松邓银舟李玉芹刘园园张兰英刘娜庞英明
- 关键词:地下水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法
- 改性铝土矿去除水中Cl^-,NO_3^-和NO_2^-的研究
- 2008年
- 对铝土矿改性后,对去除水中Cl-,NO3-和NO2-3种阴离子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改性铝土矿去除3种阴离子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Cl-,NO3-质量浓度为200mg/L,NO2-质量浓度为100mg/L,改性铝土矿投加量为5.0g/L,搅拌时间分别为30min、10min和10min,搅拌速度为60~80r/min时,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87.0%、80.9%和81.6%。
- 刘娜刘鹏张兰英张凯顺
- 关键词:去除率
- 温度对甲烷渗漏背景下自生矿物形成影响的实验
- 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地层的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冷泉沉积物一般由碳酸盐和硫化物组成,这些自生矿物一方面将渗漏甲烷和海水中的硫转化并固定在海底沉积物中,显著地调控着全球甲烷收支平衡;另一方面,...
- 刘娜许天福曹玉清金光荣魏铭聪刘肖
- 关键词:自生矿物温度沉积环境
-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被引量:9
- 2010年
-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 刘鹏张兰英刘莹莹刘娜刘峰刘虹崔哲许国欣
- 关键词:制药废水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IOLOG
-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降解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B-6。通过观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B-6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B-6的发酵液经粗提后,得到黄褐色粘稠状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产量为2.19 g·L^(-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B-6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该菌株用于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 000 mg·L^(-1),120 r·min^(-1)、30℃下振荡培养5 d后,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99.13%。
- 刘虹王航汪雪格刘娜温钢付净翦英红
- 关键词:石油烃降解
- 某采油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Biolog方法、最大或然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某采油区污染场地及周围土壤的污染特征、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均一定程度受到石油污染,污染场地土壤呈现以萜类、姥鲛烷及植烷等难降解物质为主的污染特征,其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总活菌数为1.73×1010个/g,石油烃降解菌数为7.50×106个/g;石油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污染严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较强、群落结构丰富、种群数量及常见物种较多、均一性较好;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相似性,根据主成分的变量系数得出,污染严重土壤微生物群落倾向利用羧酸和碳水化合物。
- 马会强张洪林李爽李长波刘娜
- 关键词:石油烃降解菌群落多样性
- 响应曲面法优化生物质炭去除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被引量:4
- 2016年
- 将农业废弃物大豆秆在450℃缺氧条件下热裂解制备生物质炭。采用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生物质炭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应用响应曲面法(RSM)下的中心合成设计(CCD)功能研究4个因素(初始pH、吸附剂质量浓度、阿特拉津质量浓度、温度)对阿特拉津去除率的影响;建立二阶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二阶方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表面充满孔状结构,且富含C=C、C-C、CHx、-C-OR、-COOR等官能团;吸附阿特拉津后生物质炭在羟基(-OH)的位置产生了新的吸收峰,推测羟基官能团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SM法优化最佳吸附去除阿特拉津条件为:初始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5mg/L、pH=6.67,吸附剂质量浓度为7.75g/L、温度为32℃;在该条件下阿特拉津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2.18%。该研究可为评价施加生物质炭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规律及阿特拉津污染水体修复提供参考。
- 刘娜杨亚冬Alberto Bento Charrua王航叶康吕春欣
- 关键词:生物质炭响应曲面法阿特拉津
- 吗啉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含有吗啉、甲基吗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曝气吹脱-吸附-生物处理的联合工艺,并在室内进行了小试实验。结果表明:原废水经过2次曝气吹脱后,ρ(NH3-N)从62 500mg/L降为431mg/L,ρ(COD)从50 840mg/L降为26 051mg/L。通过吸附实验,ρ(COD)从26 051mg/L降为2 769mg/L,ρ(NH3-N)从412mg/L降为134mg/L。在生物处理室内小试实验中,采用了活性污泥反应器与曝气生物滤池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活性污泥反应系统中,当废水pH为7.5、ρ(DO)为4.3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时,COD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83.1%。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当ρ(DO)为3.3mg/L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55.8%。在生物处理的最佳参数条件下进行连续监测,当进水ρ(COD)为2 769mg/L、出水ρ(COD)平均值为387m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85.9%。吗啉废水经过此联合工艺的处理,ρ(COD)从50 840mg/L降为387mg/L。
- 张兰英张蕾岳建伟刘娜孙恒战
- 关键词:吗啉曝气吹脱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