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莫西林致小儿荨麻疹型药疹2例被引量:1
- 2001年
- 吴荫惠张玮庄秀花吕素芹
- 关键词:阿莫西林荨麻疹型药疹抗过敏治疗
- 罂硝软膏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制备罂硝软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罂硝软膏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为主药研制软膏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甘油的含量。将本品用于临床观察,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观察其治疗静脉炎的疗效。结果本制剂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硝酸甘油、罂粟碱、双氯芬酸钾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5%,99.86%,100.55%,RSD=0.4945%,0.1719%,0.3205%(n=3)。对Ⅰ°,Ⅱ°静脉炎的治愈率为91.48%和77.4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性质稳定。临床疗效确切。
- 张玮刘朋川薛金红
- 关键词:静脉炎
- 抗生素致大疱性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2例
- 2004年
- 患者1,男,7岁.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林可霉素(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212031)0.6g,复方氨基比林2mL,im,用药约2h后口唇出现红斑及大疱,之后在胸背部出现散在的黄豆粒大小的红斑,逐渐增多,融合成水疱,形成糜烂面,渗出黄色液体,伴发热(体温40.4℃),在当地医院经抗病毒、抗感染及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但皮损仍未见好转,遂来我院皮肤科治疗.
- 张玮刁秀芳张光芳
-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
- 乙双吗啉致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例报告
- 1995年
- 乙双吗啉致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例报告张玮,邵丽萍,张维维,傅凤珍(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261041)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6例因银屑病服用乙双吗啉引起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现作综合介绍,以供临床参考。一、临床资料患者6例,男性5例...
- 张玮邵丽萍张维维傅凤珍
- 关键词:白血病非淋巴细胞性急性乙双吗啉银屑病
- 全文增补中
- 正清风痛宁致药疹4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张玮王玉芬段效勇
-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药物不良反应药疹
- 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 2008年
- 刘朋川张玮
-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双硫仑样反应饮酒门诊就诊CT检查烦躁不安
- 氨苄西林-舒巴坦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 2004年
- 张玮李秀云桑林涛
- 关键词:氨苄西林-舒巴坦迟发性变态反应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 复方壬二酸乳膏的制备与疗效观察被引量:3
- 1995年
- 我们根据临床需要研制了以壬二酸、甲硝唑和氯霉素等为主药的复方壬二酸乳膏剂,用于痤疮与酒渣鼻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和93.30%。本文介绍了该制剂的处方、制备及临床疗效。
- 张桂玉张玮王光芳林惠芬王淑玲
- 关键词:甲硝唑痤疮酒渣鼻药物疗法
- 环丙沙星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3
- 2002年
- 张玮段效勇吕素芹
- 关键词:环丙沙星注射液过敏反应失血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
- 罂硝软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2005年
- 目的 :制备罂硝软膏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为主药研制软膏剂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酸碱滴定法分别测定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3组分的含量。结果 :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65 %、99 86 %、100 55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 4945 %、0 1719 %、0 3205 %(n=3)。结论 :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可控 ,性质稳定。
- 张玮刘佃全薛金红刘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