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志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冠脉
  • 4篇动脉
  • 4篇综合征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梗塞
  • 3篇介入
  • 2篇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磷脂
  • 2篇溶血磷脂酸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机构

  • 15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宋志军
  • 9篇赵瑞平
  • 5篇孙凯
  • 4篇包荣
  • 3篇白涛
  • 3篇范永红
  • 2篇李猛
  • 2篇潘汉东
  • 2篇蔺海福
  • 1篇岳强
  • 1篇李保义
  • 1篇石松魁
  • 1篇徐丽阳
  • 1篇闫涛
  • 1篇郝志茹
  • 1篇张树春

传媒

  • 7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医学信息(下...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lash双源CT冠脉成像联合双能量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Flash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联合双能量心肌灌注显像(DS-CTP)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考虑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诊断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狭窄<50%(阴性)和狭窄≥50%(阳性,诊断冠心病),计算DS-CTA联合DS-CTP(平行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S-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93%和89%;DS-CTA联合DS-CTP(平行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91%和92%,与单独DS-CTA比较,灵敏度和准确度稍有提高,而特异度稍有下降,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DS-CTA联合DS-CTP对冠心病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DS-CTA与DS-CTA联合DS-CTP诊断价值无显著差异。
郝志茹赵瑞平宋志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心肌灌注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在射频消融术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射频消融术患者心肌酶及 肌钙 蛋白Ⅰ(cTnI)的变化,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射频消融术组40 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9~73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左侧旁道18例,右侧旁道5例 ,房室结双径路(AVNDN)16例,室速1例;对照组12例均进行普通导管检查,男10例,女2例 ,年龄24~62岁。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24h采血测定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 白Ⅰ水平。结果:消融组术后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阳性率占37.5%,cTnI阳性率占 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K—MB升高与消融时间、消 融次数呈正相关(r=0.802632,r=0.738608),(P<0.01)。与平均功率不相关 (r=-0.13808),(P>0.05)。消融左侧旁道引起的心肌损伤明显,占75%。结 论: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同时,对心脏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较轻微,并 可迅速修复,其消融时间、放电次数、放电部位与RFCA所致的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赵瑞平宋志军孙凯
关键词:心肌酶射频消融术心肌损伤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18的变化及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通过对PCI术前、术后IL—10、IL—18浓度的变化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的研究,探讨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机制,以及与IL—10、IL—18的相关性。方法:观察70例PCI患者术前及术后4h血清IL—10、IL—18变化。并随访术后12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比较术前、术后以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未发生组之间血清IL—10和IL—18变化的差异。结果:冠脉造影组术前术后的IL—10、IL—18的浓度均低于PTC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后12hIL-18、IL—1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术后血清IL—18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1),IL—10升高的幅度则明显低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①PCI后存在炎性反应,IL—10、IL—18是反映PCI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②其变化程度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即IL—10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IL—18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③IL—10、IL—18变化的幅度可能作为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赵瑞平李猛宋志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病人的治疗关键。方法对比分析59例,再手术病人的术后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示随访的重要性。结果显示完善的随访机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结论提高直肠癌复发病人的疗效关键是密切随访,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宋志军蔺海福张树春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手术放疗
胸膜腔置管介入治疗恶性胸水44例报告
2004年
范永红徐丽阳包荣宋志军白涛蔺海福闫涛
关键词:恶性胸水胸膜腔
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变异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冠心病患者 QT离散度 (QTd)变化的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 14例冠心病患者与 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体表心电图 QTd变化。结果 :运动前、中、后冠心病组QTd分别为 4 3± 16 ,70± 18及 4 8± 11ms,而冠状动脉正常组分别为 2 9± 4 ,2 9± 6及 2 7± 8ms。两组均 P<0 .0 1;冠心病组 QTd运动中与运动前后相比均 P<0 .0 1,而冠脉正常者差异并无显著性 ;以运动中 QTd≥ 6 0 m s判为异常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86 % ,特异性为 92 %。结论 :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冠心病患者 QTd显著增大 。
赵瑞平宋志军孙凯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QT离散度冠心病ETTQTD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24例
2003年
范永红包荣石松魁宋志军潘汉东白涛
关键词:乳房乳腺癌根治手术腋淋巴结清扫术病例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ACS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6 0例 (据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前UAP为UAP1 组 ,治疗后的UAP为UAP2 组 ) ,并入选 6 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中LPA。结果 AMI组和UAP1 组血浆LPA水平分别是 [(3.80 17± 0 .6 2 89) μmol L、(3.0 2 73± 0 .76 2 3) μmol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8378±0 .6 75 3) μmol L],P <0 .0 5 ,其中异常增高率AMI组占 6 3.3%,UAP1 组占 45 %,UAP2 组占 13.3%,正常组 5 %,UAP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LPA明显降低 (2 .0 0 48± 0 .8470 ) μmol L。结论 血浆中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
赵瑞平宋志军孙凯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绞痛溶血磷脂素类血浆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它的检查诊断方法也很多,包括食道导管电生理检查,心内调搏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运动或药物试验.本文对本院开展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781例中见检出的3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后经临床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宋志军包荣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电生理检查药物试验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塞(AMI)药物溶栓治疗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TCA)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PCI)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37例AMI中,73例接受PCI治疗,其中28例行即刻PCI(即刻治疗组),45例在肝素或溶栓7d后行介入治疗(延迟治疗组),64例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组再通的患者47例,开通率73.4%,PCI开通率94.5%,其中直接PTCA成功开通26例,开通率92.8%,延迟PTCA开通43例,开通率95.6%。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溶栓组52.1%±12.2%,PTCA组64.3%±9.2%(其中即刻组67.4%±10.1%,延迟组61.2%±9.2%),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7.8%和1.4%(其中即刻组为0,延迟组2.2%)。进一步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前者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者比率明显高于PTCA组(9.4%,VS0,P<0.05)。结论: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前者可使IRA充分有效的开通,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死亡率,其中即刻PTCA较延迟PTCA对心功能的改善更好。
赵瑞平宋志军岳强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