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国

作品数:93 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建筑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5篇黄土
  • 24篇沉降
  • 11篇填方
  • 11篇高填方
  • 9篇地基
  • 9篇湿陷性
  • 9篇湿陷性黄土
  • 9篇内力
  • 9篇工后沉降
  • 6篇地铁
  • 6篇压实
  • 6篇载荷试验
  • 5篇湿陷性黄土场...
  • 5篇水分
  • 5篇土壤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钻孔灌注
  • 5篇黄土场地
  • 5篇灌注桩

机构

  • 63篇机械工业勘察...
  • 31篇西安建筑科技...
  • 30篇机械工业勘察...
  • 10篇中联西北工程...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四川交通职业...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陕西华山路桥...
  • 1篇陕西建工集团...
  • 1篇中铁城市发展...
  • 1篇国网上海电力...

作者

  • 93篇郑建国
  • 42篇于永堂
  • 27篇刘争宏
  • 22篇张继文
  • 13篇张炜
  • 8篇钱春宇
  • 6篇张炜
  • 5篇杜伟飞
  • 5篇朱才辉
  • 4篇戚长军
  • 4篇邓军涛
  • 4篇王东红
  • 4篇王婷
  • 4篇葛苗苗
  • 4篇黄鑫
  • 3篇邢心魁
  • 3篇李攀
  • 3篇李俊连
  • 3篇李宁
  • 2篇董霄

传媒

  • 9篇岩土力学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建筑结构
  • 3篇工程勘察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岩土工程技术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分析
对地源热泵系统现场热响应试验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某工程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工程场地土层变异性不大的情况下,试验结果较为稳定,受大气温度及回填材料的影响较小。
邓军涛郑建国高术孝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回填材料
预应力管桩载荷试验用内力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载荷试验用内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测管安装:在施工完成的预应力管桩内安装滑动测微计的测管,所述测管呈竖直向布设在预应力管桩的管桩桩芯中部;测管底部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且其内装满水;二、填充...
郑建国刘争宏于永堂张继文
黄土钻孔剪切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揭示黄土钻孔剪切过程的变形和强度特征,在传统钻孔剪切仪上增加法向位移和剪切位移传感器,并采用改进的钻孔剪切仪在典型西安黄土中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剪切试验,同时在相邻探井内取原状土样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固结快剪、快剪),最后将不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法向位移关系曲线可通过刺入压密阶段、似弹性变形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描述其特征;在首级法向应力下的剪切破坏过程中,剪切应力历经短期弹性、长期弹塑性增大阶段,直至达到相对稳定值;在分级法向应力下的剪切破坏过程中,剪切应力历经从零增大至比例强度的弹性阶段,从比例强度增大至峰值强度的弹塑性阶段和从峰值强度降低至残余强度的屈服破坏阶段;当法向应力控制在似弹性变形阶段范围时,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较好地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钻孔剪切试验测得的内摩擦角普遍高于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固结快剪、快剪)结果,但黏聚力除在浅部地层(10 m深度范围内)中高于直剪试验(固结快剪、快剪)结果外,均小于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固结快剪、快剪)结果。
于永堂于永堂郑建国黄晓维郑建国张洁
关键词:黄土强度特性抗剪强度参数
斯里兰卡普塔拉姆地区ZK593号钻孔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2014年
根据岩性、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元素比值分析,斯里兰卡普塔拉姆地区ZK593钻孔的沉积物可分为6段。它们分别沉积于温暖潮湿、水动力较强的浅海一滨海相环境,经历了3次明显的海水进退。各层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平缓,轻重稀土元素没有明显的分异,Ce轻度亏损;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斜率为负,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各层Eu亏损明显,Ce轻度亏损,表明沉积物属于受陆源影响的陆棚沉积物。Ce负异常与碳酸盐沉积及气候环境有关。元素相关系数分析表明,Ca和Sr与生物作用关系明显;∑REE与Al_2O_3和SiO_2等微量元素与陆源碎屑关系密切。δ^(18)O的负向偏移与沉积后地下水的作用有关。
罗雷洪天求张炜郑建国唐国艺
关键词:地球化学沉积环境物源分析
西安城墙地铁二号线穿越区段现状勘察简介被引量:1
2008年
1 工程概况西安城墙为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公元1370年至1378年)在隋、唐皇城遗址上修建而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全长13.74km,城墙高约12m,底部宽约16~18m,顶部宽约12~14m。城墙的东西南北各设有城门,城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瓮城,其中南门是在隋唐皇城故址基础上改扩建而成。
李俊连郑建国李忠明高术孝张炜樊大可叶梅
关键词:城墙区段地铁地质雷达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土路基沉降曲线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在分析郑西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沉降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沉降变形常规预测方法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大,不利于用来预测最终沉降。通过分析现场沉降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提出路基沉降的发展主要受固结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从沉降增加到趋缓的过程,可以明显分为固结变形及流变变形,并用非饱和土等效固结理论加以解释,提出了一种利用s-t曲线特征预测最终沉降量的方法,经检验对比发现其预测结果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小,优于其它常规预测方法。
王婷郑建国邵生俊
关键词:沉降曲线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灌注桩负摩阻力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灌注桩负摩阻力测试装置,包括位于地基土上的浸水试坑,浸水试坑中设有埋设在地基土内的试验桩,试验桩具有伸出浸水试坑的试验桩预留段,试验桩预留段周围设有一个水槽,水槽内设置有抽取地下水的...
张炜刘争宏张继文郑建国
西安地铁四号线南段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结合西安地铁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西安地铁四号线南段塬区进行了试坑浸水试验,揭示出该区域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具有独特特点,室内试验上部Q3黄土不具自重湿陷性,而下部Q2黄土自重湿陷性较为强烈,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结果各沉降标点均未发生明显沉降变形,反而略有抬升;根据TDR土壤水分计监测结果发现古土壤层具有明显的隔水作用,水分入渗至该层有径向扩大的趋势,浸水影响范围是以试坑直径为圆台顶面,浸水影响范围形状类似一个倒置的漏斗;当水体自上而下入渗时,垂直向渗透较快,但随深度及土层性质的变化,渗透速率随即减缓;土体中由于基质吸力存在,开始孔隙水压力为负值,随着注水量增加孔隙水压力也随之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坑内水头变化一致。
李开超高虎艳郑建国王庆满姜梦林
关键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润线孔隙水压力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西安地铁中减振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西安地铁二号线绕行通过西安钟楼,为降低地铁长期运营对钟楼的振动影响,在钟楼段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进行减振。主要以地铁二号线运行影响下对钟楼的振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段和普通道床段的振动实测值比较与分析,得出隧道内减振段和普通段的振动差异,以此评价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地铁应用中的减振效果。
康佐董霄郑建国钱春宇连晨龙
关键词: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效果
压实黄土(Q_2)溶滤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压实黄土(Q_2)溶滤变形特性,开展12种应力组合条件下的宏观溶滤试验及不同浸水时长的微观电镜扫描试验。宏观试验结果表明,溶滤应变及强度参数变化具时效性;其中,溶滤轴、体应变及应变率近似自然指数变化,黏聚力随浸水时长增加而减小,内摩擦角变化不大。围压应力对溶滤变形有阻碍作用,湿化应力水平s对溶滤应变有促进作用,并决定其量级。微观参数定量分析表明,随浸水时长增加,微观孔隙的孔径、概率熵和分形维数减小,团粒概率熵和分形维数增大,团粒粒径和曲率系数变小,微观孔隙比和连接系数分别减小和增大。孔径与粒径均减小的现象表明,溶滤变形是浸水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压密过程。其次,试样粒径变化率随s减小趋于降低,表明微结构破坏重组程度与s成正比。此外,通过KPCA法确定了影响溶滤体应变的3个主要参数为孔径、孔隙分形维数和曲率系数;影响黏聚力的2个主要参数为孔隙概率熵和团粒分形维数。
高远郑建国于永堂于永堂
关键词:土力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