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内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萌发
  • 2篇功能性状
  • 1篇地石榴
  • 1篇性状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片
  • 1篇叶性状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元谋干热河谷
  • 1篇云南松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机构

  • 7篇云南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作者

  • 7篇杨波
  • 7篇苏文华
  • 5篇杨建军
  • 4篇张光飞
  • 4篇杨锐
  • 2篇王玲玲
  • 2篇张博睿
  • 1篇翟书华
  • 1篇欧阳志勤
  • 1篇施展
  • 1篇余婷
  • 1篇赵冠华
  • 1篇常云霞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基质配比对地石榴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以地石榴为试验材料,采用腐殖土、河沙、(腐殖土+河沙)[(V(腐殖土)∶V(河沙)=1∶1]3种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筛选出地石榴生扦插繁殖的最优扦插基质.结果表明,在腐殖土基质中,地石榴的生根率最高,达到90%,且根长、生根数量和平均叶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质;3种类型基质的扦插效果为腐殖土>(腐殖土+河沙)>河沙.此外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因此确定腐殖土是地石榴扦插较为适宜的基质.
余婷杨波翟书华苏文华张光飞
关键词:地石榴扦插基质
光强对珍稀濒危植物毛果木莲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以珍稀濒危植物毛果木莲幼苗为试材,在100%(RI100%)、35%(RI 35%)、7.5%(RI7.5%)3种不同光强下,测定并分析了株高、基茎、叶长、叶宽、比叶面积、平均叶面积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的值。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毛果木莲幼苗基茎增加,而株高、叶长、叶宽、比叶面积和平均叶面积随光强的增加而减少;毛果木莲幼苗的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
张光飞杨波苏文华楚永兴周睿欧阳志勤
关键词:生长光强比叶面积色素含量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被引量:24
2015年
对滇石栎分布区的南部边缘到北部边缘的8个种群进行取样,分析叶片的比叶重、叶密度、低温敏感度和Fv/Fm4个功能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主要探讨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程度,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对功能性状变异的相对贡献,以及种群叶片功能性状变化与生境纬度和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6.0%、17.7%、21.1%和4.01%。种内的变异源来自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其中种群间和叶片间的差异贡献最大。生境气温与比叶重和Fv/Fm分别有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与叶密度和低温敏感度分别呈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在4个性状的主成份分析显示,没有一个种群更靠近第1和第2主成份的原点,分布区边缘种群位于第一轴的两侧。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在分布区内为适应环境变化叶片功能性状产生变化,没有一个种群可代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功能性状数量特征。在研究植物种功能性状的平均值或进行功能性状的种间比较时,种内变异不能被忽视。
苏文华施展杨波杨建军赵冠华周睿
关键词:比叶重干物质含量FV/FM分布区
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功能性状组合的海拔梯度响应被引量:25
2015年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显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不同的适应对策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干热河谷地区水分是最主要的限制性环境因子,之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集中关注于干热河谷局部地段,对于从垂直海拔上来研究不同植物在环境梯度下的变化的研究较少。干热河谷地区由于梵风效应,水分胁迫沿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湿度和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减小,辐射增强。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4个海拔梯度(1 491.33、1 730.20、1 850.00、1 925.57m)中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厚度(LT)和叶密度(LD)5个功能性状,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比较了海拔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间均呈现出一定差异,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为LD>LA>SLA>LT>LDMC(分别是101%、64%、56%、41%和19%);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5个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之间差异显著(F=56.218,P<0.01;F=7.829,P<0.01;F=11.21,P<0.01;F=7.429,P<0.01;F=19.213,P<0.01),尤其是在最低(1 491.33 mm)和最高(1 927.57 mm)海拔之间,各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2)性状之间存在组合关系,LD与其他性状间相关性最为明显,除LDMC以外,LD与LA、SLA、LT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LDMC与LA和LT呈极显著负相关;SLA与LA和LT呈正相关,而与LDMC显著负相关;LT与SLA显著正相关,与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3)在不同的海拔梯度之间,性状组合存在非同步变化现象。研究显示,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对水分环境的海拔梯度变化产生功能性状组合的响应,低海拔和高海拔物种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策略不同,使得植物在海拔梯度上出现叶片功能性状组合的分化和差异。
杨锐张博睿王玲玲杨建军苏文华张光飞杨波周睿
关键词:海拔梯度环境响应
戟叶酸模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被引量:6
2014年
以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戟叶酸模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7.3 -26.8℃,25℃下,种子3d开始萌发,12d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80.71%±4.56%,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温度和光照都是影响戟叶酸模种子萌发的主要生态因子.
杨波张光飞周睿苏文华杨建军杨锐
关键词:种子萌发温度光照
短时高温处理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为探究中低强度火灾后云南松种子的可能萌发情况和火对种子的影响,在萌发前对其种子进行1、5 min与15 min的60、90℃与110℃高温处理,以常温(20℃左右)为对照,研究种子萌发率、种子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萌发率与SOD、POD、CAT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0℃的1、5min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存在热冲击效应;且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在110℃、15 min的高温处理后仍有36%±3%的萌发率;种子萌发率与SOD、POD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冲击效应的产生与SOD、POD、CAT活性密切相关。
常云霞苏文华杨锐杨建军杨波
关键词:萌发率抗氧化酶活性
高山栲叶性状种内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6
2015年
以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分布区域内的11个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和低温敏感性6个功能性状,分析了高山栲叶功能性状种群内的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山栲种内叶性状的总变异系数为7.3%~41.6%,种内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种群内和个体内3个层次,种群间的变异是所有叶功能性状种内总变异的主要来源;比叶面积与厚度、于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显正相关关系,硬度与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叶面积主要受年降水量和经度的影响,比叶面积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均温、海拔和最冷月气温.表明高山栲种内存在较大的变异,一个种群性状的平均值难以代表整个物种的性状;环境条件是影响种内变异的主要因子,不同的环境因子对种内变异的影响不同,分布区中部的生境不一定是最佳的,而分布区边缘的环境也不一定是贫瘠的;高山栲分布区内的不同种群通过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各自的生境,对于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杨建军苏文华王玲玲杨锐杨波张博睿
关键词:种内变异功能性状叶片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