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液相混合辅助低温制备Ca2Si5N8:Eu^2+荧光粉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液氨介质溶解原料金属Ca、Eu形成金属‐氨溶液,原料非晶硅悬浮于溶液中,通过液氨挥发使金属‐氨溶液产生过饱和,并以金属酰胺形式沉析在非晶硅表面,将这种液相混合处理的原料在常压1100℃保温6 h合成Ca2 Si5 N8:Eu2+荧光粉。采用XRD、SEM和PL光谱仪分别表征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微观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液相混合降低了荧光粉合成温度,在常压下1100℃保温6 h合成了结晶良好的Ca2 Si5 N8:Eu2+荧光粉;合成的荧光粉颗粒呈类球形且分散性较好;合成的Ca2 Si5 N8:Eu2+荧光粉激发峰为467 nm ,发射峰位于580 nm。
- 张梦菲刘凡张阳陈杰王耐艳
- 关键词:液相混合激发光谱
- 文化中介论之翻译实践
- 2007年
- 对于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我们早有同化与异化之说。但时至今日,同化与异化之争仍无客观的标准来定论。本文选取《时代周刊》一篇评论克林顿和盖茨的小品文,从“文化中介”的角度重新来探讨翻译中文化内容的处理。希望借此跳出同化异化的范畴,以文化中介为新的切入点来探讨文化的翻译问题。
- 张阳
- 关键词:翻译文化中介
-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蓝诗玲文学译介
- 2019年
- 让世界了解、认识当代中国,翻译就是构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国著名汉学家蓝诗玲(JuliaLovell)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是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译者为中心,把译作与原作进行和谐统一的译介方法。
- 张阳
- 关键词:生态翻译译者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
- 译者的文化感知与影视片名翻译之创造性——以Revolutionary Road的中译为例
- 2010年
- 电影片名不同译名的选择最终则取决于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者的文化感知力,即一种跨文化的感知能力。译者只有在具备了跨越源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的感知能力,深入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深层涵义,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结合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翻译出艺术性与商业性完美的影视作品。
- 张阳
- 关键词:译者影视片名翻译文化感知文化创造
- 中华典籍海外读者市场的生态解读及启示——以亚马逊《论语》英译本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论语》作为中华典籍的代表作品之一,迄今出版的英译本多达几十种。读者作为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消费群体对译本有着最终的审美评价和判断,译本是否为广大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是译本质量的重要评判价值标准。通过对亚马逊网站上《论语》各译本的数据采样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出在海外阅读市场中,为广大海外读者所关注的10种《论语》英译本,并通过分析其译本的读者阅读评论得出,不同的《论语》英译本有着不同的阅读群体,在典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 张阳
- 关键词:《论语》生态翻译
- 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被引量:5
- 2008年
- 马建忠在《拟投翻译书院议》中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一直以来都得到翻译界的好评。本文试图从现代语言学的语符、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来论述"善译"的等值观,指出马氏的"善译"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以文本为切入点的译论标准相异,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树立新的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张阳龚昭
- 关键词:等值翻译
-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礼”的英译
- 2011年
- 翻译的文化转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运用翻译文化转向的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化典籍《论语》中"礼"字的翻译,其目的在于向世人更加准确、全面地传递中华文化,力图真实的展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传递文化信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
- 张阳
- 关键词:翻译
- 从认知的角度看商务英语的隐喻翻译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商务英语新兴词汇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发现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实际上亦是一些认知概念隐喻在商务领域中的认知投射。这一认识可指导我们商务英语的翻译实践。
- 张阳
- 关键词:概念隐喻商务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