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洪珍
- 作品数:76 被引量:78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60例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4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 3D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 3DDCEMRA包括 4 4例病变血管和 16例正常血管。选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 3DFFE)序列 ,行3DDCEMRA检查 ,主要参数为TR 9毫秒 ,TE 3毫秒 ,翻转角 3 0° ,矩阵 12 8× 2 5 6,快速注射 0 2mmol/kg钆 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注射速度 1 5~ 2 0ml/s ,延迟时间依据病情而定 ,其中 3 6例 (病变组 3 4例和正常组 2例 )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 (IADSA)或 (和 )手术证实 ;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 3级评价 ,并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 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 5 7例 ,占 95 %。5 0例 ( 16例正常组与经手术、IADSA证实的 3 4例病变组 ) 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4 1%、87 5 %和 92 0 % ;假阳性 ,假阴性各 2例 ,病变程度高估 3例。 3 4例各类血管和相关病变的 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 (和 )手术符合率为 85 3 % ,主动脉及其主支病变则分别为 10 0 0 %和77 3 %。结论 3DDCEMRA是一种有效、微创技术 ,评价主动脉病变可与IADSA媲美 ,对主动脉主支病变与IADSA尚有一定差距 ,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和改善重建技术 ,有望能逐步替代IADSA。
- 宋金松刘玉清朱杰敏俞肖一凌坚严洪珍蒋世良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图像增强血管疾病
-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和MR影像对照分析被引量:6
- 1997年
- 本研究拟评估传统X线和MR成像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作用。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36个骶髂关节分别在一周内行X线和MR成像检查,对各影像按照修订的纽约标准进行分级评估,统计表明MR影像在骶髂关节炎诊断上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MR影像不仅在观察骨侵蚀方面优于X线检查,且可显示软骨改变及骨髓炎性水肿等征象,可作为X线检查的补充手段,有助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 冯逢余卫严洪珍蒋明
-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NMRX线强直性脊柱炎
- 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被引量:13
- 1995年
- 作者总结16例腹膜间皮瘤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16/16,100%),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13/16,81%)和腹膜结节(5/16,31%),大网膜(10/16,63%)和肠系膜受累(11/16,69%),盆腔肿块(9/16,56%),胸膜受累(7/16,44%)。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等肿瘤转移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 张涛严洪珍张铁梁贝濂刘鸿瑞黄荣丽王东徐家兴王振祥
- 关键词:腹膜肿瘤腹膜间皮瘤间皮瘤CT
-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肺癌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因绝大多数来自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故又名支气管肺癌,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青年人患肺癌的报道呈逐渐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因此,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势在必行,现将有关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新进展报道如下:
- 郭章留严洪珍
- 关键词:肺癌影像学
- 比较CT引导穿刺活检对肺内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比较研究CT 引导穿刺活检对肺内不同大小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的肺内结节,依大小将大于3cm 的列为大结节,小于3cm 的列为小结节。确诊率通过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价。并记录肺出血和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肺内大结节CT 引导穿刺确诊率为91% ,气胸发生率8 % ;肺内小结节CT 引导穿刺确诊率为90 % ,气胸发生率10 % 。结论 CT 引导穿刺活检肺内大结节,小结节确诊率是相同的。
- 刘巍杨宁严洪珍刘维牟文斌
- 关键词:肺肿瘤CT活组织检查
- 胸膜结节与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严洪珍冯逢
- 关键词:影像学特点CT
- 艾滋病(AIDS)的早期影像学表现
- 2008年
- 郭章留严洪珍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细胞功能不全性逆转录病毒
-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及评价被引量:41
- 1998年
-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便于分期和计划治疗。材料与方法分析26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的CT所见,着重观察病变的密度,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胸膜种植以及纵隔外转移情况。结果26例侵袭性胸腺瘤CT均显示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16例密度不均,肿块不规则侵犯邻近器官24例,主要表现在纵隔胸膜受侵7例,肺受侵9例,胸膜种植3例,心血管结构受侵20例,以及心膈角区和腹腔受侵3例。结论CT在显示胸膜、心包和肺实质侵犯方面极其有效,对病变范围可进行可靠的评价,常规CT扫描可进行准确的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
- 孙忠华于红刘恒顺严洪珍张淑荣
- 关键词:胸腺瘤纵隔肿瘤CT
- 正常人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附445例DXA测量分析)被引量:29
- 1998年
- 目的了解正常人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445例正常人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值,其中女性255例,平均年龄45.7岁;男性190例,平均年龄46.9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股骨近端各部位骨量峰值高于女性。男性各部位骨量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股骨颈骨量峰值位于20~39岁年龄组之间;Ward区值位于10~29岁之间;大粗隆区值位于10~19岁年龄组。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在70~79岁年龄组也有上升趋势。女性股骨近端各部位峰值虽与欧美女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股骨颈峰值骨量显著高于日本女性(P<0.05)。结论提供了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及变化特点,为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的研究积累了数据和资料。
- 余卫秦明伟徐苓田均平邢小平孟迅吾曹坚严洪珍葛秦生
- 关键词:股骨骨密度X线测量DXA
- 弥漫性气管、支气管狭窄变形的X线诊断被引量:1
- 1987年
- 气管、支气管的弥漫性狭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多数为罕见的疾病,它既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表现,也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部分表现,甚至是气管,支气管本身的弥漫性病变。
- 严洪珍任庆云
- 关键词: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