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强
- 作品数:50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疾病综合征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无甲状腺疾病病史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与甲状腺功能关系。方法 :使用放免法测定住院 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 38例老年正常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促甲状腺素 (TSH)、血清三碘游离甲状腺素 (FT3)和游离甲状腺素 (FT4 )水平。同步检测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和氧分压 (Pa O2 )。结果 :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 T3、F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 (P<0 .0 1 ) ,T4 、FT4水平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 (P<0 .0 5 ) ;重度 COPD死亡组 T3、T4 、FT3及 FT4 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组、对照组 (P<0 .0 1 ) ;血清T3、T4 水平与 Pa O2 呈正相关 ,T3水平与 Pa CO2 呈负相关 ;TSH在各组中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 COPD呼衰可导致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 ,并随病情急性加重 T3、T4 水平显著降低 ,随病情稳定而逐渐改善 ,反复感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 (ESS)重要原因 ,ESS是继发的、短暂的、可逆的。
- 梁铭海刘勇苏伟强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放免法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 低、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粤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低、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于粤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粤西地区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与对照组(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症状评分、睡眠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及6MW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差值相对更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睡眠低氧血症改善率分别为6.67%、30.00%,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粤西地区COPD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推广。
- 庞土富苏伟强许志成陈虹陈俊先温琼娜
- 关键词: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在常规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上,研究组给予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立止血,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停止咯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平均停止咯血时间(4±2)d,短于对照组的(6±2)d(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2%vs 25.00%,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庞土富苏伟强温琼娜陈虹马碧蔓
- 关键词:酚妥拉明立止血咯血临床疗效
- 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侵袭性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作为感染组,依据病原菌性质分为真菌组42例和细菌组58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水平(G试验),ROC曲线分析血浆及BALF的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浆、BALF的G试验情况。结果:真菌组患者血浆、BALF的G试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和细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ALF的G试验以10 ng/L为临界值时,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83%、89.73%、84.59%;血浆G试验以20 ng/L为临界值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47%、91.68%、84.43%;两者联合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92%、96.41%、93.28%。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比较,BALF的G试验<血浆G试验<两者联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及BALF的G试验水平变化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具有更为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黄耀光李伟杰苏伟强林辉斌陈虹温琼娜
- 关键词: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 亚热带沿海地区哮喘患者150例过敏原皮试结果分析
- 目的:为探讨粤西亚热带沿海地区海洋气候环境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的特点.方法:对本地区(湛江)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于病情缓解期或发作期并停用激素和抗过敏药后,予56种过敏原(分为吸入组、食物组、细菌组)皮试,以皮肤硬结直径5...
- 苏伟强李帝吟梁铭海林挥斌陈虹
- 文献传递
- 老年慢阻肺合并自发性气胸2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9
- 1996年
- 慢阻肺是老年病中常见病,通常情况下容易发生气胸而导致肺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而危及生命,及时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收集本院1985~1995年门诊及住院老年慢阻肺合并自发性气胸误诊20例,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60~79岁,气胸类型:张力型9例,交通型4例,闭合型7例。
- 苏伟强周宁黄洁珍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气胸误诊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究地奈德结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一般疗法),观察组40例(给予布地奈德结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炎症因子、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炎性反应均减轻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皆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水平,利于AECOPD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温琼娜陈俊先许志成苏伟强
- 关键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AECOPD
- 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被引量:3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水化、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间的疗效、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提高,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观察组的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347,P<0.05),治疗后12 h观察组的pH值、PaO2、PaC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能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有创通气及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 林辉斌李伟杰苏伟强黄耀光苏小勤陈秀桃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哮喘
- 动态监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意义
- 2019年
- 目的了解动态监测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急性加重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76例住院支扩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标准使用抗菌药物,而观察组依据PCT质量浓度使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的疗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和主要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需升级病例数、抗菌药物费用、总药费、其他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较低(P<0.01或0.05),抗菌药物使用和住院时间较短(P<0.01或0.05),但检查费较高(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指导支扩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可减少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暴露和医疗费用,同时可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 陈俊先温琼娜苏伟强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降钙素原动态监测
-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取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耀光林辉斌苏伟强陈虹
- 关键词:伏立康唑肺部感染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