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静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曲霉
  • 3篇储粮
  • 2篇淀粉
  • 2篇仪器
  • 2篇仪器法
  • 2篇葡萄糖氧化酶
  • 2篇微生物
  • 2篇面包
  • 2篇聚糖酶
  • 2篇黑曲霉
  • 2篇复合酶
  • 2篇Α-淀粉酶
  • 1篇单胞菌
  • 1篇低聚木糖
  • 1篇玉米芯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菌
  • 1篇添加剂
  • 1篇农户
  • 1篇品质改良作用

机构

  • 10篇郑州工程学院

作者

  • 10篇蔡静平
  • 4篇郭雷
  • 4篇黄淑霞
  • 4篇王海平
  • 3篇张晓云
  • 2篇张春燕
  • 2篇岳新叶
  • 1篇张敏
  • 1篇白旭光
  • 1篇刘淑君
  • 1篇王若兰
  • 1篇田书普
  • 1篇王钦宏
  • 1篇巩芳芳
  • 1篇朱利
  • 1篇卞科

传媒

  • 4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粮食储藏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假单胞菌ⅧT39壳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dexG 1 0 0柱层析 ,假单胞菌ⅧT 39壳聚糖酶被纯化了 1 9 72倍 ,SDS -PAGE鉴定为一条带 .试验表明 ,该酶为内切型水解酶 ,无CMCase活性 ,最适pH5 .6~ 6.0 ,最适作用温度 60~ 70℃ ,纯酶作用于可溶性壳聚糖的米氏常数为 1 67mg/mL ,最大反应速度为 2 5 6μmol/mL min .SDS PAGE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1 3× 1 0 3.Mn2 +、AL2 +、Co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Ag+、Cu2 +、Fe2 +、Fe3+、Zn2
蔡静平王钦宏
关键词:壳聚糖酶假单胞菌酶纯化酶性质
储粮主要危害性霉菌过氧化氢酶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从不同来源的储粮样品中分离了4株灰绿曲霉、3株白曲霉,将培养后菌体破碎得到的粗酶液分别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过氧化氢酶.对分离酶的主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左右,在水溶液中对热不稳定.酶催化适宜的pH范围为4~9,最适pH均在7 0左右,酶的Km值在33.3~41.7mmol/L范围,金属离子及化合物对酶活力的影响基本相同;1mmol/L浓度的Cu2+、Mg2+、Fe2+、Zn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1mmol/L浓度的巯基乙醇、Fe3+、Ca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1mmol/L的NaN3、Hg2+可使酶完全失活.该特性研究为酶学方法测定储粮霉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郭雷蔡静平王海平岳新叶张春燕
关键词:储粮灰绿曲霉过氧化氢酶酶学特性
仪器法与菌落计数法检测储粮微生物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18
2003年
研究了基于酶学原理的微生物检测仪检测法(简称仪器法)及平板菌落计数检测法(简称平板法)用于储粮微生物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仪器法和平板法对于霉菌孢子检测的检测敏感性相似,不同浓度梯度孢子悬液的检测值相关性参数分别为0 9987和0 9849;对粮堆中处于生长或死亡状态的微生物检测,仪器法可测定储粮中包括菌丝、孢子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平板法只能检测储粮中霉菌个体数量;用两种方法分别跟踪检测加湿至l8%水分,在22℃下储藏的小麦,仪器法可明显测出该小麦储藏2d后的微生物检测值变化,平板法则需8d以上.因此仪器法检测储粮微生物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平板法.
蔡静平
关键词:仪器法微生物检测敏感性
小麦增水调质与微生物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普通喷雾法对小麦进行增湿,结果表明,水分在5h内迅速向籽粒内部扩散,并逐渐趋向于籽粒水分的均衡,增湿温度、增水量和小麦品种对水分扩散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水分不超过12 4%的增湿小麦带菌量稳定;在低温储藏条件下,水分不超过13 9%的增湿小麦带菌量稳定.同时,采用着色法探讨了干、湿粮麦混合时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干湿比对混合麦的水分传递速率有影响.混合麦的总带菌量变化在同一比例的干麦和湿麦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不同比例的混合麦之间,随干湿比减小、储藏温度升高带菌量增加,霉变速率加快,储藏期变短.
王海平蔡静平郭雷
关键词:储藏
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本文主要探讨减少农户小麦储藏损失的方法。研究了农户各种储粮装具的性能 ,采用了各种简便易行的储粮方法进行农户实仓储粮试验。结果表明 ,传统的农户储粮装具性能较差 ,不能有效地利用储粮技术 ,年均储粮损失在 6%以上 ;新型储粮装具 ,尤其是PVC储粮囤 ,气密程度高 ,隔潮性能好 ,适合农户使用 ,配合适宜的储粮技术 ,可使年均储粮损失减少到
蔡静平白旭光黄淑霞王若兰卞科田书普
关键词:农户储粮减损储粮装具
以黑曲霉生产面包品质改良复合酶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从粮食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 1株可同时产生α 淀粉酶 (FA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的黑曲霉菌株。经试验表明 ,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稳定产生FAA 2 0 0u/mL以上 ,GOD 1 5u/ g以上。产生的 2种复合酶在pH 6~ 7下可表现最高酶活力 ,酶作用的适宜温度为 3 0~ 40℃ ,40℃下保温 3 0min酶活降低 5 0 %左右 ,在 60℃以上 2种酶均基本无活性 。
蔡静平张晓云黄淑霞郭雷王海平
关键词:黑曲霉面包添加剂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
储粮微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被引量:58
2004年
本文主要研究储粮微生物及新检测方法的特性和应用 ,首次提出了粮食微生物活性的概念。储粮微生物活性值既与粮食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有关 ,也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有关 ;检测值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靠性 ,对微生物引起的储粮品质变化有充分的前瞻性 ,可以为储粮处理设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物活性检测值每单位 (u)平均相当于灰绿曲霉ztw1菌株 3.3× 10 6 个分生孢子 ;将霉菌孢子在察氏和马铃薯两种不同培养液中培养 2 0h ,菌体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但微生物活性值分别提高了 98%和 839% ;将霉菌孢子置于纯水中 ,霉菌没有生长现象 ,但 2 0h微生物活性值可提高 1.3倍 ;检测不同体积储粮洗涤液的微生物活性值 ,其线性相关性非常显著 ,相关系数 (R2 )为 0 .9987。
蔡静平
关键词:储粮品质微生物活性霉菌孢子粮食微生物分生孢子储粮安全
种植食用菌综合利用玉米芯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主要研究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种植平菇苏引6号,并研究种植基质的综合利用。结果表明,四次采菇的收获总量达到培养原料重量的116.7%;第三次采菇后基质中的低聚木糖生成率以木二糖计可达原料的4.86%(干基);用10倍量的pH5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25℃浸提基质中的木聚糖酶可获得最高的收率,其中第二次出菇期间基质的木聚糖酶可达155.9U/g(干基)。
岳新叶蔡静平朱利张敏
关键词:食用菌玉米芯低聚木糖木聚糖酶
仪器法快速检测储粮霉菌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测定微生物的酶活性 ,快速检测粮食的微生物数量变化 ,监测储粮品质。结果表明 ,用该方法检测一个粮食样品的微生物含量只需 30分钟 ;用检测仪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检测灰绿曲霉、黄曲霉等危害储粮品质的霉菌数量 ,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2 值最低为 0 .9796 ,这表明两种方法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同样的用两种方法监测小麦在模拟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状况 ,其检测相关系数达 0 .995 ,属显著相关。
蔡静平黄淑霞张晓云刘淑君郭雷王海平
关键词:可靠性微生物数量检测仪
真菌复合酶制剂对面包品质改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研究利用酶作为添加剂改善面包制作的品质,结果表明,黑曲霉发酵产生的α-淀粉酶(FA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在正常面包加工的条件下可促进面包发酵、提高面团筋力、增加成品面包的体积;两种酶的复合应用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并可弥补葡萄糖氧化酶单一作用使面团延伸度下降的缺陷。
张晓云蔡静平巩芳芳张春燕黄淑霞
关键词:面包品质改良作用黑曲霉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