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糖耐量异常(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空腹血糖为5.6~6.1 mmol/L的IFG患者337例,检测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等资料,分析患者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337例IFG患者中46.6%(157/337)伴有IGT。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和正常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75.0%和63.1%(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水平是IFG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分别为:1.06(95%CI:1.03~1.08);1.11(95%CI:1.05~119);1.58(95%CI:1.23~2.09)。进一步对体重正常者发生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除年龄外,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为2.10(95%CI:1.29~3.43)。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约半数伴有糖耐量异常,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 左惠芬 刘冬青 商晓丽 张燕 许丽丽 林运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甘油三脂 体重指数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检验结果的真实与否对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其检验程序包括:标本的采集、运输、标本的前处理,标本的保存及对标本检验等。其中某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作者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生化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张燕关键词:生化检验结果 标本检验 统计分析 97例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细菌及药敏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常见细菌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等分组,取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并且感染的菌种存在多样性,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商晓丽 潘靖 张燕关键词:糖尿病 尿路感染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补体C_3、C_4变化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4例细菌性脑膜炎(化脑组)及18例病毒性脑炎(病脑组)患儿急性期CSF和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并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对照组CSF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化脑组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病脑和对照组(F=46.878,93.104,22.603,80.647Pa<0.01),病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2.化脑组CSF中补体C3、C4水平与其血清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6,0.129Pa>0.05)。结论测定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王俊萍 刘俊英 刘冬青 王霞 杨艳章 张燕 申鲁生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细菌性 脑炎 补体 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依据2010年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予洛伐他汀、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皮素(E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MDA、SOD、NO、ET、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DA、ET、NIHSS评分和HCY水平降低,SOD、NO、Barthe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可能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降低HCY,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有关。 张燕 李永梅 范永新 刘刚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依那普利叶酸片 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C反应蛋白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e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rate antigan19-9,CA19-9)和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46例大肠癌患者、158例阑尾炎和结肠息肉患者、76例健康者CEA、CA19-9、CRP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肠癌组和良性炎症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均升高,大肠癌组CRP显著低于良性炎症组,但大肠癌组CEA、CA19-9明显高于良性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ROC曲线比较CEA、CA19-9和CRP区分良性炎症组和大肠癌的能力,显示CRP的诊断价值优于CEA和CA19-9。利用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三者的诊断能力,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86。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和CRP可以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优于单项检测。 高建军 索晓慧 张燕 朱晓林 刘冬青 袁虎方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19-9 C反应蛋白质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中动脉血气剩余血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ICU 危重患者或者是NICU 危重患儿,由于病情严重或复杂多变,经常需要动脉血及静脉血分别作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等生化检验 [1],需多次、多管采血,这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很多不便[2].能否一次动脉采血,既做血气分析,又将血气剩余血用于生化检验?作者探讨其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张燕 刘冬青 左惠芬关键词:动脉血气 生化检验 危重患者 NICU 动脉采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6年 刘俊英 刘冬青 南静 王俊萍 杨艳章 张燕 申鲁生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S-100B蛋白 补体 脑损伤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入院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ET)水平。以血浆Hcy≥10μmol/L为基准,将患者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高水平组)67例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正常组)33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DA、SOD)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水平差异。采用超声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高水平组MDA、ET水平高于正常组,SOD、NO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关系密切,血浆Hcy水平越高,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越明显,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越不稳定,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张燕 李永梅 范永新 刘刚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 2006年 刘俊英 刘冬青 南静 王俊萍 杨艳章 张燕 申鲁生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细菌性 脑炎 S100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