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勇 作品数:17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NAc)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按逐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海洛因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以混合型为主,而对照组以单个不匀型放电为主,组间差异显著(P<0·05);海洛因依赖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频率以中频放电为主,而对照组以低频放电为主,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使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发生了改变。 张新勇 潘贵书 徐国强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神经元 伏核 隔核 动作电位 一种神经内科锻炼康复仪 本发明适用于康复辅助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锻炼康复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坐板,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滑槽两侧均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均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远离坐板的一侧转... 张新勇 周永 沈军电针对海洛因成瘾大鼠戒断后焦虑情绪及中央灰质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海洛因成瘾戒断大鼠情绪及中央灰质(periaqueductalgrey,PAG)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剂量递增方法,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简单随机抽样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成瘾组、戒断组、针刺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判断大鼠的情绪状态;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AGβ-EP的表达;观察戒断后,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对戒断大鼠情绪和PAGβ-EP表达影响。结果海洛因成瘾戒断后大鼠各项焦虑指标:开臂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OT%)、开臂进入次数占进臂总次数百分比(OE%)、探头次数[分别为(12.5±4.3)%,(17.1±6.7)%,(5.7±2.0)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8±8.7)%,(32.4±6.0)%,(12.2±4.0)次],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3,0.018,0.003),β-EP表达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206.1±23.1)高于对照组(186.2±1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1);戒断组大鼠给予针刺后OT%、OE%、探头次数各项焦虑指标值[分别为(26.5±8.7)%,(31.8±7.7)%,(9.9±3.1)次]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920,0.816,0.122),β-EP表达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185.3±11.4)与对照组(186.2±15.3)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P=0.891)。结论针刺能减轻戒断大鼠的焦虑情绪且具有促进PAG内源性β-EP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改善戒断大鼠的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机制之一。 王桂华 潘贵书 张新勇关键词:海洛因 成瘾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Β-内啡肽 毁损海洛因依赖大鼠伏隔核对戒断症状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毁损海洛因依赖大鼠伏隔核(NAc)对戒断症状及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①海洛因依赖组(实验组)按逐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首日每次剂量3mg/kg,雌雄不拘,每日2次,连续9天皮下注射海洛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②毁损NAc:毁损电极插入NAc,通直流电进行毁损。实验组大鼠20只,分为实验Ⅰ组(海洛因依赖组)和实验Ⅱ组(依赖后行NAc毁损),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20只分为对照Ⅰ组(NAc未毁损组),对照Ⅱ组(NAc毁损组),每组10只。比较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戒断症状的变化;③β-EP检测: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大鼠取躯干血置入抗凝试管中,混匀离心,放射免疫法测定4组大鼠血浆β-EP水平,比较各组大鼠血浆β-E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戒断症状:毁损大鼠NAc后,除湿抖症状外,其他戒断症状均较毁损前减轻(P<0.01);②血浆β-EP:与对照Ⅰ组比较,实验Ⅰ组血浆β-EP水平下降,对照Ⅱ组血浆β-EP水平上升(P均<0.05);实验Ⅱ组血浆β-EP水平上升,与实验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毁损NAc后,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减轻;NAc参与β-EP水平的调节。 张新勇 潘贵书 徐国强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伏隔核 Β-内啡肽 毁损海洛因依赖大鼠伏隔核对大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毁损海洛因依赖大鼠伏隔核(NAc)对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海洛因依赖组(实验组)按逐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毁损电极插入大鼠伏隔核行直流电毁损。结果伏隔核毁损后,戒断症状:实验一组(海洛因依赖未毁损伏隔核)与实验二组(海洛因依赖毁损伏隔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伏隔核毁损后,水迷宫找平台潜伏期实验一组与对照一组(未毁损伏隔核)比较无差异,实验二组与对照二组(毁损伏隔核)比较无差异;两毁损组(实验二组与对照二组)分别与未毁损的实验一组、对照一组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跨台次数两毁损组分别较实验一组与对照一组明显减少(P<0.05)。探究行为两毁损组分别较实验一组与对照一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毁损伏隔核,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减轻、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探究行为兴奋性降低。 张新勇 潘贵书 徐国强 王桂华 秦伟关键词:海洛因依赖 水迷宫 依达拉奉治疗脑干出血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干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 d。2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断其疗效,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 d、14 d和21 d ESS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14 d和21 d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治疗脑干出血并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 张新勇关键词:脑出血 脑干 依达拉奉 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0)、(1-4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1-4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Aβ(1-42)水平,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狭窄组血清Aβ(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Aβ(1-4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脉狭窄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高于中年亚组(P<0.05)、血清Aβ(1-42)水平与中年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与中年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β(1-42)水平明显高于中年亚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水平显著升高,老年患者更明显;血清Aβ(1-42)水平显著降低。 周永 赵连东 林森 赵颖 张新勇关键词:动脉狭窄 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有效且安全性好。 张新勇 杨光 赵连东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β1-40、Aβ1-4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Aβ(1-40)、Aβ(1-42)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4例,将其分为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依达拉奉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日,每日2次,共治疗14天;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其他治疗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抽取静脉血进行Aβ(1-40)、Aβ(1-42)水平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依达拉奉组血清Aβ(1-40)为1.87±0.39,对照组血清Aβ(1-40)为1.83±0.4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91)。治疗前依达拉奉组血清Aβ(1-42)为1.43±0.26,对照组血清Aβ(1-42)为1.45±0.29(P=0.675),治疗后3、6W,依达拉奉组Aβ(1-40)水平逐步降低(1.79±0.35 vs 1.34±0.21,P<0.05)。依达拉奉组Aβ(1-42)于治疗后3W升高(1.61±0.32,P<0.05)。对照组Aβ(1-40)和Aβ(1-42)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前两组Aβ(1-40)/Aβ(1-42)比率无差异(依达拉奉组1.365,对照组1.314,P=0.582),治疗后3、6W依达拉奉组Aβ(1-40)/Aβ(1-42)比率逐步降低(1.17,0.89),对照组Aβ(1-40)/Aβ(1-42)比率于治疗后3W明显增高(1.58,P=0.048),其后下降,但仍大于治疗前水平。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后血清Aβ(1-40)水平,降低血清Aβ(1-40)/Aβ(1-42)比率。 赵连东 周永 翟其金 赵颖 张新勇 林森 徐格林关键词:脑梗死 依达拉奉 脑低灌注患者检测血浆β淀粉样蛋白1-40和1-42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CHP)患者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Aβ1-42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以ELISA法,检测44例经CT血管成像确定狭窄程度<70%的脑低灌注患者和40例同期对照(HC)者的血浆Aβ1-40和Aβ1-42水平。结果 CHP组血浆Aβ1-40和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HC组,而Aβ1-42水平则明显低于HC组。Aβ1-40和Aβ1-42是与血管狭窄相关的独立因素(R2=0.923,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导致CHP患者血浆Aβ1-40升高和Aβ1-42降低,对其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林森 赵连东 周永 赵颖 张新勇关键词:脑低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