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迎新 作品数:52 被引量:39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历史地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2011—2015年江苏省恙虫病诊疗情况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疗机构在恙虫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2011—2015年江苏省大疫情系统的恙虫病报告卡,描述不同级别医院(乡级、县级、地市级和省级)报告病例占比及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级别医院报告病例的时间、地点及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2011—2015年江苏省恙虫病报告以县级医院为主,占56.2%;地市级医院报告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2.5%上升为2015年的15.8%;随医院级别提高,发病到诊断时间越长,均值由乡级医院的5.8 d到省级医院的10.4 d。结论江苏省不同级别医院对恙虫病的认识存在差异,基层医疗机构对恙虫病认识不足,需加强对其进行培训及健康教育。 辛化雷 张永杰 祖荣强 裴迎新关键词:恙虫病 诊疗 一起肠炎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核实疫情、了解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波及范围、查明致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并搜索病例,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开展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剩余食物样品等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菌株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分析。结果发现73例病例,罹患率26.4%(73/276)。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72/72)、发热68.1%(49/72)和腹痛66.7%(48/72)为主,平均潜伏期30 h左右。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食用9月20日晚餐中的烤鸭(OR=3.5,95%CI:1.6~7.6)增加了发病的风险。7份肛拭子、3份便样、2份环境样本(蔬菜和生肉案板)以及2份食物样本(9月21日早餐鸡蛋和小菜)中检出肠炎沙门菌阳性,对14株菌株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100.0%同源。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规范食堂卫生操作流程,提高卫生意识,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倪文思 李蕾 刘翔 裴迎新 袁秀娟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肠炎沙门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现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居民垃圾分类认知现状和垃圾投放实际情况,为促进下一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各选取3个小区进行调查,并通过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垃圾桶主要以二分类设置为主,居民知晓率为56.8%,83.3%的垃圾投放点有明显且清晰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识,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性质(F=6.11)和对垃圾分类质量的影响(t=-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物业人员访谈结果显示,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结论大部分垃圾投放点设置合理,卫生条件良好,厨余垃圾投放好于其他垃圾;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有待提高,居民主动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物业管理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尚有欠缺。 魏松庭 陆润泽 孙炜玮 王琪 王明哲 杨春龙 吴晓旻 张丽杰 裴迎新 庄茂强 杨仁东 徐义超 马会来关键词: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生趋势,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黑龙江省2004年~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传染病。在所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学校、托幼机构占比例较大,多集中于8~9月。结论应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王晓平 裴迎新 刘彦成 闫世春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了解201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7年棘球蚴病病例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QGIS3.4.2软件绘制病例分布地图。结果 2011-2017年报告棘球蚴病病例总数为543例,各年病例数分别为117、89、 69、 81、 62、 62和63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 <0.05),由2011年的0.48/10万下降至2017年的0.25/10万。共确定了25个棘球蚴病流行县,报告的397例为流行县的本地感染病例,占73.11%。全区12个盟(市)的74个县均有报告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为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分别为5.14/10万和2.42/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255例,女性288例,男女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97/10万、 2.41/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49岁年龄组的报告病例数最多(128例, 31.50%);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30~59岁,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4.03%(402/543)。报告病例中,牧民、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群较多,分别为192例、 131例和11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36%、 24.13%和20.44%。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呈散发分布,主要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为主,女性、青中年、牧民为高发人群。 宋健 裴迎新 郭卫东 姜晓峰 王立英关键词:棘球蚴病 美国应对肺炎链球菌疾病的策略及启示 被引量:1 2013年 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从意义上很难区分,实质上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一些平时无明确传染源的条件致病菌和引起免疫低下人群感染的疾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的范畴,并且有一些疾病给人群造成很严重的威胁.传染病的监测是所有国家疾病监测的重点,由于肺炎链球菌可以造成脑膜炎、骨髓炎以及菌血症性肺炎等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美国则在传染病监测的基础上,对肺炎链球菌疾病也开展了主动监测,目的是对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评估肺炎链球菌疫苗在婴儿及老年人中应用后对疾病负担及耐药性的影响. 裴迎新 曾光关键词:肺炎 疫苗 2006-2015年江苏省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恙虫病的流行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江苏省恙虫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5年江苏省恙虫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5 5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0/10万,2006-2010年发病较平稳,2011-2015年发病呈上升趋势(χ~2=4 264.225,P<0.001);秋冬季为发病高峰期,10月和11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5.91%(5 305/5 531)。女性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χ~2=22.482,P<0.001),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女性以65~岁年龄组最高,男性以75~岁年龄组最高;60~69岁年龄组、70~79岁年龄组和80~8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构成比逐年升高(χ~2=8.072,P=0.005;χ~2=14.491,P<0.001;χ~2=12.356,P<0.001)。盐城市年均发病率最高(3.50/10万),其次是泰州市(2.78/10万),2006-2010年各地区发病率较低且平稳,2011年起各地区发病率开始上升并且呈扩散趋势,江苏北部和中部地区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南部地区明显。结论江苏省恙虫病发病水平较高,从2011年起上升趋势明显,疫区不断扩大,且发病呈现女性病例明显增加和高龄化,建议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以降低发病水平。 辛化雷 张永杰 胡建利 孙军玲 裴迎新 祖荣强关键词:恙虫病 地方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实施效果定性调查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省、市、县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s ,FETP)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定性研究提纲,对地方FETP项目负责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对每个项目随机选择10名毕业学员,使用培训效果个人评估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5个FETP项目负责人均认为开展FETP培训非常有必要。28个认为成功,6个认为不成功,1个因项目刚成立未能评估。成功表现在学员能力提高,项目获得社会、业内和政府的认可,项目有长期财政和政策支持。不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缺乏经费支持,领导不重视;缺乏优秀的指导教师;学员受常规工作影响未能完全投入到现场实践培训。学员认为培训后个人从不同侧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比例为83%~97%。结论地方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中国初具一定规模,一些项目开展较为成功,但各地培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对地方FETP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切实保证FETP培训成为学员在训期间的优先工作,以提高地方FETP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刘慧慧 张丽杰 施国庆 裴迎新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 疫情爆发调查中难点的探讨 2004年 王晓平 孙凤文 裴迎新 姜晓梅关键词:疫情 流行病学 传染病 公共卫生 “自疑HIV感染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自疑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心理健康促进的建议和措施。方法网络招募"自疑HIV感染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对自愿参加的39例"自疑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对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自疑HIV感染者"SCL-90的9个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阳性项目的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β=0.60,t=4.50,P<0.001)进入回归方程,Y=71.99+31.13×D1(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F=20.29,P<0.001)。结论 "自疑HIV感染者"存在广泛且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过多使用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庞宇 曾光 范丰梅 韩晶 裴迎新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