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民

作品数:10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手术
  • 2篇愈合
  • 2篇切口
  • 2篇外固定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跟骨
  • 2篇跟骨骨折
  • 2篇骨折愈合
  • 2篇股骨
  • 2篇固定术
  • 1篇单臂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损伤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运
  • 1篇延迟愈合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机构

  • 8篇新泰市人民医...
  • 3篇济南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徐建民
  • 3篇宋绪栋
  • 2篇李娟
  • 1篇王恒孝
  • 1篇谢进
  • 1篇安宏强
  • 1篇赵成
  • 1篇王兆朋
  • 1篇于超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持骨器在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的管状骨骨折复位固定的持骨钳———精确导向防滑持骨器。[方法]精确导向防滑持骨器应用到129例四肢骨折的手术整复中。[结果]术后四肢骨折129例完全整复,骨折线模糊,外形满意,后期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效果良好。[结论]精确导向防滑持骨器把持方便、牢固,手术定位更加准确,从而使手术质量及效果得以保证。
徐建民宋绪栋
关键词:骨折钢板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整复
单臂三维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多段骨折23例报告
2002年
宋绪栋李娟徐建民
关键词:病例报告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徐建民谢进
关键词:手术治疗颈椎后路手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26例腘动脉损伤的诊疗体会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6例不同类型的腘动脉损伤的病人,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26例随诊15个月,20例功能恢复良好,3例出现肌肉萎缩并部分肌肉功能丧失,3例截肢。[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分型治疗是治疗腘动脉损伤的关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徐建民
胫骨外固定支架与股骨干坚强内固定治疗漂浮膝被引量:7
2000年
Xu Jianmin,Song Xudong, Zhao Cheng,Yin
徐建民宋绪栋赵成殷西川
关键词:胫骨骨折股骨骨折漂浮膝
关于不良应力干扰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方法 :随诊病例 40例 ,了解初次治疗及再次术后情况。结果 :不当的功能锻炼产生不良应力干扰了股骨远端骨折愈合。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应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
徐建民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功能锻炼
皮瓣血运PPG监测在跟骨骨折两种外侧切口应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PPG监测跟骨骨折传统L型与改良外侧切口的血运变化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探讨改良切口的优越性,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比较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行外侧传统L型切口及改良L型切口手术内固定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 d选择切口的6个对应点(A、A1,B、B1,C、C1)作为PPG监测点,并与健侧比较,了解皮瓣血运情况。同时,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在B点及B1点的PPG监测要较改良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切口愈合传统组比改良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不愈合情况与术后2 d PPG监测呈正相关。[结论]经PPG监测,改良切口组对皮瓣的血运影响小于传统切口组,切口愈合率高于传统切口组,PPG监测结果接近正常者,切口均完全愈合,切口不愈合率与PPG的早期监测结果呈正相关,PPG监测可早期预测切口的不愈合情况。
徐建民安宏强
关键词:PPG跟骨骨折改良切口传统切口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利用兔骨折动物模型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三者在骨折愈合中的相互关系及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骨折局部注射BMP-2,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X线片、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折愈合局部BMP-2、TGF-β1及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注射BMP-2的实验组兔的骨痂生长、骨质重建、髓腔再通均早于对照组;两组间影像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造模后1、2周BMP-2、TGF-β1、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BMP-2、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吸光度值实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5、7周时,两组间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MP-2通过促进TGF-β1及VEGF的表达,可促进血管的再生,提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促进骨折愈合。
徐建民王兆朋王恒孝
关键词:骨折愈合
58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对 58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FBSS)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 1 995~ 2 0 0 1年在我院进行腰椎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 ,对其中 58例FBSS的原因系统分析。结果 :总结出 9种FBSS的原因。结论 :在进行腰椎手术中 ,如能尽量避免以上 9种引起FBSS的原因 ,将极大提高手术者的诊疗水平。
徐建民李娟
关键词: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因素
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的98例106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其中改良外侧“L”型切口组(A组)51足,传统“L”型切口组(B组)55足。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评价术后足踝功能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无神经损伤、骨髓炎。A组4足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皮肤愈合。2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1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功能,优38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2.1%,皮肤坏死率7.84%。B组13足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后皮肤愈合。3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2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36例、良10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3.6%,皮肤坏死率23.6%。两组患者术后足踝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肤坏死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术后足踝功能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并且可以明显减少皮肤坏死的发生,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掌握熟练手术技术。
徐建民于超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临床对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