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60 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柞蚕
  • 6篇杂种
  • 6篇天蚕
  • 5篇多角体
  • 5篇多角体病毒
  • 5篇杂种优势
  • 5篇水稻
  • 5篇酶活性
  • 5篇病毒
  • 4篇性状
  • 4篇夜蛾
  • 4篇杂交
  • 4篇甜菜
  • 4篇甜菜夜蛾
  • 4篇经济性状
  • 3篇毒力
  • 3篇幼虫
  • 3篇园林
  • 3篇扫描电镜
  • 3篇饲料

机构

  • 58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辽宁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辽宁林业职业...
  • 2篇沈阳市东陵区...
  • 2篇东京农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黑龙江省气候...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辽宁省蚕业科...
  • 1篇辽宁省动物疫...
  • 1篇山东省蚕业研...

作者

  • 60篇张涛
  • 33篇秦利
  • 12篇高玉章
  • 9篇刘彦群
  • 8篇殷红
  • 8篇杨瑞生
  • 7篇王学英
  • 7篇石生林
  • 6篇聂磊
  • 6篇李群
  • 5篇姜义仁
  • 4篇王玲玲
  • 4篇李悦
  • 3篇黄国坤
  • 3篇吴玉澄
  • 3篇冯绳祖
  • 3篇徐艳聆
  • 3篇郭巍
  • 3篇李俊
  • 3篇张弛

传媒

  • 15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蚕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昆虫知识
  • 2篇中国蚕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新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稻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估算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一阶微分光谱能够更好的估算APAR,它与APAR在769nm处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5218;5种植被指数所选的最优波段组合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67以上,其中以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758,781)估算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7585。
辛明月殷红张涛张美玲
关键词:水稻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
ApNPV侵染对柞蚕蛹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O活性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2173.5U·mL-1。雌、雄蛹间酶系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程度不同,雌蛹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雄蛹。
石生林张涛李群王学英
关键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酶活性
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教学手段和方式也需与时俱进,而教学重点则应落在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资源配置、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提出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张涛殷红徐明洁李秀芬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渍害指标构建及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为厘清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渍害的评价指标及变化特征,该研究利用东北地区164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和历史灾情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玉米春季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温度对渍害等级的影响效应,建立当量降水量和当量温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渍害等级指标,探讨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渍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玉米春季渍害指标验证基本一致率达82%,能较好地反映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出苗期渍害的实际受灾情况。2)1981—2020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出苗期渍害的发生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高发区集中在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以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渍害频率最高可达45%,轻度渍害发生范围明显扩大;玉米不同程度渍害发生频率存在差异,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3)玉米渍害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其中2001年、2002年、2004年为显著突变年。研究结果能够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渍害灾变机制和时空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王营徐明洁辛明月罗新兰张涛潘学标纪仰慧殷红赵媛媛隋明
关键词:作物渍害降水春玉米
中华大刀螳生长回归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6年
调查了中华大刀螳不同龄期的头壳及其他体躯结构生长情况,建立了中华大刀螳龄期与头壳、前胸、触角和体躯间单对数形式、指数形式的生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头壳等体躯结构随着龄期的增长呈指数生长,即中华大刀螳龄期与头壳宽度、前胸背板、触角以及体长的对数呈直线关系;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吻合度均较高,其中以头壳的吻合程度最好。
杨瑞生武琳秦利张涛徐艳玲
关键词:理论值
树种的选择在沈阳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树种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城市生态建设的成败.通过对当前沈阳市园林绿化现状的分析,指出沈阳绿化中存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利影响,植物生态群落单调,乔灌草比例失衡.提出沈阳生态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的方法,以生态学特性为基础,因...
李悦张涛
关键词:树种选择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文献传递
一种雄性动物采尿装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雄性动物采尿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橡胶皮剪成梯形后,将梯形橡胶皮的两个侧边粘贴牢固,得到采尿器外壳橡胶皮圆台;(2)将无纺棉和淋膜无纺布采用针线缝制在一起后,浸渍抗菌液后,自然晾干处理,得...
韩小虎高庆田陈泽良姜凤华刘宝山姚龙泉张涛王芬杨国丽黄建李峰杜方原姜峰
酯酶活性与柞蚕部分经济性状的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幼虫消化液酯酶活性与中肠酯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消化液酯酶活性与全茧量、蛹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中肠酯酶活性和茧层率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卵的酯酶活性与茧质性状呈高度正相关。酯酶活性与茧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的强弱表现也一致。因此 ,可以认为F1 代消化液酯酶和中肠酯酶活性的提高 ,是茧质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原因之一。酯酶活性可用来预测F1 代的茧质性状的优劣。
刘彦群张金山秦利张涛石生林王学英鲁成
关键词:柞蚕酯酶酶活性经济性状茧质
天蚕微孢子虫病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对天蚕(Anthcraca yamamai)微孢子虫病的发生、病征、传染途径、病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蚕微孢子虫病病蚕衷现出明显发育缓慢、蚕的体表出现褐色渣点,在气门线附近较密集和明显;天蚕微孢于呈长椭圆形,孢子长3~4.5μm,宽1.5~2.25μm,孢子无色;折光性强,孢子比重大于水;天蚕微孢子虫病的传染途径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天蚕微孢子虫病与柞蚕微粒子病能够通过食下互相传染.
刘淑敏高玉章张涛秦利冯绳祖
关键词:天蚕微孢子虫病
天蚕、柞蚕及种间杂种F1代卵壳的超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天蚕(AntheraeaYamamai),柞蚕(AntheraeaPernyi)及种间杂交F1代卵壳的表面及断面构造。结果表明:F1代卵壳颜色及形态相似于天蚕,受精孔数目F1代与天蚕相似为7~10个,略少于柞蚕。其中柞蚕(♀)×天蚕(♂)卵的受精孔部分排列为2轮,这在昆虫卵中还不多见。卵壳断面大致可区分为3个层次:外层较厚呈海绵状;中层最厚呈片层状,较致密;
黄国坤秦利张弛张涛高玉章吴玉澄
关键词:卵壳扫描电镜天蚕柞蚕种间杂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