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政治法律更多>>
- 日本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三种论调被引量:5
- 2013年
- 对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亚洲主义"两大思想流派最初均在"中国亡国观"的基础上就对外战略问题应采取与列强合作"分割中国",还是应在"中日提携"的基础上"保全中国"而展开论争。随着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形成,二者均倡导"列强共管论","脱亚入欧"派主张的"携欧侵亚"成为国家的主要战略,并与"中国亡国观"一起成为此后日本实施一系列侵华政策的指导思想与认识根源。
- 王美平
- 关键词:民族危机
-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东北问题--中、日学会的交锋被引量:9
- 2008年
-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亚太地区民间团体组成的一个旨在维护国际秩序的非政府组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该组织分别召开京都会议和上海会议,就中国东北问题进行了激烈论争。日本学会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遏制中国学会的积极活动,为日本的侵略政策辩解,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成为日本政府的御用工具。中国学会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有理、有利、有节地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使会议成为"无硝烟的战场"和中日国联大论战的预演。会议虽未就东北问题达成共识,但对国际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 王美平
- 关键词:中日关系
- 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被引量:11
- 2008年
- 自古以来,日本对华观的基调是仰慕和学习,但在晚期封建社会的江户幕府中后期,仰慕型对华观遇到挑战。中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至甲午战败期间,日本的对华观又经历了从仰慕到平视、再由平视到蔑视的转化过程。本文依据基础史料,以日本近世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期间对华观的演变为"纵轴",系统地考察梳理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变动的轨迹,并以两国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等影响其对华认识的主要因素为"横轴",分析了不同阶段对华观的特征及其变化的深层动因,进而探究了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思想根源。
- 杨栋梁王美平
- 中国近代国民国家形成期日本的对华认识——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 近代日本的对华认识及其行动不仅梗阻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还撬动了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研究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的对华认识,有助于从思想层面深度解剖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把握日本对华认...
- 王美平
- 文献传递
-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大陆浪人的对华认知与行动被引量:1
- 2012年
-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大陆浪人对革命派的支持,客观上推进了中国革命。但是这些浪人的对华认知与行为动机不尽相同,宫崎滔天是能够抛开国家观念、无私援助中国革命的国际主义者,而且表里如一且善始善终;内田良平和北一辉是国权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在"援革"浪人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他们是带着扩大在华权益或把中国拉入日本主导的反欧美列强阵营的思想动机去"支持"中国革命的,因此在革命遭遇挫折后退出。
- 杨栋梁王美平
- 关键词:北一辉
-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被引量:26
- 2012年
- 近代日本的对华观与侵华战争密切相关,挖掘和梳理当时的日本各大报刊、从军日志、政论意见书等相关资料为充实此项研究提供了充分证据。甲午战争前夕精英阶层产生的对华优越感,是日本敢于开战的精神驱动;战争的结局及舆论界的侮蔑性报道,致使民众的主流对华观完成了从"仰慕"中国到"蔑视"中国的逆转,从而为日本继续制定侵华政策提供了社会基础;日本对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促使其"蔑华观"定型固化,并演化为长期实施侵华政策的认识诱因;"蔑华观"在政界则升级、病变为"侵略客体观",并被嵌入对华决策的制度框架,进而衍生为不断推行侵华政策的思想根源。
- 王美平
- 关键词:报刊史
- 北伐期间日本的“满蒙观”与“九·一八”事变
- 2012年
- 北伐时期日本面对东北亦将被统一于中国中央政府之下的局势,出现了"满蒙放弃论"、"满蒙相对论"与"满蒙领有论"3种不同的政策主张。"满蒙放弃论"由于承认中国的民族主义觉醒、重视中国全局的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帝国主义,在近代日本对华政策史上留下了理智克己的一笔,但其力量有限未能成为主流。"满蒙相对论"虽也承认中国的民族主义觉醒并重视"经济扩张"手段,但却不能放弃帝国主义,最终沦为武力侵略者。"满蒙领有论"则奉行武力主义与强权主义,成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
- 王美平
- 甲午战争后:“中国亡国观”的形成与发展
- 2011年
- '中国亡国观'体现了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显著特征,也是其发动十五年战争的思想鸦片。在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民族危机深化期,日本形成了以'蔑华观'、'东洋盟主观'、'中国终将亡国观'、'侵略客体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亡国观'。在辛亥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日本不仅未能修正'中国亡国观',而且在'封建王朝更替'论的基础上,普遍否定中国建立近代国家的前途。在国民大革命中,'中国亡国观'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动,日本围绕中国的统一问题除'不可统一论'外,还产生了'有限统一论'与'全面统一论',然而前者成为其制定'、武力侵华'方针的认识基础,日本据此发动了十五年战争。
- 王美平
- 关键词:甲午战争
- 日本“早期亚洲主义”思潮辨析--兼与盛邦和、戚其章先生商榷被引量:14
- 2009年
- "早期亚洲主义"的思想箩筐中存在着朴素、策略和征服三种类型,朴素型和策略型思潮形似而质不同,策略型与征服型思潮目标相似而手段不同。而在近代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变化及其相互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早期亚洲主义的各种思潮又处在不断摸索和变动的"流动状态"。朴素型亚洲主义弥足珍贵,但策略型亚洲主义和征服型亚洲主义却是主导近代日本对外行动选择的主要思想源。对于国内学界关于早期亚洲主义是否发生"变异"的争论,本文提出了有变亦有不变的见解。
- 杨栋梁王美平
- 关键词:思潮
- 近代日本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及其影响
- 2012年
- 明治维新到辛亥革命前,日本各界在通过侵略中国维护日本的国家独立、国防安全以及实现'海外雄飞'战略上并无显著分歧,而进入大正后到'九·一八'事变期间,其对华政策却发生了分化,这体现在北伐期间出现的'武力扩张'、'协调扩张'与'放弃帝国主义'三种论调上。日本学界一般将上述政策分化归结于日本的民主化运动。
- 王美平
- 关键词:辛亥革命北一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