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性状
  • 4篇栽培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4篇小麦
  • 3篇栽培技术
  • 3篇主要农艺性状
  • 3篇白菜
  • 3篇大白菜
  • 3篇大豆
  • 2篇氮肥
  • 2篇优质强筋
  • 2篇优质强筋小麦
  • 2篇育种
  • 2篇直播
  • 2篇品质性状
  • 2篇平菇
  • 2篇强筋
  • 2篇强筋小麦

机构

  • 24篇新乡市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24篇王玲燕
  • 15篇朱红彩
  • 11篇马海涛
  • 8篇窦士树
  • 7篇黄金华
  • 5篇张素平
  • 4篇赵建选
  • 4篇范永胜
  • 3篇原让花
  • 3篇殷春渊
  • 3篇李习军
  • 3篇夏彦莉
  • 3篇王和乐
  • 3篇胡晓强
  • 2篇胡秀明
  • 2篇李峰
  • 2篇蒋志凯
  • 2篇王书玉
  • 2篇王映红
  • 2篇任福森

传媒

  • 5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中国蔬菜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瓜菜
  • 1篇种业导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淀粉型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3年
在薯类加工产业中,优质淀粉型甘薯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介绍了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甘薯品种的选择、茎尖的剥离与培养、病毒的检测、脱毒苗移栽和扩繁;总结了适合河南省淀粉型甘薯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包括重施基肥、机械化起垄、合理密植、化学除草、机械收获等。
李军利王玲燕胡晓强朱红彩马海涛陈曦吴家静
关键词:种苗繁育
15份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及相关性分析
2024年
通过鉴定15份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分析相关性,旨在为新乡市大豆生产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运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15份大豆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份大豆品种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株有效荚数次之,遗传变异丰富,主茎节数变异系数最低,最为稳定;单株平均粒重与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
陈曦李军利吴家静胡晓强王玲燕朱红彩李中敏韩清新李栋
关键词:大豆主要农艺性状
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比较试验的20个品种的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探索河南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豆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夏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其次是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这一结果可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筛选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窦士树马海涛朱红彩王玲燕张素平李军利郑秋道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河南省主栽高产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了解花生高产品种的遗传特性,可以为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河南省主栽的不同类型的28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花生10个农艺性状(主茎高度、侧枝长度、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单株生产力)和4个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揭示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秕果数、结果枝数、饱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的的变异系数较大,指标值分别为46.65%、40.89%、30.13%和26.13%,品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62%~17.83%,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侧枝长度和结果枝数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度和饱果数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4个主要性状可聚为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8.1380%。多元回归、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总分枝数(X_(3))、结果枝数(X_(4))和饱果数(X_(5))与单株生产力(Y)具有明显的线性效应,最佳多元回归方程为Y=13.0678-1.8381X_(3)+1.1653X_(4)+1.2410X_(5),总分枝数为负效应因子,结果枝数和饱果数为正效应因子。
王玲燕刘艳丽蒋福稳赵治军黄金华
关键词:花生农艺性状品质性状通径分析
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粳稻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2024年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稻区粳稻品种的品质特性,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品种。以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河南不同稻区不同年份稻米品质之间的差异及其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对近6年河南稻区参试的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加工品质的变异系数以出糙率最小1.92%,整精米率最大13.04%;外观品质变异系数以垩白度最大为79.13%。豫南组以粒形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小16.24%,沿黄组以粒长变异系数最小4.13%;蒸煮食味品质两组表现一致。主成分分析发现,豫南组提取4个主成分因子,沿黄组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品质指标聚类分析可把参试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优质群品种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夏彦莉王玲燕殷春渊窦士树闫春霞闫政敏
关键词:粳稻
河南道地药材研究进展
2024年
河南省以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中药材研究的重要区域,其道地药材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药效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作者从种植规模与品种特色、产业链发展、科技支撑与研发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总结了河南道地药材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河南省道地药材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徐鹏亮申思洋彭东李习军李连珍朱红彩马海涛王玲燕
关键词:道地药材
大白菜春露地横拉膜直播新技术
2018年
春大白菜露地覆膜栽培一般采用顺垄覆盖地膜,横拉膜直播新技术则将顺垄覆膜改为与垄垂直的横向覆膜,垄沟、垄背全膜覆盖。该技术可改善田间生长小气候、节约生产成本,产品提早上市。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春季大白菜生产面积越来越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河南省新乡市春季大白菜栽培模式主要有日光温室或阳畦育苗移栽、小拱棚直播、地膜直播、露地直播等,近年来,
张素平原让花黄金华王玲燕朱红彩董彦琪
关键词:大白菜耐抽薹
不同氮磷钾含量复合肥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选择新乡市3个大白菜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品种和硫酸钾复合肥运筹对大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包23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较优。所有参试品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P∶K为18∶5∶22)做底肥均可显著增加大白菜产量,不同程度提高其蛋白质、粗纤维和Vc含量,对可溶性糖影响较小。
张素平李贞霞王玲燕朱红彩原让花黄金华马海涛李明卫
关键词:大白菜品种硫酸钾复合肥
新麦系列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综合分析
2024年
为利用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一步了解新麦系列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之间的关系,对27个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的千粒重、稳定时间等11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其中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程度较高,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8对性状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湿面筋、吸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品质性状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制约关系。供试材料根据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聚为5类群,第Ⅱ类群在育种中可以作为改良穗部特性资源材料加以利用,第Ⅲ类群品种可以作为矮秆抗倒、早熟材料加以应用,第Ⅴ类群品种均属于优质强筋品种,在育种中可以作为优质强筋、高产资源加以利用。
朱红彩彭东王映红王玲燕马海涛窦士树赵建选范永胜
关键词:小麦主要性状育种
河南新乡鲜食辣椒轻简化栽培要点被引量:1
2021年
导读:河南辣椒栽培历史悠久,已建成多个辣椒基地,鲜食辣椒更是供应全国市场。新乡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总结出一套鲜食辣椒轻简化栽培技术,不仅有利于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提高种植效益。
马海涛王玲燕任福森窦士树夏彦莉阎春霞
关键词:辣椒栽培辣椒产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