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娟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当归
  • 3篇当归麻口病
  • 3篇麻口病
  • 1篇皮层
  • 1篇皮层组织
  • 1篇线虫
  • 1篇规律及防治
  • 1篇发生规律及防...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线虫
  • 1篇补血
  • 1篇补血药

机构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孙政
  • 3篇盛秀兰
  • 3篇王玉娟
  • 2篇火克仓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1990
  • 1篇198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当归麻口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一)被引量:6
1990年
受害归根皮层组织纵裂,干烂呈糠腐状。经柯赫氏证病律证明,当归麻口病确系线虫危害所致。其原线虫为垫刃目(Tylcnchida)垫刃科(Tylenchide)、茎线虫属(Ditylenchus)、腐烂茎线虫(D·destructor)。病原线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7代,主要分布在0~10)厘米土层内,区当归整个成药期内病原线虫都可侵入,但以前期侵染危害为主,主要以成虫在土壤和病残归内越冬,成为翌年视侵染源。寄主当归对病原线虫有诱集作用。益舒宝、克线磷、甲基异柳磷、种衣剂等农药是防治麻口病的有效药剂。在当归栽种期采用杀线剂“浸苗加穴施”一次性防治,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仓金秀琳刘佛珍苗晓春
关键词:当归麻口病
当归麻口病研究简报被引量:1
1987年
当归麻口病发生于当归生长期的第二年“成药期”。在甘肃岷县从五月份开始发生,六至七月份渐趋严重,八至九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原线虫为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stor),主要为害当归皮层组织,严重影响当归的质量。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仑刘佛珍张绍富
关键词:当归补血药病原线虫麻口病皮层组织
当归麻口病的研究被引量:34
1990年
当归麻口病是我省当归产区区要病害之一,也是国内外未曾报道的一种新病害。1986、1987年调查研究表明,我省凡当归栽培区均有发生,田间发病率84.9%,病情指数56.4%,重病地高达100%。主要症状是归根表皮呈黄褐色纵裂,毛根增多并畸化,严重时皮层组织呈干烂,糠腐状。从罹病归根皮层内外分离出线虫、真菌、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接种健归苗并再分离发病归根,证实当归麻口病系线虫危害所致,其病原线虫为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经系统检测种苗不带线虫。病土和病残组织为初侵染源,腐烂茎线虫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内,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内线虫都可侵入,但以前期侵害为主,该线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7代,以成虫在土壤和病残组织内越冬。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仓金秀琳刘佛珍苗晓春
关键词:当归麻口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