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鹏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LB膜
  • 2篇单分子
  • 2篇单分子层
  • 2篇受体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膜表面
  • 2篇分子
  • 1篇胆固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显微镜
  • 1篇脂类
  • 1篇脂质体
  • 1篇生物学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结合
  • 1篇人工膜
  • 1篇显微镜
  • 1篇磷脂
  • 1篇膜脂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作者

  • 6篇隋森芳
  • 6篇王少鹏
  • 1篇刘铮

传媒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国科学(B...

年份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荧光显微镜对气/液界面上脂类单分子层的原位观测被引量:1
1994年
国内首家建立了荧光显微镜膜天平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气/液界面上荧光标记的不同的脂类单分子层的相状态进行了观测。对不同压力下DMPE单分子层及不同比例混合的DMPE/胆固醇单分子层的荧光显微镜图象进行了分析处理,并给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王少鹏隋森芳
关键词:脂类荧光显微镜单分子层
磷脂与胆固醇混合单分子层(LB膜)结构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气液界面上人工铺展的脂类单分子层(LB膜)作为生物膜研究的一种模型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利用LB膜技术可以严格地控制膜组份及压力等参数的特点,并与扫描电镜形貌观察相结合,对DMPE/Cholesterol二元混合脂类单分子层的结构性质(特别是相行为)进行了研究.各种不同比例混合的DMPE/Cholesterol单分子层的压力(π)—面积(A)等温曲线由实验获得.通过对所获得的π—A曲线族的解析函数:1)压缩角(?)—分子平均密度(ρ)曲线,2)分子平均面积(A)—组分(X)曲线的分析,得到了DMPE/Cholesterol的压力—组分相图.由相图中可分析出二维混合脂类单分子层的液—液二级相变(伴随“气态”分子取向的有序化),液→固一级相变(伴随gauche—trans的转变),及固→固二级相变(伴随gel态分子取向的重排).相图分析的结果已为扫描电镜的观察所证实.
王少鹏隋森芳
关键词:LB膜磷脂胆固醇
全文增补中
LB膜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1 前言 虽然Langmuir Blodgett膜(LB膜)的发展历史很悠久,但直到本世纪70年代,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它在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价值。LB膜所具有的厚度和层数的精确,可在分子水平上控制其结构和组成的性质,奠定了它在薄膜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LB膜技术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及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隋森芳王少鹏
关键词:LB膜生物学
亲和素与膜表面模型受体的相互作用
1994年
通过构建含有生物素的人工膜,运用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膜系统(脂质体、气/液界面LB膜和固体表面支撑单层膜)和相应的观测技术(如椭偏仪、衰减全反射、荧光显微镜膜天平、荧光滴定等)、对亲和素与生物素这一具有极强亲和力的系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膜表面电荷对非特异性吸附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而对最终的蛋白吸附量影响不大;非特异性吸附可以通过二价阳离子的脱附而去除;受体蛋白质与配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受到侧向空间位阻效应的制约。实验还证明模型受体的柔性是影响其与配体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重要因素。
刘铮王少鹏文辰晖隋森芳
关键词:人工膜膜表面受体相互作用
脂质体与磷脂单分子层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尝试通过脂质体与磷脂单分子层(LB膜)相互作用去研究与膜间作用有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的尺度、相状态,脂质体与LB膜的表面电荷性质,均对脂质体向LB膜的转变率有显著影响。本文尝试的方法有可能为人工膜研究膜间作用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王少鹏隋森芳
关键词:单分子层LB膜脂质体
膜脂流动性对亲和素与膜表面模型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影响
1994年
在人工膜表面研究分子识别及蛋白质与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的作用是近年来活跃的一个领域。胰岛素受体作为一种天然的膜受体,已经通过重组的脂质体和平面脂双层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把一些具有识别功能的分子化学耦联到磷脂层表面,形成膜表面模型受体(membrane bound model receptor)则是研究分子识别和受体结合性质的另一途径。最近德国慕尼黑的生物物理实验室把抗体Fab链耦联到磷脂头部作为膜表面模型受体,用LB膜技术对其与配体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工作是关于streptavidin/biotin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德国美因茨的实验室利用化学耦联的biotin-fipid,在空气/水界面上对streptavidin与biotin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avidin/biotin这一具有高度亲和力和稳定性的系统。中性条件下,Biotin-avidin复合物的解离常数为10^(-15)M^(-14)。同时,biotin与avidin的结合又在pH或变性剂很大的变化范围内均能保寺稳定存在。
王少鹏文辰晖隋森芳
关键词:膜脂LB膜受体特异性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