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媖娴

作品数:2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4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年画
  • 3篇信仰
  • 3篇个案
  • 2篇当代社会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建设
  • 2篇杨家埠年画
  • 2篇游戏
  • 2篇游戏研究
  • 2篇文化
  • 2篇乡土社会
  • 2篇民间信仰
  • 2篇民俗
  • 2篇个案研究
  • 2篇公共生活
  • 1篇大学城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资本

机构

  • 17篇华东政法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王媖娴
  • 1篇洪长泰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民族艺术
  • 1篇理论界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天府新论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浙江体育科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文化指标”的儿童游戏——玛格丽特·米德的儿童游戏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以其文化与人格方面的大量经典研究闻名于世,但其对儿童游戏的关注与思考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梳理散见于米德最为经典的《来自南海》三部曲及部分论文中的儿童游戏研究,从文化模式、养育方式、人格特征、文化变迁与儿童游戏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碎片化的研究,从理论背景上鲜明呈现出文化与人格学派所持的文化决定论色彩,在研究取向上则显示为将(儿童)游戏风格作为研究具体文化模式之指标,亦即在游戏本体之外更强调游戏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语境”取向,而在视角方法上则以多点民族志、跨文化比较法及历时性视野而极大推动了当时的游戏研究。
王媖娴
关键词:儿童游戏跨文化比较
虚拟“后院”的生成结构与污名保护——基于S大学城同性恋QQ群研究
2018年
即便是在更为开放和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同性恋取向的大学生也背负着沉重的污名,在社交需求与身份掩饰中左右为难。在上海S大学城中,大学生同性恋者以虚拟群体——QQ群作为主要活动平台,构建起了自身的社交网络。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呈现了大学生同性恋QQ群的类型,日常组织管理及其开展的线上、线下活动,群主及管理员之核心管理层的构成及内部关系等内容。高校同性恋QQ群作为戈夫曼所说的"后院",其存在对于背负着污名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其虚拟性、"背光性"及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仍令其潜藏危机。
王媖娴杨波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QQ群
略论高校德育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
2019年
传统高校德育模式在当代遭遇困境,无法有效适应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而亟待改革;民俗文化资源的引入符合德育生活化及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新要求,有助于提升当下高校德育的效果;其具体实现可从有选择性地吸纳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主体性、引导其自主感受与思考,加强实践环节、增加个体体验,以及在校园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四个方面展开。
王媖娴
关键词:高校德育民俗文化德育生活化欣赏型德育模式
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30年述评
2022年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体育人类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基础问题的探讨,以及以人类学的理论思辨或经验个案展开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通过将中西体育人类学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学术队伍与学科对话,前沿理论、方法的借鉴与生发,以及研究领域的定位三方面仍可进一步强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宜在既有基础与特色之上,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加大对都市体育现象的关注、提升研究的应用价值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王媖娴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体育研究学科建设
社会、文化与身体被引量:14
2011年
身体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嵌入在意义的结构之中,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形塑,从而其背后隐含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在这一问题上,莫斯、玛丽.道格拉斯、福柯的"身体"观最具影响力。莫斯提出了"身体技术"的观点,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都与身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社会对个体的控制,首要和基础的一点就是控制他们的身体。玛丽.道格拉斯将身体理论运用在其仪式研究中,提出了"两个身体"观———"自然的身体"和"社会的身体"———来剖析人的身体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并进而发展出了"格栅———群体"理论。福柯则在身体研究中引入了"权力"的概念,建立了身体政治学的理念,突出了社会尤其是权力对于身体的规训。我国的身体研究相对冷僻,并未形成有我国特色的"身体"理论,而实际上身体研究对于我国传统社会及当代社会而言都极具现实意义而理应得到重视。
王媖娴
关键词:身体社会控制身体技术
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公共生活的构建——基于鲁中地区颜文姜信仰活动的考察被引量:3
2012年
不少研究表明,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公共生活总体趋向衰落,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共同体日趋瓦解;与此同时,缘于信仰的公共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呈现复兴之势;在鲁中地区的田野个案中,围绕颜文姜信仰展开的各类活动有效地构建起了村落的公共生活,从而使阎云翔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断裂"获得了一座"裂缝间的桥"。①这一"裂缝间的桥"的存在显示了当代乡土社会在日益"原子化"、个体化的情况下构建积极的公共生活的可能与潜力。
王媖娴
关键词:民间信仰乡土社会公共生活
时移俗易与雅俗共赏——当代社会中杨家埠年画的发展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杨家埠年画在时移俗易的背景下经历着功能的嬗变,表现为:传统功能逐渐丧失或被取代,旧有消费主体——农村市场迅速萎缩;送礼及收藏功能极大提升,满足当代现实需求的高档品种成为主流,以城市为主体的高端市场逐渐壮大。在这种形势下,杨家埠的不少年画艺人适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生产。如今杨家埠年画的产销分化为主要面向低端市场的传统单张(有光纸)年画、采用现代印刷技术的机印年画,以及主要面向高端市场的高档(宣纸)年画和主要采用手绘的年画。正是在时移俗易的背景下重新寻找到了其作为一种商品的新的市场定位,这一传承已久的传统农民艺术在当下才得以"重又复活",取得了雅俗共赏的地位;而其坚持传统手工技艺又不断推陈出新的经验也值得美术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
王媖娴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功能嬗变
从家户到群体:村落生活中的香头角色——以河北丰村为个案的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在已有的香头研究中,香头往往被作为一种"家户型宗教服务供给者",而需要向香客展现其神异性以建构和维持自身权威。然而,仅仅停留于家户形态、针对个体提供宗教服务,并无法有效维系和扩大香头在村落生活中的权威,甚至反而因此使其在村落生活中被异化和边缘化。在河北丰村的个案中,香头在自身神异性的彰显之外,更多地注重其在村落群体生活中的角色,领导和组织着信仰群体的各种活动,进行了各种制度化的尝试。正是从家户形态走向群体形态、从私人利益走向公共生活,丰村的香头更为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自身在村落生活中的权威。
王媖娴
清代杨家埠年画的营销之道
2015年
通过将文献研究与针对杨家埠年画从业者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呈现了繁盛于清代的杨家埠年画的营销方式:坐店等客——于村中开设画店卖画,开庄卖画——赴外地开设画庄卖画,行商分销——外地年画批发商的批发销售,画行规整——村落年画业自发的组织与自我管理。正是其成熟完善的营销之道对这种农民艺术蜚声全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王媖娴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营销画店行商
“多声部”的“地方性知识”--以河北赵县范庄龙牌信仰起源的版本为例
2016年
格尔兹创立的阐释人类学对包括人类学在内的多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将文化视作公共的、共享的而忽略了群体内部的知识分化遭到了质疑与修正;在河北赵县范庄的龙牌信仰中,当地的"文化持有者"便因其身份的不同而对龙牌信仰的起源产生了不同的解说版本,形成了社区内部对于所谓"历史"的不同记忆,"历史"也在其群体内部获得了不同的意义。如上理论与个案提示我们:"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角"不可同一而论,"地方性知识"常常被操纵和分配从而常常呈现出由"许多发出不同声音的‘他者’"所形成的"多声部"。
王媖娴
关键词:阐释人类学地方性知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