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
- 作品数:173 被引量:7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视频反馈结合模拟教学法在儿童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系统而精准的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师获取患者信息的重要来源,是临床实践的基石之一,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医学生主要通过《诊断学》大课学习体格检查理论,并在示教课中相互查体或以患者为对象进行练习以掌握具体操作手法,所学的内容均基于成人体格检查。
- 张蕾舒畅陈启雄王墨李明黄曦
-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操作手法患者信息体检对象见习教学视频记录
-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儿童紫癜性肾炎预后分析
- 陈雪王墨杨琴
- 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8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我院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型表现,了解其发病原因构成、主要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6年6月间我院急性间质性肾炎83例的发病年龄、病因、...
- 唐雪梅李秋赵晓东王晓刚吴道奇王墨杨锡强
- 文献传递
- 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IgAN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的MBL水平,免疫组化检测53例IgA肾病、23例非IgA沉积肾小球疾病患儿肾组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1)、C3、C1q、IgA和C5b-9的表达,了解有无MBL-MASP-1途径补体活化参与IgAN发病;回顾性分析MBL-MASP-1沉积阳性组和MBL-MASP-1沉积阴性组患儿不同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IgAN的MBL沉积强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了解不同程度补体活化与IgAN病理损害的关系。结果 22例IgAN患儿肾小球有MBL、MASP-1、C3和C5b-9沉积,23例非IgA沉积肾脏疾病患儿均无MBL和MASP-1沉积;IgA肾病患儿血清MBL水平和对照组统计学无明显的差异;系膜区MBL沉积强度与IgA沉积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865),但与IgAN病理分级无关;MBL-MASP沉积阳性组患儿蛋白尿水平显著高于MBL-MASP沉积阴性组,肉眼血尿更为多见。结论局部凝集素途径的补体活化在IgAN发病中有重要作用;MBL-MASP沉积阳性的IgAN患儿蛋白尿水平更高,肉眼血尿更为多见。
- 张伟王墨李秋
- 关键词:IGA肾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补体
- 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我国行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特点,为制定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共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单位共18家医院为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参与制定《重症过敏性紫癜登记表》,对其近3年住院的588例行血液灌流的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上除皮疹外,以腹痛、消化道出血或关节肿痛为主,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肉眼血尿、高血压和意识障碍。除少数患儿外,大部分患儿行2~3次血液灌流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肌酐较灌流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灌流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以低血压为主。97.96%的患儿以治愈作为出院结局。结论对于重症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可伴有消化道出血、血尿蛋白尿、关节痛,或严重病例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血液灌流。
-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董扬徐达良朱颖雷晔飞曲强冯仕品谢敏刘喜王墨万俊丽焦佳石咏琪杨琴高岩李颖杰许自川李宇红蒋新辉邵晓珊陶仲宾李宇宁闫小莉夏正坤何旭史聿赵非王文琰刘雪梅张洪霞潘艳艳赵丽君仇三玲陈朝英耿海云栾江威祝高红威畅赵丽萍诸澎伟包瑛黄惠梅张晨美朱履昌赵成广杨星光吴玉斌党西强李晓燕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儿童
- 中国血液净化患儿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 2024年
- 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危重症的救治和儿童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血压稳定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小,血容量低,代偿能力弱,血压波动大。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压的影响因素繁多,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国内外尚缺乏儿童血液净化过程中血压管理的共识或指南。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于2021年7月启动了共识撰写工作,旨在为我国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学组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会议讨论和文献查阅确定共识内容,主要包括识别血压异常及达标标准、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管理措施。血液净化模式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及危重症患儿的血液净化。同时较详细阐述血液净化对相关药物的影响。经过3次线下会议、2次线上会议及微信群内的反复讨论和修订,最终拟定本共识,希望在保护血液净化患儿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党西强刘小荣沈颖沈茜徐虹陶于洪王墨杨琴夏正坤何旭周建华张瑜周萍张育才赵非黄松明赵成广杜悦吴玉斌王丽杰刘春峰
- 关键词:血压管理儿科医师代偿能力血压波动血压异常血液净化
- 调节性B细胞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探讨调节性B 细胞(B10)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中数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调节性B 细胞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及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体检儿童20 例,肾炎性肾病(...
- 杨宝辉阳海平张丽熊晓吴道奇王墨唐雪梅李秋
- 61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近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61例PNS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PNS合并UTI患儿以无症状性菌尿者多见(85.25%),男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杆菌仍居首位(51.28%),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及肠球菌,肠球菌较四川地区10年前比有上升趋势。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大肠杆菌依次为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阴沟肠杆菌依次为阿米卡星、泰能及美洛培南,二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高;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7.65%,大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85.00%,ESBLs阳性菌对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无敏感性。结论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李志娟王墨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疫情期间儿童肾脏病房感染防控思维导图被引量:3
- 2020年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疫情已经持续了近2个月,现处于疫情胶着的状态。因儿童SARSCoV-2感染症状不典型,慢性肾脏疾病(CKD)患儿是高危感染人群,儿童肾脏专科病房的管理在复工、返校压力下,面临疫情防控的新挑战,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肾脏病房、重庆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肾脏学组,为进一步做好肾脏专科病房的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目前疫情和相关防控建议,推荐SARS-CoV-2疫情期间儿童肾脏病房感染防控思维导图,以供儿童肾脏专科病房参考。
- 王墨陈学兰阳海平黎小芹张高福陈晓凤王梅麦先英蒲向阳曹霞温恩懿李秋无
- 关键词:传染病控制儿童
- 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治疗72例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血液灌流治疗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院前的治疗、血液灌流前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中62例(86.1%)有院外药物治疗经历,59例无明显好转,占95.2%。在用药史明确的32例患儿中,24例(75.0%)使用过激素。住院期间64例(88.9%)使用了短程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2)血液灌流治疗的入选标准:皮疹症状严重,反复发作,消化道症状明显,血管神经性水肿明显。(3)血液灌流对过敏性紫癜急性期炎症反应所致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明显,无预防皮疹复发的作用,对肾脏损害无明显的保护作用。(4)随访中,大多数患儿家长对血液灌流缓解过敏性紫癜急性期炎症反应所致的临床症状的疗效表示满意。结论:血液灌流是一种能迅速缓解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管炎症反应所致临床症状的安全治疗方法,且价格适中,患儿家属易接受。
- 谢凯李秋王墨唐雪梅王晓刚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