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奎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LPO和SOD、ET和CGRP的影响
- 目的: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即分为针灸观察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各30例。临床观察症状和体征疗效以及血脂、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
- 王伟志赵建国王占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
- 文献传递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IL-1RI和TNFR-I的m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观测不同时间点病变侧大脑皮层两种关键炎性细胞...
- 倪光夏韩景献王占奎王舒石学敏
- 关键词:醒脑开窍法MRNA表达
- 文献传递
- 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月龄雄性SMAP8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淫羊藿苷组及模型组。同时另取同龄段的抗快速衰老亚系1(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补骨脂素(50 mg/kg)、齐墩果酸(50 mg/kg)、淫羊藿苷(20 mg/kg)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3 m L,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后断头取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较同龄SAMR1小鼠明显降低,模型组大脑皮质SOD、CAT和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对于以上指标,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3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对SAMP8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 王占奎周震张琳琳刘爽宋婉珊郭家奎张玉莲
- 关键词:补肾中药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氧化应激SAMP8小鼠
- 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 王伟志赵建国王占奎宋平郑健刚傅立新卞金玲方文岩
- 从脾虚失运、因痰致瘀、痰瘀自结,沉积血脉为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关键理论出发,以健脾祛痰,活血化瘀为针刺大法,该课题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脂、血流变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岐化酶、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针灸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变化及针刺干预的时效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介入时机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炎性细胞因子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雄性健康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非穴位针刺组40只及醒脑开窍针刺组40只。其中两个针刺组内再设缺血1h再灌注1h组、3h组、6h组、12h组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两个针刺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1h、3h、6h、12h4个时间点进行针刺干预,醒脑开窍针刺组穴取"水沟""内关";非穴位针刺组取双胁下非穴点。在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Ⅰ)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TNFR-Ⅰ)mRNA和蛋白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IL-1RⅠ、TN-FR-ⅠmRNA和蛋白较正常组、假手术组、醒脑开窍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明显上升(P<0.01,P<0.05);醒脑开窍针刺组内IL-1RⅠ、TNFR-ⅠmRNA和蛋白在缺血1h再灌注3h表达最弱,其次为6h、1h、12h;非穴位针刺组内IL-1RⅠ、TNFR-ⅠmRNA和蛋白各时间点间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均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IL-1RⅠ和TNFR-Ⅰ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致炎因子受体过表达而阻断凋亡信号的传导,延长脑缺血时间治疗窗,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在缺血超早期3h介入针刺治疗为最佳时间。
- 王占奎倪光夏刘坤肖震心杨宝旺王晶王舒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醒脑开窍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IL-1RI和TNFR-Ⅰ的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观测不同时间点病变侧大脑皮层2种关键炎性细胞因子受体即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IL-1RI)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的mRNA表达情况,并观察针刺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规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Ⅰ的mRNA的表达,且该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 倪光夏石学敏王占奎王淑兰张新昌程莹莹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脑缺血再灌注炎性细胞因子
- “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及对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郭家奎赵淑华张连城张津玮尚立华张玉莲林翠如王占奎
- 该项目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过设立头针组、常规组和药物组来多方面研究针刺临床疗效,并确立针刺操作规范及腧穴配伍,来探讨穴位的特异性;通...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调神通络针法蛋白激酶C同工酶
- “调神通络”针法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病残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显效率达85%,对照组为7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针刺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症状和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是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简便的一种手段。
- 王占奎郭家奎赵淑华张连城张津玮尚立华张玉莲林翠茹
- 关键词:脑梗死血流变
- 针灸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通过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超的测定,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情况,并计算斑块的厚度和面积。结果:消退率治疗组为51.5%,对照组为1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斑块厚度明显降低,面积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厚度也有减低(P<0.05),但面积缩小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药结合比单纯药物治疗可更好的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而有助于减轻和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 张坤何晓华王占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疗法
- 头皮针干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血流速与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
- 韩舰华郭家奎杨国荣白慧梅张坤宋颖赵援非王占奎
- 该研究通过应用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干预治疗,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观测颅内血流动力学、自由基病理及血液流变学等项指标的改变趋势,以探讨头皮针对缺血区脑血流的影响以及是否对神经细胞的自由基损害和钙超载有抑制作用,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血流中风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