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刘发

作品数:68 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饲料
  • 15篇肉鸡
  • 15篇抗菌肽
  • 12篇添加剂
  • 11篇养分
  • 11篇养分利用
  • 11篇养分利用率
  • 11篇饲料添加
  • 11篇饲料添加剂
  • 11篇利用率
  • 10篇饲用
  • 9篇饲粮
  • 8篇微生物
  • 7篇肉鸭
  • 7篇酶制剂
  • 7篇CECROP...
  • 6篇植酸
  • 6篇植酸酶
  • 6篇酸酶
  • 6篇AD

机构

  • 66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佛山科学技术...
  • 5篇广东溢多利生...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68篇温刘发
  • 8篇黄自然
  • 6篇陈晓生
  • 6篇何丹林
  • 5篇王敏
  • 5篇林海燕
  • 5篇金云行
  • 5篇王强
  • 4篇郑诚
  • 4篇冯定远
  • 4篇王飞
  • 4篇王淑彩
  • 4篇张辉华
  • 4篇蒲英远
  • 3篇张常明
  • 3篇毕英佐
  • 2篇何建国
  • 2篇贺建华
  • 2篇庞彦芳
  • 2篇罗竞标

传媒

  • 11篇中国饲料
  • 8篇广东饲料
  • 7篇格莱姆抗菌肽...
  • 5篇中国动物保健
  • 4篇饲料研究
  • 3篇中国家禽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南方饲料快讯
  • 3篇第五届全国饲...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蚕业科学
  • 2篇养禽与禽病防...
  • 2篇饲料广角
  • 2篇广东蚕业
  • 1篇兽药与饲料添...
  • 1篇畜禽业
  • 1篇辽宁畜牧兽医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养殖技术顾问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溢多酶P8306对鸡饲料原料菜粕粗蛋白、能量和干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强饲法测定菜粕在添加浓缩微丸型溢多酶P8306前后的代谢能、粗蛋白真代谢率以及有机物和干物质的消化率,评定溢多酶P8306对棉粕养分利用率的影响.48羽体重2.20±0.10kg健壮青年蛋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
王敏史宝军温刘发鲍淑青
关键词:菜粕养分利用率
抗菌肽制剂代替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9
2001年
温刘发张常明付林毕英佐
关键词:猪饲料断奶仔猪饲粮抗菌肽制剂抗生素代用品
包装方式、水分活度等对颗粒料发霉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庞彦芳冯定远温刘发
关键词:颗粒饲料饲料发霉饲料储存水分活度
抗菌肽在肉鸭生产中应用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日粮中按3、6、12L的量使用蚕抗菌肽AD制剂,结果表明:三种剂量下,肉鸭增重效果均优于金霉素并且差异显著(P<0.05);当用量大于3L时,增重和49日龄屠宰率有下降趋势,到12L时,小鸭阶段增重、49日龄屠宰率比使用3、6L时有显著降低(P<0.05);与使用金霉素比较,料重比、净肉率和全净膛率在各阶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肉鸭促生长的理想剂量为每吨日粮3L抗菌肽制剂。
缪小群陈晓生赵宇飞陈志华张福英温刘发
关键词:肉鸭
三种饲用油脂在生长后期肉鸡日粮中应用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1
1997年
本试验使用28日龄至49日龄的AA肉鸡作试验动物,比较棕榈油、鱼油和牛油的饲喂效果,油脂在日粮配方中的比例为3%,结果表明:三组的增重分别为888±92克、877±90克和640±110克,鱼油和棕搁油组试验鸡的增重显著高于牛油组(P<0.01),但鱼油和棕榈油组之间差异不明显。鱼油组试验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其次是棕榈油组,最差的是牛油组(P<0.05)。牛油组试验鸡的成活率最低。
冯定远曾小玲王征温刘发梁章松谢良
关键词:棕榈油牛油肉用鸡日料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豆粕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2012年
采用强饲法测定豆粕在添加一种复合酶制剂前后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较正表观代谢能、氮较正真代谢能、氮真代谢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真消化率,以评估此复合酶制剂对鸡利用豆粕养分的影响。64只体重(2200±100)g的青年粤黄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鸡);在48 h的饥饿排空期后,其中3组分别强饲无氮料、豆粕和添加酶的豆粕料(酶添加剂量为180 mg/kg)(50 g/只),另1组继续饥饿;分别收集各重复组的排泄物,经烘干粉碎备用于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在添加酶后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氮真代谢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分别较纯豆粕的提高了3.60%、3.17%、1.61%、1.63%、27.18%、7.97%和5.89%。复合酶制剂能显著地提高鸡对豆粕养分的利用率。
沈永聪金云行温刘发
关键词:酶制剂豆粕养分利用率
包装方式、水分活度等对颗粒料发霉的影响
2000年
饲料因微生物尤其是霉菌污染而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动物健康,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估计,全世界饲料因霉变造成的损失高达10%,而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卢国洪,1988)。 饲料发霉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储存环境温湿度、包装方式、含水量、防霉剂种类和用量、初始带菌状况等。广东地处亚热带地区。
庞彦芳冯定远温刘发
关键词:颗粒饲料饲料发霉水分活度饲料储存
姜黄提取物与石榴皮提取物的复合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姜黄提取物与石榴皮提取物的复合物(以下简称复合提取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57日龄文昌鸡126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对照组饲喂不含复合提取物的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800、1600和3200 g/t复合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5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400 g/t复合提取物显著提高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400 g/t复合提取物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200 g/t复合提取物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200 g/t复合提取物显著提高血清中γ-干扰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P<0.05);添加100~3200 g/t复合提取物均显著降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介素-6、脂多糖含量(P<0.05)。3)添加3200 g/t复合提取物组的Shannon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添加100 g/t复合提取物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g/t复合提取物组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添加400、3200 g/t复合提取物组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添加100 g/t复合提取物组相比,添加400 g/t复合提取物组的优杆菌属(Eu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5)文昌鸡盲肠微生物中Asteroleplasma、优杆菌属、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的相对丰度与平均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球菌科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Clostridium)、Papillibacter、Desulfosporosinus、颤螺旋菌属、罗氏菌属(Roseburia)、毛螺菌科梭菌属(Lachnospiraceae_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复合提取物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00 g/t复合提取物能增强文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效提高生长性能;此外,复�
张谚鹏林苗肖亚红温刘发
关键词:姜黄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盲肠微生物
日粮钙磷比对肉鸭耐热植酸酶效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本试验以等能量(11.29MJ/kg)、等蛋白质(19.40%)和等磷水平(0.46%)的低磷日粮对肉鸭进行代谢试验,研究不同肉鸭日粮钙磷比对耐热植酸酶应用效力的影响。试验共设8种试验饲粮:4种为不含植酸酶的基础日粮,钙磷比分别为1.0、1.2、1.4和1.6(BD1.0、BD1.2、BD1.4和BD1.6);4种为分别在上述4种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0g/t植酸酶(即500U/kg)的试验日粮(PD1.0、PD1.2、PD1.4和PD1.6)。在代谢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各试验日粮和粪样的干物质、有机物和总磷的含量。结果表明:(1)4种基础日粮的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以及磷的存留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PD1.0、PD1.2组和PD1.4组日粮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PD1.6组分别提高了24.6%(P<0.05)、21.3%(P<0.05)和17.6%(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0.1%(P<0.05)、16.2%(P<0.05)和13.6%(P>0.05),总磷存留率分别提高了3.83%(P>0.05)、17.6%(P>0.05)和13.2%(P>0.05);(3)PD1.0、PD1.2、PD1.4组和PD1.6组的表观可利用磷当量分别为0.10%、0.11%、0.10%和0.06%。综合本试验结果表明,肉鸭日粮钙磷比约为1.2时最有利于耐热植酸酶效力发挥。
温刘发窦丽娟
关键词:耐热植酸酶养分利用率肉鸭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003年
众所周知,非天然的化学合成添加剂或动物生长促进剂会在畜产品中残留,可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研究和开发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促生长添加剂,是当前畜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Hsu等(1999)认为大豆黄酮(Daidzein,DA)是二酚类黄酮。
王飞温刘发
关键词: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畜类禽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