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粒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恶性肠道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化疗过程中给予格拉司琼止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组近期疗效、消化道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R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防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仅CD4^+、CD4^+/CD8^+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CD3^+、CD4^+、CD4^+/CD8^+、NK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复方斑蝥胶囊和格拉司琼相对于单用格拉司琼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毒副反应,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孔宪诚阎良沙粒黄建平
-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格拉司琼消化道不良反应免疫功能
- 消炎利胆片对胆汁内细菌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对胆总管探查术后患者T管胆汁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进行胆道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术后两组均用抗生素3天,治疗组在术后第4天始加服消炎利胆片(5片,tid),连续服用5 d。采集两组患者术后0、6、8天的胆汁作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菌谱及带菌时间的变化,观察胆汁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8天胆汁中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手术日明显减少(P<0.05,P<0.01),术后第8天治疗组T管胆汁中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1);两组胆汁培养的菌谱无改变。结论消炎利胆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T管胆汁中的细菌数量以及缩短胆汁带菌的时间,可能与其利胆及抗菌作用有关。
- 钮宏文朱建明沙粒李财宝薛志祥
- 关键词:消炎利胆片胆总管探查T管胆汁细菌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和术后低钙血症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手术时甲状旁腺误切和术后患者发现低钙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18例,一侧或双侧腺叶全切术74例和六区清扫术34例。结果 126例患者中,共有25例(19.8%)病理证实存在旁腺误切,有30例(23.8%)术后出现低钙血症,25例(19.8%)出现低钙临床表现,经治疗后症状在2 d内消失。低钙血症的发生(23.8%)和旁腺误切(19.8%)之间是相关的(r=0.87,P=0.0333)。随访6个月,低钙血症消失时间平均为4.25(1-12)周,没有患者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六区清扫术的总体旁腺误切率为41.2%(14/34),高于大部切除术的5.6%(1/18)(P〈0.01),亦高于腺叶全切除术的13.5%(10/74)(P=0.0013)。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六区清扫术后短暂的低钙血症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旁腺误切可以导致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六区清扫术有很高的旁腺误切风险。
- 朱建明钮宏文沙粒黄建平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低钙血症
- 性自慰致直肠异物嵌顿诊治体会(附4例报道)
- 2011年
- 在过去的外科临床中,直肠异物嵌顿的病例并不多见。由于异物的种类和来源的不同,加之患者羞于坦诚病史,使得直肠异物嵌顿的诊治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原则。近年来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外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 阎良黄建平许文捷王菊凤孔宪诚沙粒
- 关键词:性自慰直肠
- 开放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全身与腹腔炎性反应的差异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全身与腹腔炎性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210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为108例,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组为对照组,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为实验组。对比手术一般指标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手术一般指标:对照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4天引流量均显著大于实验组,此6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略高于实验组,此2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术前2组4项炎症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术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引流物检查:第1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于传统直肠癌开放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炎症消退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 孔宪诚黄建平沙粒蒋海锋阎良
- 关键词:直肠癌开放手术
- 经腹腔镜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对高龄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高龄患者经腹腔镜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的胃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标本切除长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0.394,P<0.05;t=6.983,P<0.05)。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和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持续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并且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 孔宪诚黄建平沙粒汤雪峰阎良
-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胃肠功能腹腔镜高龄患者
-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取常规围术期处理、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脂代谢情况、炎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禁食时间均较A组短(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术前相比均增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术前相比均降低(P<0.05),但B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A组低(P<0.05),血清HDL-C水平较A组高(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增高(P<0.05),但B组上述炎性指标水平均较A组低(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A组的30.43%(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进行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张浩刘岗张熹玮沙粒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脂代谢肠道功能
- 直肠癌434例回顾性分析
- 2008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外科1995--2005年收治的43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钮宏文朱建明沙粒李财宝薛志祥
- 关键词:直肠癌患者直肠恶性肿瘤饮食结构病理证实医院外科
- 胃肠道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被引量:1
- 2023年
- 近些年,伴随不规律、不健康饮食习惯在人群中的广泛存在,胃肠疾病呈高发态势。由于人们对胃肠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如心脑血管、肝部、肺部等疾病高,许多慢性胃肠病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到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决的地步。
- 沙粒
- 关键词:胃肠疾病饮食习惯胃肠道术后心脑血管慢性胃肠病
-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 蒋海锋赵聪汤雪峰孔宪诚沙粒阎良刘令圭饶文龙黄建平
- 关键词:针刺胆囊穴阳陵泉胆绞痛急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