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国
- 作品数:73 被引量:5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 目的:介绍应用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方法和初步体会。<br> 方法:2009年3月-2010年2月,作者应用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男5例,女5...
- 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秦惠敏丁菊红邱永敏
- 关键词:下腹正中切口骨盆髋臼骨折
- 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再生状态和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了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的再生状态和代谢改变,探讨失神经骨骼萎缩再生状态和不可逆肌萎缩的检测指标,为临床探索周围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的防治新方法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段人体失神经尺侧屈腕肌形态学...
- 沈燕国
- 关键词:失神经肌卫星细胞成肌调节因子糖原
- 文献传递
- 生物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生物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13例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进行内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功能评估优良率96.5%,并发症发生率4.3%,均为异物反应。结论生物可吸收材料是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症和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厉国定胡晓亮倪明秦惠敏丁菊红沈燕国邱永敏
- 关键词:可吸收性材料骨折内固定
- 人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Na,K-ATP酶、Ca-ATP酶及糖原的变化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失神经支配人体骨骼肌酶和糖原改变。方法 16例不同时间人体失神经骨骼肌与 3例正常骨骼肌标本 ,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Na,K ATP酶和Ca ATP酶含量 ,电镜和PAS染色观察糖原分布改变并测定糖原含量。结果 人体骨骼肌随失神经支配时间延长 ,Na ,K ATP酶和糖原含量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而Ca ATP酶在失神经 2个月内下降约 1/ 3,3个月后一直维持在正常值的 30 %~ 4 0 %。PAS染色显示人体骨骼肌失神经后出现PAS染色阴性细胞 ,其数量在 3~ 6个月时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在PAS染色切片中 ,居中肌细胞核主要在阴性肌纤维中出现。结论 Ca ATP酶活性变化规律说明失神经支配后肌肉收缩的生理基础长期存在 。
- 沈燕国徐建光顾玉东胡韶楠黄汉伟李继峰
- 关键词:失神经肌肉NA,K-ATP酶糖原
- 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比较第二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和髋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Ⅱ(PFNA-Ⅱ组,48例)和InterTan(InterTan组,66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6、12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PFNA-Ⅱ组优于InterTan组(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螺钉切出、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内翻的发生率InterTan组显著低于PFNA-Ⅱ组(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InterTan组高于PFNA-Ⅱ组(P<0.05),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因双钉固定及内部结合钉的静力锁定等特点,固定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FNA-Ⅱ由于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 白云鹏沈燕国邱永敏丁菊红王健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27例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22例,四部分骨折5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术后严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周(6-12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平均分为88.2分,其中功能优17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手术简单、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 孙万驹胡牧胡晓亮秦惠敏沈燕国邱永敏丁菊红倪明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 微创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和微创复位髓内钉内固定(MIN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应用MIPO和MINO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MIPO组25例、MINO组2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情况。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患者术后1年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MIN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MINO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结论MIPO和MINO在治疗肱骨干骨折方面均能达到满意效果,均值得临床推广,但MIPO对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更小。
- 张爱敏谭芳王健张锋王青禾沈燕国袁云华
- 关键词:髓内钉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
- 颈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撕脱伤两根受损神经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 探索利用颈,神经移位同时修复两根受损神经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大鼠颈,移位同时修复两根受损神经的动物模型,并与传统C7单组移位术进行神经再生疗效的比较。结果各项指标显示:术后早期(2~6周)颈,修复两根神经组神经再生效果劣于同时间段单组移位组,但随观察时间延长,术后8周起各项再生指标逐渐接近单组移位组和正常对照组,至12周,多数指标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颈,神经根能提供足够再生纤维同时恢复两根受损神经功能。
- 张成钢沈燕国糜菁熠董震徐建光顾玉东
- 关键词:臂丛撕脱伤神经移位术显微外科
- 高压氧综合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约占10%,其中多为双骨折。由于出血和反应性炎症,往往出现肿胀,给治疗造成一定闲难,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动脉供血,导致神经肌肉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后果,所以能尽快消除肿胀对骨折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我科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取得满意疗效。
- 施丽琴方琴沈燕国
-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闭合性缺血性坏死长骨骨折
- 临证运用杨悦娅“涤痰通络法”体会
- 2020年
- 总结杨悦娅教授对痰湿致病的认识。以异病同治思想为指导,在内科、妇科不同疾病表现出痰湿瘀阻的共同病机时,运用涤痰通络法为主治疗可取良效。在临床实践引入该法治疗慢性肾功不全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 刘睿沈燕国夏建华姚卫国周静芬金春泉杨悦娅(指导)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