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沛成

作品数:81 被引量:32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7篇肾病
  • 31篇IGA肾病
  • 20篇蛋白尿
  • 19篇肾炎
  • 17篇通络
  • 15篇肾小球
  • 15篇通络方
  • 14篇中医
  • 13篇血尿
  • 11篇益气
  • 11篇慢性肾炎
  • 10篇肾小球肾炎
  • 10篇肾脏
  • 10篇慢性肾小球
  • 10篇慢性肾小球肾...
  • 9篇气虚
  • 9篇慢性
  • 8篇益气固本
  • 8篇肾病患者
  • 8篇脾肾

机构

  • 73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复旦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78篇沈沛成
  • 49篇何立群
  • 17篇姜健
  • 14篇李雯雯
  • 14篇孙川
  • 13篇梁婷玉
  • 13篇王娴娴
  • 11篇吴卿
  • 11篇唐英
  • 9篇黄迪
  • 7篇侯卫国
  • 6篇曹和欣
  • 6篇杨雪军
  • 6篇蒋宇峰
  • 6篇陈刚
  • 4篇李屹
  • 4篇丁小强
  • 4篇沈姣姣
  • 3篇吴卿
  • 3篇滕杰

传媒

  • 10篇上海中医药杂...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临床荟萃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19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本通络祛风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观察固本通络祛风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病理表现积分与中医证证候分布的关系方法:1.病例来源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患...
张建沈沛成
关键词: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
文献传递
黄芪注射液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慢性肾炎血尿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配合静脉滴注黄芪合脉络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尿血的疗效情况和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慢性肾炎血尿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血尿有较好的疗效。
唐英何立群沈沛成侯卫国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黄芪注射液脉络宁
益气活血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虚血瘀型IgA肾病(CKD1-3期)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通络颗粒治疗组以及肾炎康复片对照组,各为36例,疗程4个月,观察患者的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5),且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的下降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9.44%;两组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腰脊酸痛,浮肿,纳少或脘胀、腰痛固定或呈刺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疲倦乏力、面色黧黑或晦暗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颗粒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肾功能及中医证候。
姜健唐英吴卿黄迪沈沛成孙川何立群
关键词:IGA肾病蛋白尿气虚血瘀型
黄芪消白颗粒对脾肾气虚湿热型慢性肾炎蛋白尿中医证候的影响
孙川沈沛成王娴娴梁婷玉姜健何立群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肠-肾轴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肠-肾轴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具有隐匿性,与中医伏邪有相似之处;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的内毒素及微炎症对肾脏的损伤与伏邪致病具有类似之处;当肠黏膜发生免疫炎症时会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加重,这与伏邪的外发与化火类似。
徐飞鹏张亚君沈沛成姚东升姚东升
关键词:伏邪肠道菌群慢性肾脏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16年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功在清热利湿、解表散邪、疏风解毒,故该方证最初为湿热发黄所设。经后世医家的临床发挥,该方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该方在肾脏疾病方面的疗效日益彰显。现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及该方的方药解析、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对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概况予以综述,以期对该方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有所裨益。
李雯雯沈沛成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慢性肾炎中医药
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
何立群沈沛成李屹张昕贤陈刚唐英曹和欣杨雪军王杰张新志邹赟侯卫国蒋宇
一、2771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关键病机为“瘀血湿热”。围绕慢性肾脏病各类致病因素,收集520例IgA肾病、477例CKD1-4期、939例CKD2-5期、835例社区血尿患者,通过对中医证侯和临床资料的...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医防治
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证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主要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慢性肾脏疾病3~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脾肾阳虚证86例(45.8%),阴阳两虚证42例(22.3%),脾肾气虚证26例(13.8%),脾肾气阴两虚证22例(11.7%),肝肾阴虚证12例(6.4%)。兼证中湿热证32例(34.0%),血瘀证11例(11.7%),湿浊证6例(6.3%),水气证3例(3.2%),风动证1例(1.1%),无兼证42例(44.7%)。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阴虚证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脾肾阳虚证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脾肾阳虚证的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证(P<0.01)。脾肾气虚证中肥胖比例最高。病程>5年患者兼证发生率明显高于0~5年的患者(P<0.05)。结论:脾肾阳虚证是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肾功能等临床因素密切相关。
沈沛成王庆曹和欣何立群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辨证分型
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IgA肾病患者102例,男48例,女54例,年龄16~65岁,平均(36.3±18.6)岁。进行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情况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伴足细胞尿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尿足细胞数目与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s=0.332,P〈0.05;rs=0.387,P〈0.05)。足细胞尿组肾组织中的足细胞(6.03±3.61)个/肾小球,明显少于无足细胞尿组(12.58±7.23)个/肾小球,且尿足细胞数与该患者肾组织中足细胞数呈负相关(rs=-0.416,P〈0.05)。伴足细胞尿患者中系膜基质增多、间质纤维化、足突融合的情况明显重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而系膜细胞增生、新月体、基底膜增厚、血管襻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足细胞检测是一项可反映IgA肾病病情轻重的无创性指标。
沈沛成何立群汪维
关键词:足细胞蛋白尿临床病理学
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患者血B细胞活化因子的影响
吴卿李雯雯姜健沈沛成何立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