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志超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环流
  • 5篇环流指数
  • 3篇气候
  • 3篇气温
  • 2篇冬季气温
  • 2篇统计模型
  • 2篇气候预测
  • 2篇气温变化
  • 2篇最优子集回归
  • 2篇夏季
  • 2篇环流异常
  • 2篇EOF
  • 2篇大气环流
  • 2篇大气环流异常
  • 1篇冬季降雪
  • 1篇冬季气温变化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变化特征
  • 1篇极端气温
  • 1篇降水

机构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铁岭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辽宁省铁岭市...

作者

  • 6篇沈志超
  • 5篇任国玉
  • 4篇孙秀宝
  • 3篇李娇
  • 1篇任芝花
  • 1篇任玉玉

传媒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风场变形误差对冬季降雪测量及其趋势估算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71个气象站1960~2009年共50年的冬季逐日降水、风速和天气现象资料,以及3个站降水对比观测试验数据,对东北地区降雪测量记录的风场变形误差进行了评价和订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场变形误差对研究区降雪量变化趋势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如下:1)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台站观测记录普遍被低估,全区观测的冬季平均降雪量为15.1mm,而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后冬季平均降雪量为22.5mm。各站绝对误差介于1.1~19.4mm,平均绝对误差为7.5mm,各站相对误差介于11.8%~50.8%,平均相对误差为34.1%。2)主要由于受气象台站观测环境改变导致的风速减弱现象影响,东北地区大部分台站雨量计对降雪的捕获率有所增加,冬季降水观测中的风场变形误差减小,引起实测的降雪量变化趋势估算值被高估。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前,东北地区近50年的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为0.4mm·(10a)–1,而风场变形误差订正后,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为0.1mm·(10a)–1。3)东北南部地区台站受风场变形误差影响尤其明显,冬季实测的降雪量变化趋势偏高更大,订正后和订正前趋势差值为-1mm·(10a)–1,即订正前冬季降雪量变化趋势被高估程度达到了64.3%。
孙秀宝任国玉任芝花沈志超
关键词:降雪降水量风速气候变化
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的预测模型
利用辽宁地区夏季23 站50 年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的74 项环流特征量资料,应用EOF 方法对高温极值样本进行分解,分析了辽宁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特征,中心区位于...
李娇任国玉任玉玉沈志超孙秀宝
关键词:EOF环流指数最优子集回归统计模型气候预测
文献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29
2013年
利用1957—2010年冬季中国东北地区90个站气温资料,应用REOF和聚类分析方法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冬季气温变化子区,分析讨论其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和冷暖异常特征,及其与主要环流指数之间的同期和滞后关系。使用向后去除变量选择法,选取最优预测因子,并建立了全区和各子区的回归统计模型。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增温较明显,平均上升速率为0.45℃/10 a,北部略高;与同期欧亚纬向环流指数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相关;前期8月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前期10月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和前期8月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存在着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为0.70,并且是回归方程最关键预测因子。在对冷、暖冬预测时,可以将选定时段和区域副热带高压和极涡面积指数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且误报率较低。
沈志超任国玉李娇孙秀宝
关键词:冬季气温环流指数
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利用冬季中国东北地区90站53a气温资料,应用REOF和聚类分析方法将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冬季气温变化子区,分析讨论其冬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冷暖异常特征,及其与主要环流指数之间的同期和滞后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子区冬季平均气...
沈志超任国玉
关键词:环流指数
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1957—2006年辽宁地区夏季23个站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的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应用EOF方法对高温极值样本进行分解,研究辽宁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特征,中心区位于辽西北、辽北,第二、三特征向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西部反位相和南北反位相的特征。普查前3个时间系数与前期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认为前3个时间系数的显著影响因子是不同的。采用CSC准则确定最优预测因子,分别建立各时间系数的回归统计模型,并对高温极值历史拟合序列进行回报检验和预测检验。回报结果表明,各站历史拟合率均保持在一定水平,但拟合率在辽西地区较差。各年历史拟合率极不均衡,多数年份较为稳定,但个别年份拟合率较低。未来3 a试验性预测效果逐年下降,模型对未来1 a预测能力较好,可以作为业务预测的参考。
李娇任国玉任玉玉沈志超孙秀宝
关键词:EOF环流指数最优子集回归统计模型气候预测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90站1957—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74项环流指数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东北冬季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及受城市化的影响,与主要环流指数的关系等,探讨造成这种变化的局地人类活动影...
沈志超
关键词:极端气温环流指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