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俊

作品数:2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瑞士国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微网
  • 5篇建筑
  • 4篇能源
  • 3篇电力
  • 3篇储能
  • 2篇电池
  • 2篇收益函数
  • 2篇碳排放
  • 2篇能量管理
  • 2篇求解器
  • 2篇热电
  • 2篇热舒适
  • 2篇热舒适度
  • 2篇组合优化
  • 2篇微网系统
  • 2篇空调
  • 2篇互联
  • 2篇交易
  • 2篇分布式
  • 1篇低碳

机构

  • 25篇河海大学

作者

  • 25篇沈俊
  • 24篇陈星莺
  • 24篇余昆
  • 19篇甘磊
  • 18篇梅飞
  • 17篇王博
  • 15篇丁一
  • 2篇李振兴
  • 2篇李世博
  • 2篇王浩
  • 1篇刘畅

年份

  • 9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OP的反射式对象中间件框架研究
中间件已经成为分布式系统中解决异构环境下互操作问题的首选方案,人们在研究跨平台、跨环境的互操作之后,开始考虑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可配置性等问题。传统的中间件很少能够在设计之初就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反射中间件在开放实现思想的指...
沈俊
关键词:中间件面向方面编程
文献传递
一种计及跨季节储热的电-热-气多能流系统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跨季节储热的电‑热‑气多能流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电‑热‑气多能流系统的源‑荷数据及价格信息建立跨季节储热系统模型、考虑电‑热‑气多能流系统的运行规划约束、建立计及跨季节储热的电‑热‑气多...
余昆岑增光陈星莺甘磊卜乐梅飞华昊辰沈俊
一种互联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能量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能量调度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设备出力模型;建立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建立园区间废热交互和电能交互模型;建立园区能量平衡约束模型;以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目标函数...
华昊辰杜灿吴浩星陈星莺余昆甘磊王博梅飞丁一沈俊
一种考虑共享储能的多微网能量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共享储能的多微网能量管理方法,步骤如下:建立系统燃气机组模型,模拟系统中电能、热能生产情况;建立碳捕获装置模型;建立电转气装置模型;建立能量平衡约束模型;建立电储能装置模型;建立热储能装置模型;建立能...
华昊辰陈星莺吴星辰沈俊丁一余昆王博甘磊梅飞
一种基于水机空调的零碳建筑能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机空调的零碳建筑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空调控制策略如下:判断零碳建筑供需功率,平衡则空调正常运行,满足建筑热需求后将部分热量储存在储热水箱中;不平衡则关闭压缩机组空调进入低能耗运行模式;根...
余昆陈星莺沈俊卜乐郑云天王少聪徐文理
一种基于虚拟微网动态划分的多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微网动态划分的多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多微网系统的供需不平衡程度;步骤2、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虚拟微网群边界和可调节设备能量调度策略;步骤3、当各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出...
华昊辰陈星莺翟家祥余昆沈俊甘磊丁一梅飞王博
一种考虑虚拟储能的多微网互联系统分布式协调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虚拟储能的多微网互联系统分布式协调优化方法,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各微电网构建成虚拟储能加以解决,其具体内容为将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差值定义为微网灵活性需求,基于微型燃气轮...
华昊辰翟家祥余昆沈俊丁一陈星莺甘磊王博梅飞
一种公共建筑储能配置与运行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和光伏就地消纳间的潜在联系,构建面向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公共建筑三相供用电系统结构。然后,针对所提三相供用电系统结构,提出了公共建筑三相‑单相储能双层规...
胡烊溢陈星莺李世博沈俊甘磊余昆卜乐周政
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能量路由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能量路由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能源互联网图模型;建立能量路由器网损模型、输电线路网损模型、供能路径电力损耗模型;建立能量路由器碳排放模型、输电线路碳排放模型、负荷碳排放模型;建...
华昊辰史珺博王博余昆沈俊陈星莺梅飞丁一甘磊
兼顾节能降碳与用户舒适度的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节能降碳与用户舒适度的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协调控制方法,考虑精细化建筑本体结构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碳排强度的时空差异性,建立房间的热平衡方程得到冷负荷和室内温度设定值的关系,并以人体热...
卜乐陈星莺余昆沈俊李世博徐文理陈劲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