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铮
- 作品数:24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成人麻疹53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成人麻疹的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7月间住院治疗的53例成人麻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麻疹病人临床表现严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por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并发症以麻疹病毒性肝炎及心肌炎为主。结论成人麻疹发病率可能与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或体内抗体滴度下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有较重的病毒血症期及肝脏损害。
- 曹弘汪铮周敏
- 关键词:成人麻疹
- 安珐特对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安珐特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安珐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并与未用安珐特(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胶原(CL-IV)以及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安珐特组血清HA、CL-IV及ALT、SB下降,ALB上升明显,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安珐特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
- 周红燕胡敏涛汪铮
- 关键词:安珐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达标停药复发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再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拉米夫定治疗达到停药标准后停药复发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再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达到停药标准后停药复发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再治疗52周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52周,患者ALT复常率为77%(46/60),HBV DNA转阴率为78%(47/60),HBeAg血清转换率为38%(23/60)。拉米夫定再治疗52周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停药复发时间≤36周[68%(27/40)与19/20,χ^2=5.04,P=0.023;70%(28/40)与19/20,χ^2=4.91,P=0.043;28%(11/40)与12/20,χ^2=5.96,P=0.024],年龄〉50岁[52%(11/21)与90%(35/39),χ^2=10.65,P=0.003;62%(13/21)与87%(34/39),χ^2=5.14,P=0.045;19%(4/21)与49%(19/39),χ^2=5.08,P=0.029]、再治疗基线ALT〉1倍正常上限(ULN)且HBV DNA〉6.0 log10拷贝/ml患者[62%(21/34)与96%(25/26),χ^2=9.74, P=0.002; 68%(23/34)与92%(24/26), χ^2=5.28, P=0.028;26%(9/34)与54%(14/26), χ^2=4.67,P=0.037]、HBV DNA转阴时间〉12周的患者[55%(12/22)与89%(34/38),χ^2=9.50,P=0.004;55%(12/22)与92%(35/38),χ^2=11.58,P=0.002;18%(4/22)与50%(19/38),χ^2=5.97,P=0.026]均较低。结论经拉米夫定治疗达标停药复发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复发时间短、年龄大患者不宜选择拉米夫定再治疗。
- 汪铮邱源旺周莉黄利华张波徐微苏婷婷李燚光周红燕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拉米夫定复发
- 骨康胶囊引起严重肝损害2例及经验教训被引量:16
- 2017年
- 骨康胶囊中含有补骨脂、续断、三七、芭蕉根、酢浆草等成分。补骨脂和续断能温补肾阳、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临床疗效显著。但是,有关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肝胆系统损害占有很大的比例。骨康胶囊中的补骨脂是引起肝细胞损害的主要成分,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肝损害、暴发性肝衰竭、慢性肝损害等,而发生肝损害患者的预后与其有无基础性肝病可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报道我科近2年收治的2例骨康胶囊引起的严重肝损害患者的病例资料,希能引起关注。
- 周学士尹翠兰陆忠华汪铮邱源旺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骨康胶囊
- 美他多辛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美他多辛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子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他多辛;疗程均为4周。...
- 曹弘汪铮
- 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细胞免疫和肝功能差异与白细胞介素-7诱导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 HBV B、C基因型感染者特异性CTL和肝功能差异是否与IL‐7诱导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差异有关。方法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CHB患者67例,另取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B、C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高ALT水平与低ALT 水平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 TBil水平。同时对IL‐7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CHB患者67例中,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1±11.4)岁。C基因型感染者32例,B基因型感染者35例;HBeAg阳性40例,HBeAg阴性27例;高ALT 水平17例、低ALT水平50例。C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 IL‐7、Tfh、IL‐21、HBV 特异性 CTL 水平分别为(20.79±4.82)ng/L、(3.93±0.82)%、(24.77±7.52)ng/L 和(0.20±0.04)%,低于 B 基因型感染者的(29.13±8.17) ng/L、(5.92±1.92)%、(39.94±24.00)ng/L和(0.4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27、5.595、3.553和15.133,均 P<0.01);C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TBil水平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9、6.815、2.763和4.020,均 P<0.01)。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 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HBeAg 阳性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TBil水平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ALT水平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低ALT水平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高ALT水平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水平高于低ALT水平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 华忠戴亚萍王栋陆忠华汤勤汪铮裴豪朱银芳付德才顾锡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7基因型
- MMP-1、TIMP-1与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基质转换的关系及抗纤软肝颗粒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MMP-1、TIMP-1 mR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以探讨MMP-1、TIMP-1与基质转换的关系,以及抗纤软肝颗粒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250ml/L CCl4在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抗纤软肝颗粒治疗,各组分别于第3、5、7、9、11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mRNA。结果: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①胶原持续增高,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②MMP-1 mRNA的表达先逐渐增强,后期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③TIMP-1 mRNA的表达持续增强,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弱。TIMP-1 mRNA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IMP-1通过对MMP-1活性的抑制,导致ECM在肝脏内的过度沉积;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降解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 胡泰洪王一平汪铮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中药高位结肠肠浴治疗重型肝炎39例临床观察
- 2006年
-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药物口服困难.以致中药复方难以发挥作用。笔者采用IMS-IOOA型结肠途径治疗机(结疗机)进行中药高位结肠肠浴.治疗3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 胡泰洪王一平汪铮
- 关键词:重型肝炎IL-6
- 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CH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NK(自然杀伤细胞)、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应答组患者血清CD3+、CD4+T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比值的上升程度及CD8+、CTL细胞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无应答组,而持续应答组又相应优于复发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明显增强,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CTL细胞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 胡敏涛毛燕群裴豪汪铮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我国的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较高,肝组织学活动度较高,ALT反复或持续波动,其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B和C基因型感染者之间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IL-21、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NA和ALT水平,探讨不同基因型对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影响的差异的可能机制。
- 顾锡炳朱银芳汪铮杨小娟王娟华陆忠华华忠汤勤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DNA水平ALT水平血清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