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舟佳
- 作品数:39 被引量:14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RNA-Seq的羊种布鲁氏菌新转录本与非编码RNA鉴定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对羊种布鲁氏菌的转录本进行测序,鉴定基因组中新的转录本和非编码RNA。方法提取羊布鲁氏菌的总RNA,去除rRNA后连接接头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后进行测序,以羊布鲁氏菌16M的基因组序列为参照对测序得到的reads进行比对作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新转录本和非编码RNA的鉴定。结果测序数据分析显示,reads在基因组上覆盖度较好。与现有注释基因相比,有773个基因的5′或3′端在基因组的原有位置基础上发生了延伸,并发现了16个新的转录本。根据测序结果,共鉴定出241条候选的非编码RNA(sRNA),进一步的RT-PCR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sRNA在体外条件下有表达。结论布鲁氏菌基因组中存在除了预测以外的新的转录本,布鲁氏菌中存在非编码RNA且在不同条件下有差异表达。
- 郭英飞王玉飞龚春丽杨明娟袁久云庄妤冰柯跃华杜昕颖汪舟佳陈泽良
- 关键词:布鲁氏菌RNA-SEQSRNA
- 布氏杆菌病致病因子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8年
- 布氏杆菌是引起动物布氏杆菌病的病原。这类胞内病原菌表达一系列的因子,包括脂多糖类、毒力调节蛋白和磷酸卵磷酯等来保证其毒力。有些毒力因子是侵袭宿主所必须的,而其他的毒力因子对逃脱宿主的清除是必须的。它们允许布氏杆菌在复制泡内生存和增殖,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检测。了解其毒力可为疫苗研制提供依据,也可促使新的抗生素研制。在动物布病防治中生产兽用疫苗来预防该病,但还没有合适的疫苗防治人布病,可能是人布病复杂的病理生理学不同于动物模型。本文就布氏杆菌毒力因子以及如何操纵在宿主细胞中运输进行综述。
- 钟志军陈泽良黄克和乔凤王玉飞赵瑾汪舟佳徐杰曲勍黄留玉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致病因子
- 布鲁氏菌基因标记疫苗株的构建及鉴别PCR方法研究
-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流行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世界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因布鲁氏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亿美元,我国就新疆、青海两地,每年因布鲁氏菌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亿元。而且它引起的人类波浪热、慢性...
- 汪舟佳
- 关键词:布鲁氏菌基因标记疫苗
- 布鲁菌外膜蛋白Omp31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克隆羊布鲁菌的外膜蛋白Omp3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并对Omp31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羊布鲁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Omp31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2a上,在大肠埃希菌ER2566(DE3)中诱导表达,组氨酸结合树脂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Omp31蛋白的抗原性。将Omp31克隆至载体pET32a,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将重组质粒转化于大肠埃希菌ER2566(DE3)中表达获得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43 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与布鲁菌外膜蛋白相同的抗原性。
- 徐杰王玉飞汪舟佳乔凤钟志军杜昕颖赵瑾曲勍高岚陈泽良
- 关键词:布鲁菌原核表达抗原性
- 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与亲本株的分子遗传差异。方法通过布鲁氏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对4株减毒活疫苗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疫苗菌株中存在大片段基因缺失,同时发现一些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4株减毒活疫苗株分别缺失不同数目的功能基因,主要为胞内活动有关基因和功能未知基因(分别为31和45个)。较深入地认识了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基因构成上的差异。结论与亲本株相比,4株减毒活疫苗株缺失大量基因,构成了不同疫苗株差异的遗传基础。
- 钟志军徐杰于爽王玉飞周冬生乔凤曲勍汪舟佳杜昕颖陈燕芬黄克和马晓平陈泽良彭广能
- 关键词: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比较基因组学
- 超级细菌NDM-1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细菌NDM-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中的探针和引物及其应用。该引物和TaqMan探针是根据超级细菌NDM-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的,用以定量检测待测样品中超级细菌的核酸拷贝数。具体来讲,所述引物的上游...
- 王玉飞陈泽良黄留玉杜昕颖汪舟佳宋宏彬袁静
- 文献传递
- 泛耐药细菌NDM-1基因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 2011年
- 产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etamase1,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是新近报道的一种泛耐药细菌,由于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均耐药,又被称为超级细菌。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泛耐药细菌NDM-1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NDM.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了评价,并对临床模拟标本中的产NDM-1细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该方法在9个浓度(5×10^0~5X10^8拷贝)梯度范围内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可达5个质粒拷贝,与不含NDM-1基因的肠杆菌无交叉反应,对尿液模拟标本的检出限为10CFU,可快速准确地检出临床样本中分离的NDM-1阳性菌株。结论: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快速、简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临床上泛耐药细菌NDM.1基因的核酸检测。
- 杜昕颖汪舟佳王玉飞邱少富袁静宋宏彬孙岩松陈泽良黄留玉
- 关键词:NDM-1荧光定量PCR
- omp25c基因对马耳他布鲁菌疫苗株M5的毒力及免疫保护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初步评价马耳他布鲁菌M5疫苗株omp25c基因对其毒力及免疫保护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替换M5的omp25c(BMEI1829)基因,得到缺失突变株M5Δomp25c;分别用M5Δomp25c和M5免疫小鼠,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通过脾脏细菌计数分析缺失突变株在小鼠体内的毒力,通过检测IgG和IFN-γ的水平分析缺失突变株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通过攻毒实验评价突变株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与M5株相比,M5Δomp25c在小鼠脾脏内的存活时间较短,在第4周时未能检出;M5Δomp25c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IgG水平在第4周达到最高,第6周开始下降;M5Δomp25c免疫小鼠诱导分泌的IFN-γ水平在第4周达到最高为790pg/mL,第6周时浓度降至530pg/mL,整体趋势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接种了M5Δomp25c的小鼠用布鲁菌强毒株16M攻毒后,免疫保护效果也下降。结论:缺失omp25c的突变株毒力减弱,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及免疫保护效果下降,说明omp25c基因是马耳他布鲁菌M5疫苗株的毒力相关基因,对疫苗株M5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 曲勍王玉飞乔凤钟志军徐杰杜昕颖汪舟佳赵瑾黄留玉于雅琴陈泽良
- 关键词:毒力免疫保护性
- 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分泌蛋白是指那些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可能介导了病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布鲁氏菌的毒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了分泌蛋白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利用蛋白质组的方法来寻找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首先用TCA-丙酮法提取布鲁氏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双向电泳进行分离,然后用质谱来鉴定这些蛋白,最终鉴定到40种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是ABC转运系统的底物结合蛋白、外膜蛋白和热休克蛋白。这些蛋白的识别不仅有助于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理解,而且也可为布鲁氏菌病的疫苗研制提供靶标蛋白。
- 王玉飞曲勍乔凤钟志军杜昕颖汪舟佳陈泽良黄留玉
- 关键词:布鲁氏菌分泌蛋白双向电泳质谱
- 保护性抗原Omp25c在布鲁氏菌疫苗制备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布鲁氏菌的一种保护性抗原Omp25c蛋白及其在制备布鲁氏菌疫苗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疫苗株相比,omp25c突变株毒力减弱,说明omp25c基因在疫苗株的毒力中发挥一定的作用。omp25c缺失株诱导...
- 王玉飞陈泽良曲勍钟志军徐杰汪舟佳杜昕颖孙岩松黄留玉
- 文献传递